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5 篇“ 二尖瓣重度狭窄 “的相关文章
四维自动二尖瓣 定量技术评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 重度 狭窄 患者二尖瓣 结构及功能变化 2025年 目的应用四维自动二尖瓣 定量(4D Auto MVQ)技术评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 重度 狭窄 (RMS)患者二尖瓣 结构及功能变化。方法选取我院57例RMS患者(病例组)和同期30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应用4D Auto MVQ技术获取两组二尖瓣 瓣环形态学参数、二尖瓣 瓣叶形态学参数、二尖瓣 瓣环动态参数及二尖瓣 -主动脉瓣夹角(θ),其中二尖瓣 瓣环形态学参数包括瓣环前后径(AP)、瓣环前外-后内侧直径(ALPM)、两纤维三角间距(ITD)、连合处直径(CD)、瓣环球度指数(SPI)、瓣环三维周长(CA3D)、瓣环二 维面积(AA2D)、瓣环三维面积(AA3D)、瓣环非平面角度(θNPA)及瓣环高度(AH),二尖瓣 瓣叶形态学参数包括幕状区高度(Htent)、幕状区容积(Vtent)、幕状区面积(Atent)、前叶面积(Aant)、后叶面积(Apost)、前叶长度(Lant)、后叶长度(Lpost)、后叶角度(θpost)及前叶角度(θant),二尖瓣 瓣环动态参数包括瓣环最大位移(DAmax)、瓣环位移最大速率(VADmax)、瓣环面积分数(AAF),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二尖瓣 口三维描记法测量病例组三维二尖瓣 瓣口面积(MVA3D),分析其与CA3D、AA2D、AA3D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AP、ALPM、ITD、CD、SPI、CA3D、AA2D、AA3D、θNPA、Htent、Vtent、Atent、Aant、Apost、Lant、Lpost、θant、θ及AAF均大于对照组,DAmax、VADmax、AH及θpost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病例组MVA3D与CA3D、AA2D、AA3D均无相关性(r=-0.035、-0.100、-0.024,均P>0.05)。结论4D Auto MVQ技术可用于评估RMS患者二尖瓣 结构及功能变化,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武占益 刘益帆 孙梦娇 李莉锦 李真 李鹏歌 刘梦梦 孙欣欣 张永高 滑少华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同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及二尖瓣 球囊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并二尖瓣 重度 狭窄 2例 被引量:1 2023年 主动脉狭窄 (AS)合并二尖瓣 狭窄 (MS)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传统治疗策略为外科手术,但外科手术高风险的严重AS合并MS患者通常难以耐受开放性手术,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同期经导管治疗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该文报道了2例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经皮二尖瓣 球囊成形术治疗AS合并MS的病例,2例患者的主动脉瓣及二尖瓣 狭窄 均得到了有效缓解,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董豪坚 王锐 王侠 刘健 普布扎西 李捷 莫与京 付明 李光 罗建方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二尖瓣 重度 狭窄 合并罕见巨大左房1例2021年 风湿性二尖瓣 病变患者常合并有左心房增大,显著增大的左心房不仅会挤压临近器官,同时心肌的重构更是长期二尖瓣 病变患者合并房颤的主要原因。此外,右房、右室、左室等因受到左房的压迫,导致右心衰,左室低心排等严重情况;因此,巨大左房是二尖瓣 手术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早期文献[1]报道,合并巨大左房的二尖瓣 手术死亡率高达8%~23%。 曲昊楠 向道康 向道康 胡馗关键词:巨大左心房 二尖瓣重度狭窄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 重度 狭窄 伴小左心室患者外科治疗的疗效探讨 2017年 目的探讨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 重度 狭窄 伴小左心室患者治疗中予以外科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6年9月因二尖瓣 替换到我院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小左心室患者60例(观察组)、非小左室患者30例(对照组)。全部患者行外科治疗方式开展相关医治工作,探讨治疗后患者左心室改善情况、患者死亡率及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90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后壁厚度、射血分数及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显著提升,但两组患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展外科治疗方式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 重度 狭窄 伴小左心室疾病,患者左心室的改善情况较佳,除增加患者左心室后壁厚度外,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末期容积指数等均明显增加。 周鑫志 刘博关键词: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房恶性间皮瘤合并二尖瓣 重度 狭窄 一例 2016年 1病例资料患者女,38岁,以"胸闷、气促2个月,加重10d"为主诉于2014年3月2日入院。查体:体温36.8℃,呼吸23 min-1,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 Pa),脉搏90 min-1,律不齐,心前区可及3/6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魏廷举 郭丹风 李杰 舒礼良 黄辰 朱效华 黄功成 徐敬关键词:左心房 间皮瘤 血栓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 重度 狭窄 合并小左心室及中重度 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78例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小左心室及中重度 肺动脉高压是二尖瓣 狭窄 的终末期病理改变,其诊断标准多采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60ml/m~2,肺动脉高压中重度 以SPAP〉50mm Hg为划分标准。临床手术治疗风险较大,其在手术治疗及围术期处理方面存在争论及特殊之处,我科于2010年1月~2015年6月手术治疗此重症患者78例,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二尖瓣 重度 狭窄 合并小左心室及中重度 肺动脉高压患者78例,其中男34例,女44例,年龄42~63岁,中位年龄55岁。 孙晓柯 魏廷举 张伟华 乔晨晖关键词: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临床手术治疗 二尖瓣重度狭窄 小左心室 舒张末期容积 中位年龄 二尖瓣 重度 狭窄 伴小左心室的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总结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 重度 狭窄 伴小左心室(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0 mm)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9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于2012-04~2013-07在该科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治疗,其中3例患者系二尖瓣 重度 狭窄 伴小左心室,该文对此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患者术后出现低氧血症、肺部感染、低心排、急性肾功能衰竭,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和床旁透析治疗,效果不佳,于术后第6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2例痊愈出院,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随访13~18个月,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45 mm和46 mm,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78和0.76,均较术前改善。结论 小左心室患者病程长,病情重,多合并三尖瓣 关闭不全及肺动脉高压,晚期部分患者可发展为左心室萎缩及右心功能不全,手术风险大,病死率高;重视围术期处理,可以提高手术疗效。 刘胜中 谭今 黄克力关键词:小左心室 二尖瓣重度狭窄 心脏直视手术 围手术期 风湿性二尖瓣 重度 狭窄 伴小左室患者围术期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 重度 狭窄 伴小左室患者围术期综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将风湿性二尖瓣 重度 狭窄 患者共计76例,按照左室大小分为小左室组(研究对象33例)以及非小左室组(研究对象43例)。(2)、收集所有患者入... 赵子梁文献传递 风心病病人二尖瓣 轻度狭窄 与二尖瓣 重度 狭窄 者免疫功能的变化 2012年 目的: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 RHD)病人二尖瓣 面积<1.0 cm2(重度 狭窄 )可产生肺动脉高压使左房失代偿。RHD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减少,CD4/CD8降低与正常人有明显的差异。RHD病人二尖瓣 轻度狭窄 与RHD病人二尖瓣 重度 狭窄 者;单瓣膜损害与多瓣膜损害者外周T淋巴胞亚群的变化及其特点国内无公开文献报道,本文探讨RHD病人二尖瓣 轻度狭窄 与RHD病人二尖瓣 重度 狭窄 者;单瓣膜损害与多瓣膜损害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特点。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HD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用液相终点散射免疫沉淀法检测RHD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补体4(C4)。用聚乙二 醇法测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结果:。RHD病人二尖瓣 重度 狭窄 者CD3、CD4、CD8、CD19较RHD二尖瓣 轻度狭窄 者明显低下P<0.01。RHD病人二尖瓣 重度 狭窄 者IgG、IgA、IgM、C3、C4、CIC较RHD病人二尖瓣 轻度狭窄 者高,但无统计学差异。RHD联合瓣膜损害者CD3+、CD4+明显低于单瓣膜损害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RHD病人二尖瓣 重度 狭窄 者、联合瓣膜损害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于RHD病人二尖瓣 轻度狭窄 者、单瓣膜损害者。 马贺 高雯 刘永俊 董文甫 金洋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流式细胞术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 重度 狭窄 合并小左心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 重度 狭窄 伴小左心室病人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特点。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二尖瓣 替换(MVR)的586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重度 二尖瓣 狭窄 伴小左心室62例。根据手术前是否使用前列腺素E1(PGE1)将小左心室患者随机分为:A组(未使用PGE1)26例;B组(使用PGE1)36例。并且对手术后主要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术后早期的总死亡率为2.9%,非小左心室的死亡率为1.5%,而小左心室的死亡率为14.5%。小左心室患者中A组死亡5例,病死率为19.2%;B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11.1%。A组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重度 二尖瓣 狭窄 伴小左心室仍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生存的高危因素。术前注重降低肺动脉压,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及早期病死率。 邹小明 蔡开灿 刘鑫关键词:二尖瓣狭窄 小左心室 二尖瓣替换
相关作者
高雯 作品数:84 被引量:248 H指数:9 供职机构:巴彦淖尔市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 肠道菌群 唐燕华 作品数:59 被引量:168 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华法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华法林抗凝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基因突变 叶雪存 作品数:60 被引量:216 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 舒张早期 冠心病 扩张型心肌病 江毅 作品数:16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 研究主题:风湿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手术治疗 肺动脉 法乐四联症 田舜 作品数:6 被引量:48 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腰硬联合麻醉 炎症 炎性因子水平 剖宫产手术 应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