搜索到1050篇“ 乳酸清除率“的相关文章
乳酸清除率评估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乳酸清除率评估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13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出血3个月后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n=39)以及生存组(n=66),先后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乳酸清除率判断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后死亡的诊断价值。结果:死亡组以及生存组性别、吸烟史、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情况、出血原因、既往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年龄≥60岁患者比例较高,乳酸清除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影响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后死亡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ROC分析乳酸清除率判断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后死亡的诊断价值,乳酸清除率诊断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后死亡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较高。结论: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影响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乳酸清除率评估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邓叙群王小谷
关键词:乳酸清除率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预后
DCD肝移植术后早期乳酸清除率对移植物功能障碍的预测研究
张龙华
乳酸清除率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预测
2024年
目的:分析乳酸清除率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20年12月-2023年4月宁化县总医院收治的120名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样本,根据其28天内的预后结果划分为生存组和病死组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感染部位、各项实验室指标、24 h内APACHEⅡ、SOFA评分、24 h乳酸清除率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乳酸清除率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死组较生存组APACHEⅡ、SOFA评分更高(P<0.05),病死组24 h乳酸清除率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病死组治疗后24 h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治疗后24hCRT、动脉24hLCR是影响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24 h乳酸清除率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乳酸清除率:AUC=0.821,95%CI为0.740-0.903,当最佳截断值为5.984%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50、0.827。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AUC=0.863,95%CI为0.796-0.930,当最佳截断值为2.745s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65、0.885];且联合预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0.882)和特异度(0.865),AUC(0.936)。结论: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治疗后24n内的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以及动脉24h乳酸清除率,是影响其短期内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乳酸清除率联合预测脓毒性休克短期预后的准确性优于单个变量,诊断价值更高。
巫立贤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乳酸清除率
6小时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对心源性休克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入科后第6小时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对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30d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69例)和死亡组(19例),对入科第6小时乳酸(Lac_6h)、乳酸清除率(Δ6Lac)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根据截断值分3个亚组:group A:Lac_6h≤6.1mmol/L且Δ6Lac>18.2%;group B:Lac_6h≤6.1mmol/L且Δ6Lac≤18.2%;group C:Lac_6h>6.1mmol/L且Δ6Lac取任意值,对亚组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1)死亡组入科第6小时乳酸7.9(1.7,11.0)mmol/L,高于存活组1.6(1.2,2.0)mmol/L,而6h乳酸清除率7.9%(30.6%,-17.2%),低于存活组37.5%(20.0%,5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入科第6小时乳酸预测心源性休克30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05,最佳截断值6.1mmol/L,敏感度57.9%,特异度98.6%,而6h乳酸清除率的AUC:0.839,最佳截断值6.1mmol/L,敏感度84.2%,特异度75.4%,配对ROC曲线比较:ΔAUC=0.034,P=0.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亚组分析:30d生存曲线提示group C组存活最低8.3%,其次为group B(81%),而group A存活最高(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01),但group A与group B存活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校正Lac_6h>6.1mmol/L是死亡的危险因素HR 24.22,95%CI:4.31-138.52。结论联合入科第6小时乳酸及6h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心源性休克早期监测和评估预后重要指标,临床上可互为参考,入科后第6小时乳酸>6.1mmol/L是心源性休克患者30d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王俊峰季明霞何建新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
RBP、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较高的急腹症。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视黄醇结合蛋白、血乳酸及其清除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展示出重要的临床价值。深入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血乳酸浓度及乳酸清除率与重症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可帮助指导临床决策,降低患者的死亡,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主要对视黄醇结合蛋白、血乳酸及其清除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方面的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与价值,以期为临床医师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帮助。
夏明香吴占庆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视黄醇结合蛋白血乳酸乳酸清除率
乳酸清除率与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心源性休克预后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研讨血乳酸清除率与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心源性休克预后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11月接诊的4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血乳酸清除率与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探究血乳酸清除率与体外膜肺氧合(ECMO)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ECMO前0.5h内及ECMO刚启动时动脉血乳酸值对比,死亡组与生存组无明显差异(P>0.05)。ECMO运行期间,死亡组除第0h、2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对比,死亡组与生存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ECMO运行其余监测各时间点乳酸清除率对比,生存组与死亡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ECMO运行第1天CRRT时长、CRRT脱水量、液体平衡、ECMO转速和ECMO流量指标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ECMO运行第2天CRRT使用时间对比,生存组更短(P<0.05);日液体平均对比,生存组更负(P<0.05);除ECMO 0、2h乳酸清除率无可预测患者30d死亡外,APACHE-Ⅱ评分、其余ECMO治疗监测节点乳酸清除率可预测患者30d死亡,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在0.80以上(P<0.05),而且以乳酸清除率评分的预测能力不亚于APACHE-Ⅱ评分。结论 乳酸清除率影响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康复,乳酸清除率高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及转归。
张金明程国栋陈乃颖陈国锋
关键词:血乳酸清除率心源性休克预后
乳酸乳酸清除率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血乳酸乳酸清除率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50例AMI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动脉血乳酸检查,根据入院时乳酸水平分为对照组(乳酸正常)66例与观察组(乳酸升高)84例,2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2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预后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乳酸与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以及B型脑钠肽、肌钙蛋白、血乳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乳酸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单支病变比例低于对照组,多支病变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OR=3.271;95%CI:1.487,7.192;P=0.003)、预后(OR=2.622;95%CI:1.233,5.577;P=0.013)与乳酸升高有关。结论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与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预后存在密切联系,入院时乳酸水平检测有利于临床对AMI病情与预后进行判断。
赵忠平周明龙仇冬霞盛红专
关键词:乳酸乳酸清除率预后B型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
乳酸清除率、SVRI水平及心排量监测与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乳酸清除率、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水平及心排量监测与其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至2022年5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61例,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疗效、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乳酸清除率、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SVRI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161例患者中,有效组90例、无效组71例,两组乳酸乳酸清除率、CO、SV、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酸(<198mmol/L,>245 mmol/L)、乳酸清除率<10%、CO(<3 L/minm,>6 L/minm)、SV(<60 mL,>120 mL)、SVRI(<1500 dyn/s/m^(-2)/cm^(-5),>2000 dyn/s/m^(-2)/cm^(-5))及APACHEⅡ评分>24分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统计28 d预后情况可知:预后不良者95例,预后良好者66例,两组乳酸乳酸清除率、CO、SV、SVRI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酸(<198 mmol/L,>245 mmol/L)、乳酸清除率<10%、CO(<3 L/minm,>6 L/minm)、SV(<60 mL,>120mL)、SVRI(<1500 dyn/s/m^(-2)/cm^(-5),>2000 dyn/s/m^(-2)/cm^(-5))及APACHEⅡ评分>24分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与乳酸清除率、CO、SV均呈负相关,与乳酸、SVRI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乳酸清除率、SVRI水平及心排量指标均可为临床评估治疗效果、预后提供有效参考价值。
黄新蕾许伟恒刘冬辉张雪萌
关键词:乳酸清除率感染性休克
Pcv-aCO_(2)/Ca-vO_(2)联合乳酸清除率评估脓毒症病情和预后的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脓毒症复苏过程中,中心静脉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和动脉静脉氧含量差的比值(Pcv-aCO_(2)/Ca-vO_(2))联合乳酸清除率(LCR)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探讨Pcv-aCO_(2)/Ca-vO_(2)联合LCR对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92例脓毒症患者于入科和复苏6h后实施中心静脉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Pcv-aCO_(2)/Ca-vO_(2)和LCR值。依据复苏6h后Pcv-aCO_(2)/Ca-vO_(2)和LCR值分为3组,A组(Pcv-aCO_(2)/Ca-vO_(2)<1.4和LCR≥10%)38例,B组(Pcv-aCO_(2)/Ca-vO_(2)<1.4和LCR<10%)36例,C组(Pcv-aCO_(2)/Ca-vO_(2)≥1.4)18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情况、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估预后。结果3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Ⅱ)评分、入科及复苏6 h后心、入科胆红素及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B组患者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入科及复苏6 h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机械通气使用高于A组(P<0.05);C组与B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低于A组(P<0.05)。C组28 d死亡高于A组和B组(P<0.05)。复苏6 h后Pcv-aCO_(2)/Ca-vO_(2)联合LCR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Pcv-aCO_(2)/Ca-vO_(2)联合LCR能够评估脓毒症病情及预后。
马春霞刘莉雷震阚天燕刘辉王玉巧高小芳
关键词:脓毒症乳酸清除率预后
乳酸清除率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乳酸清除率(LCR)联合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7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是否发生DEACMP将其分为DEACMP组(n=21)和预后良好组(n=156)。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治疗24h后LCR及入院后7d内大脑皮层、侧脑室周围白质的平均ADC值(ADCav),用单因素分析各项指标与DEACMP的关系,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LCR与ADCav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LCR、ADCav对DEACMP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DEACMP组重度中毒占比明显更高,LCR及侧脑室周围白质ADCav值均明显更低(P<0.05);但两组皮层ADCav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COP患者的LCR与侧脑室周围白质ADCav值之间呈正相关(r=0.395,P<0.05);LCR与皮层ADCav值无显著相关性(r=0.10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CR、侧脑室周围白质ADCav值及其二者联合预测DEACM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6、0.898、0.979,以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最高[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48%、99.00%]。结论:LCR联合侧脑室周围白质ADCav对DEACMP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徐一文
关键词:乳酸清除率表观扩散系数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相关作者

陈云娥
作品数:25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性休克 乳酸清除率 乳酸 小儿 肠内营养
许峰
作品数:728被引量:1,989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高氧 儿童 肺损伤 早产鼠 高氧肺损伤
王维展
作品数:179被引量:1,031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心肌损伤 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预后
龚仕金
作品数:196被引量:784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 感染性休克 脓毒症 机械通气 脓毒症患者
戴海文
作品数:115被引量:313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 感染性休克 脓毒症 脓毒症患者 乳酸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