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2篇“ 二度房室阻滞“的相关文章
心电散点图对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3D心电散点图、时间散点图诊断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108例,根据患者是否伴有二度房室阻滞分为有二度房室阻滞的观察组(n=30)和无二度房室阻滞的对照组(n=78),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完成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3D心电散点图以及时间散点图诊断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的特征表现。结果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表明:观察组平均心室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过2秒的长RR期间平均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3D散点图具有明显特征,呈“甜筒状”,且从X-Y-Z观察呈类正六边形,两次圈选可估算二度房室阻滞的发生阵次,时间散点图可看出阻滞发生的时段;对照组的3D散点图呈近似三棱锥体的“陀螺形”或“花束形”,从X-Y-Z观察呈类三角形。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反映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化,联合3D散点图、时间散点图能提高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效率和准确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忠德刘培中
关键词: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房颤动二度房室阻滞
交界区隐匿性传导致伪二度房室阻滞1例
2022年
隐匿性传导是指激动在心脏中或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中可以传导至足够深处,但又不能走完全程的一种传导受阻现象。隐匿性交界性早搏能使交界区产生新的不应期,对下一次心搏产生影响,使心电图表现复杂化。本文报告的1例患者由于同时存在交界区的前传和(或)逆传阻滞,未能激动心室和(或)心房,导致心电图无可见QRS-T波,易误诊为房室阻滞或房性早搏未下传,需要医生仔细甄别后做出正确判断。
郭玉洁刘鸣
关键词:隐匿性传导交界性早搏房室阻滞心电图
散点漂移法快速识别二度房室阻滞合并频发性早搏
2022年
选择二度房室阻滞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及交界性早搏的心律失常病例,分析其心电散点图特征,总结分析技巧。房室阻滞所致长周期相关的特征点集与无长周期的同名特征点集有相似性,相当于由后者漂移而来。Lorenz散点图的漂移规律为前周期延长向右移,后周期延长向上移,前后周期均延长向右上移;差值散点图的漂移规律为前周期延长向左移,后周期延长向上移,中间周期延长向右下移。房室阻滞所致长周期的出现,使原有的心律失常散点图复杂化,而散点漂移法正是识别此类病例的“秘密武器”。
赵瑞景永明张芳芳耿一鸣
关键词:LORENZ散点图二度房室阻滞交界性早搏
房颤合并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热点及新观点被引量:5
2018年
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历来存在争议,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目前的诊断热点,并从动态心电图和Lorenz-RR散点图的角度提出诊断的新观点。利用Lorenz-RR散点图的特征性表现,可定性诊断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阻滞
李世锋申继红聂连涛景永明
关键词:心房颤动二度房室阻滞长RR间期
二度房室阻滞房室干扰形成假性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的心电图表现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鉴别二度以上房室阻滞患者心电图上伴有逸搏心律时,绝大多数P波与QRS波群无关的表现究竟是真正的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还是在二度房室阻滞基础上伴有干扰性房室脱节形成的假性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可通过观察逸搏的R-R间期与2倍的P-P间期,以及下传P波的P-R间期,找出被阻滞P波的最长R-P间期和下传P波的最短R-P间期,再结合心房率变化时的房室传导情况加以鉴别。当心电图上出现"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伴逸搏心律时,在逸搏R-R间期中有2个P波,第二个P波总是围绕在QRS波的前、中或后,逸搏R-R间期小于2倍P-P间期,且出现典型的提前心室夺获,则通常是二度房室阻滞房室干扰形成的假性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应予以仔细鉴别。
罗昭林王春芝徐瑛
关键词:房室阻滞逸搏心律干扰性房室脱节心室夺获
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房颤合并二度房室阻滞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房颤合并二度房室阻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82例,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分析其在房颤合并二度房室阻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二度房室阻滞患者的RR平均间隔(2.66±0.34)s,长于一度房室阻滞患者的(2.22±0.2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度房室阻滞患者心室率(71.17±6.40)次/min,较一度房室阻滞患者心室率(82.23±7.92)次/min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度房室阻滞患者散点图分布特征显示:宽条带分布均衡,宽度均匀,上界表现明显,下界无明显表现;一度及三度散点图分布:宽度较窄,上下界表现均不明显,散点分布密度和宽度无明显特征。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对心电变化可进行准确有效的信息反馈,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结合散点分布图使用,可为房颤合并二度房室阻滞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信息,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郭喜梅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房颤二度房室阻滞
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阻滞心电图诊断的效果分析
2016年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合并二度房室阻滞心电图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患者中,选择患有心房颤动疾病患者90例。分别为患有心房颤动时间1~5年的患者30例(A1组);6~10年的患者30例(A2组),11~15年的患者30例(A3组)。针对所有患者实施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其中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的次数超过3次,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患者复律前后心电图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针对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患者,临床在实施复律后,患者未表现出二度房室阻滞的情况,但是患者表现出窦律后,会表现出二度房室阻滞的情况,患者在表现出心房颤动情况后依然表现出二度房室阻滞的情况,并且伴随着患者心房颤动病史的逐渐延长,患者出现二度房室阻滞的比例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 针对患者在选择心电图对二度房室阻滞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只依据患者表现为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表现出的可靠性较差,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加以诊断,最终获得显著的诊断效果。
安沅戴瑞
关键词:心房颤动二度房室阻滞心电图
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性房室脱节,双源性室性逸搏心律伴不同程度室性融合波1例被引量:1
2014年
在一部分二度房室阻滞的心电图中,如同时合并有逸搏或逸搏心律时,则会因逸搏的干扰而导致本应下传的P波不能下传心室,在心电图上出现连续的P波未下传,表现为酷似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在出现的逸搏心律中,如果是分别起源于左右心室的双源性室性逸搏,则两种逸搏在频率相近的情形下由于融合的差异,其QRS波形态改变可出现伪正常化,继而呈现由窄逐渐增宽、酷似束支内文氏现象的规律。本文报道这样的一例病例。
罗昭林钟杭美刘春燕刘莉李丽周银杜春丽李高森
关键词:房室阻滞文氏现象房室脱节室性逸搏心律室性融合波
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病理性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房颤伴三度房室阻滞者除外)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到的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有无伴随头晕、黑曚、晕厥等相关症状,分为有相关症状组(A组)和无相关症状组(B组),每组患者各30例,统计两组2.0s以上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发生的时间及频率、房颤时最快心室率及24h平均心室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发生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的频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日间与夜间长R-R间期、逸搏(及逸博心律)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B组夜间长R-R间期、逸搏(及逸博心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日间(P<0.01),A组最快心室率及24h平均心室率均明显慢于B组(P<0.01)。结论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我们掌握持续性房颤患者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发生的时间、频度及有无相关伴随症状和24h内整体心室率情况,除外生理性因素的干扰可考虑做出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或提示,便于临床医生能尽早干预和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蒋娜
关键词:心房颤动房室阻滞长R-R间期动态心电图
运动致一、二度房室阻滞消失3例被引量:1
2010年
耿学军
关键词:房室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P-R间期QRS波

相关作者

吴祥
作品数:171被引量:476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心电图 心电图表现 ST段抬高 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
蔡思宇
作品数:102被引量:395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心电图 心电图表现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急性心包炎
景永明
作品数:53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散点图 心电散点图 LORENZ散点图 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学
胡海强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二度房室阻滞 心电检测 房室阻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复发
耿学军
作品数:50被引量:64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病理性杂音 心电图 窦性心律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房室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