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48篇“ 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文章
二元劳动力市场背景下就业质量的提升机制研究——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3年
中国城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背景下,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提升机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研究基于资本和职业流动视角,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多重考察和检验不同劳动力市场影响劳动者就业质量提升的因素。研究发现: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的知识人力资本、弱关系型社会资本、干部职位政治资本对提升就业质量有积极作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提升知识人力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弱关系型社会资本、干部职位政治资本提升就业质量;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主动、自愿的职业流动实现就业质量的提升,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增加职业流动次数有效提升就业质量;资本因素对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职业流动提升就业质量不具有抑制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职业流动提升就业质量的作用。因此,要充分了解劳动者的诉求与真实就业状况,帮助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增加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的投入和积累,以提升其就业质量。
刘丹
关键词:就业质量资本因素二元劳动力市场
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的就业政策效应:二元劳动力市场搜寻匹配视角被引量:16
2022年
本文在劳动搜寻匹配模型中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以新冠疫情为例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评估以“稳就业、保民生”为预期目标的三种财政救助政策的宏观效果。研究发现:当劳动生产率下降5.55个百分点(疫情冲击)时,在工资刚性的约束下,失业率上升2.51个百分点,约六成失业增量来自次要劳动力市场,整体消费下降3.53个百分点;冲击对失业的影响随着工资刚性的减弱而下降,但对消费的影响随着工资刚性的减弱而上升。不同财政救助政策的比较研究表明,相对于为失业劳动者提供失业补贴和为企业提供工资补贴而言,补贴企业岗位创建活动对于促进就业(尤其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扩大消费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为精准加力促进就业,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提供了理论支持。
张敏胡慧陈波
关键词:二元劳动力市场失业
“三孩政策”背景下女性流动人口收入及影响因素——基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收入状况是衡量女性流动人口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融入的重要指标。本文以“三孩政策”为背景,基于国家卫健委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中流动女性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教育和亲生子女数量对一、二级劳动力市场中女性的收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就业身份、工作时间的不同也造成了女性群体的收入差距,跨省流动、流入地区和流动时间对女性收入产生的影响也较大。因此,要加大对二级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鼓励、支持女性自主创业,建立健全包括生育、产假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我国东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均衡发展,缩小女性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提升女性的整体收入水平。
宋全成周琦
双重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城居民的阶层认同——来自中国特大城的证据被引量:12
2020年
本文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研究了体制分割与市场分割相结合的双重二元劳动力市场对城居民阶层认同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职业稳定性""收入与福利保障水平""职业发展前景"这三组主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因素,对因体制分割而分别处于体制内外的城居民的阶层认同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认为,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市场内生性竞争因素对职业特征不平等的塑造开始显现,相关分层研究应该把侧重点从主要关注制度性分割转移到体制性分割与市场分割相结合的视角上来。
张海东袁博
关键词:阶层认同
二元劳动力市场下浙江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
2020年
优质的行业、岗位劳动力供过于求、竞争激烈,但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第一目标。在劳动力市场上,高职毕业生比本科生更容易被排除在这些优质行业和岗位之外,落入次级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职位匹配度以及雇佣稳定性均与本科毕业生存在明显差距。高职院校需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帮助高职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就业观。
林君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
中国二元劳动力市场演进的动因、特征及政策建议被引量:3
2018年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文章探究了制度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劳动力异质性、劳动力相对供求等动因对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演进的影响,发现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逐渐弱化、市场分割形式日益多元化、影响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性因素与市场性因素此消彼长、城次级劳动力市场日益发达等特征。最后,文章就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就业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郭界秀王子睿
关键词:二元劳动力市场就业
行业收入差距:基于澳门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1992-2014年间澳门行业收入差距的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澳门行业收入差距呈现为倒"U"型的演变轨迹,其中1992-2002年间,由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剧烈变动,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2002-2014年间,由于博彩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反而这一阶段产业结构基本稳定,以及大量外地雇员的引进不断强化了澳门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使得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并稳定在一定区间。而由于澳门特殊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政策,虽然人力资本有助于提高收入水平,但其对行业收入差距基本没有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全面理解外地雇员对于澳门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以及政府就业政策的调整具有启示作用。
曹达华
关键词:二元劳动力市场收入差距
二元劳动力市场、异质性雇佣成本与失业波动被引量:8
2016年
非正规性2的普遍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事实。通过建立多部门异质性雇佣成本NK-DSGE模型,对我国失业波动与非正规部门的角色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不同部门的异质性建模可能更为合理;(2)货币政策冲击是我国失业波动的主要动因;(3)非正规部门的存在扩大了货币政策的产出和劳动力市场效应,而对于通胀则具有"缓冲效应"。因此,政府可以采用适宜的政策鼓励创业并对非正规部门的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发挥其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并有效地回避其负面效应,从而利于达到缓解社会失业的目的。
陈利锋
关键词:非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
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下的工资差异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日益突出。文章主要从工资差异的视角研究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的原因,采用2009年CHNS数据,分别对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收入进行OLS回归与分位数回归,并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分析其工资差距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下,造成两大群体工资差异的主要因素来源于非市场作用的制度性分割,包含所有制结构、户籍制度、性别歧视等因素;在市场性分割中,教育对工资差异产生重要影响。
王萌胡永健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工资差异分位数回归
二元分割与行业收入不平等——基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本研究在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06)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行业主、次劳动力市场的收入不平等状况。研究通过引入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即邓肯指数),对行业主、次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行业主、次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结构、福利待遇以及工资与奖金的稳定性的考察,对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进行了检验。
何芸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

相关作者

余佳
作品数:29被引量:346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户籍制度 滨岸潮滩 社会分层 中国户籍制度 滨岸带
王文举
作品数:163被引量:1,363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博弈分析 博弈论 博弈 企业 经济仿真
许经勇
作品数:951被引量:2,720H指数:2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城镇化 农业 三农问题 农村 农民收入
赵友宝
作品数:49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学思考 跨国公司 企业 经济学分析 收入差距
任丽新
作品数:11被引量:125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研究主题:农民工 农民工社会保障 二元劳动力市场 民间信仰 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