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869篇“ 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文章
动脉血二氧化碳及血乳酸与体外膜肺氧合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关联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动脉血二氧化碳及血乳酸与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住院并行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或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ECMO治疗期间是否发生消化道出血为出血组(21例)和非出血组(73例)。比较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血乳酸等临床资料。采用元logistic回归析ECMO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析相关指标对消化道出血的预测效能。结果ECMO治疗前,两组血管活性-正性肌力药物评(VIS)、平均动脉(MAP)、血乳酸、动脉血二氧化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MO治疗后24 h,两组VIS、血乳酸、动脉血二氧化碳低于治疗前,MAP高于治疗前,且非出血组血乳酸、动脉血二氧化碳低于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元logistic回归析结果显示,ECMO治疗后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和血乳酸是ECMO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析结果显示,ECMO治疗后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和血乳酸均能有效预测消化道出血的发生(P<0.05),两项指标联合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AUC(95%CI)=0.752(0.614~0.890),P<0.05],灵敏度、特异度别为71.43%、79.45%。结论ECMO治疗后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和血乳酸可作为ECMO治疗期间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早期预测指标,对于降低ECMO治疗期间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朱良峰沈印陈万吕立文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乳酸消化道出血
一种浮标型大气和海水二氧化碳在线测定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标型大气和海水二氧化碳在线测定装置及方法。本装置包括鼓泡式二氧化碳平衡器、二氧化碳测量模块和标准气体储存单元。该装置对二氧化碳测量模块内部进行了管路集成,可自动通过阀切换实现零气测量、标准气体测量、...
杨旭锋张偲于培松
经皮二氧化碳/氧监测在无创辅助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析经皮二氧化碳(TcPCO_(2))、经皮氧(TcPO_(2))监测在无创辅助通气RDS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100例RDS早产儿纳入研究,均经无创通气治疗,根据血气监测方式将其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52),观察组患儿于治疗过程中予以监测TcPCO_(2)及TcPO_(2);对照组患儿于治疗过程中予以监测动脉二氧化碳(PaCO_(2))及动脉氧(PaO_(2)),于辅助通气30min、6h、12h及24h时比较两组血气析指标,并析各时间点TcPCO_(2)与PaCO_(2)、TcPO_(2)与PaO_(2)的相关性,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辅助通气30min、6h、12h及24h时TcPCO_(2)与PaCO_(2)、TcPO_(2)与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辅助通气30min、6h、12h及24h时TcPCO_(2)与PaCO_(2)呈下降趋势,而TcPO_(2)与PaO_(2)呈上升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析显示,辅助通气30min、6h、12h及24h时的TcPCO_(2)与PaCO_(2)均呈正相关(P<0.05);辅助通气30min、6h、12h及24h时的TcPO_(2)与PaO_(2)均呈正相关(P<0.05);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肺部感染、腹胀、肺气伤、视网膜病变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TcPCO_(2)与TcPO_(2)联合监测可准确评估RDS患儿血气状况,其在无创辅助通气RDS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且临床较为安全。
黄洁兴崔伟伦刘素丽蔡杰荣何淑儿
关键词:经皮氧分压无创辅助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衰心率,二氧化碳等指标影响
2025年
探讨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在慢性充血性心衰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7月-2024年7月我院收治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观察组进一步服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临床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以及心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吴玲燕
关键词:美托洛尔慢性充血性心衰心率二氧化碳分压
不同温度的CO_(2)气腹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二氧化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析不同温度的CO_(2)气腹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二氧化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我医院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儿80例。随机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温CO_(2)气腹,干预组采用加温加湿CO_(2)气腹。别观察记录两组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术中5min、10min、15min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相同手术节点,干预组二氧化碳别为(36.43±2.69)mmHg、(38.86±2.97)mmHg、(41.49±3.83)mmHg,均高于对照组;同组术中15min与术中5min二氧化碳差值变化最大的是干预组,差值较小的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疝修补术中,其他条件均保持一致的情况下,CO_(2)气腹建立后,两组手术各节点的二氧化碳均升高;同组患儿在不同手术节点,干预组二氧化碳差值变化高于对照组。
高文翠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心率二氧化碳动脉血氧指标作用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予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数字随机配法为参照组和研析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研析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及心率(heart rate,HR)、症状改善时间及健康状况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结果研析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的80.00%(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析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1.85±0.51)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_(1)/FVC)(69.76±6.54)%,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析组动脉血氧(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87.64±5.73)mmH g(1mmH g=0.133 kPa)高于参照组,二氧化碳(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43.50±1.06)mmHg、HR(96.75±2.11)次/min低于参照组(P<0.05)。研析组气促改善时间(2.48±0.65)d、咳嗽改善时间(5.63±1.04)d、憋喘改善时间(2.04±0.64)d、哮鸣音改善时间(3.45±1.09)d均晚于参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9.21±1.01)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析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1.05±0.20)mg/mL、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0.37±0.05)μg/L、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11.69±5.41)ng/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14.30±3.65)ng/L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治疗COPD应用吸入用乙酰半�
苏幼娥唐颖怡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种原位深海二氧化碳测量系统
本发明属于海水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原位深海二氧化碳测量系统,包括:耐高壳体,耐高壳体内形成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至少包括:非散红外二氧化碳检测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力传感器;平衡膜外罩,平衡...
冯现东张颖颖王茜 吴丙伟 袁达程岩
动脉血二氧化碳联合修正版Geneva评对急性肺栓塞的联合预测效能
2024年
目的:探讨动脉血二氧化碳(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联合修正版Geneva评对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APE)的联合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265例。据计算机断层扫描肺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结果将265例患者为APE组(CPTA阳性)与Non-APE组(CPTA阴性),其中APE组138例,Non-APE组127例。收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析PaCO_(2)联合修正版Geneva评的联合预测效能。结果:APE组与Non-APE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咳血、晕厥、胸痛症状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E组患者修正版Geneva评布明显高于Non-APE组(P<0.05);APE组PaCO_(2)<35 mmHg的患者明显多于Non-APE组(P<0.05)。PaCO_(2)联合修正版Geneva评对于急性肺栓塞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95%CI高于单独指标。结论:PaCO_(2)联合修正版Geneva评预测急性肺栓塞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一指标,其敏感度显著优于单独修正版Geneva评系统,特异度优于PaCO_(2)。
侯俊飞柴卫芳黄娜
关键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急性肺栓塞
渐进式抗阻训练的精细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动脉血二氧化碳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渐进式抗阻训练的精细化护理对于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二氧化碳(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水平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渐进式抗阻训练的精细化护理,对2组患者恢复期间的FEV1、PaCO_(2)水平进行统计。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1秒率(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pH值、氧(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和Pa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H值、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运动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 (interleukin-8,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COPD患者开展渐进式抗阻训练的精细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水平,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
叶蓉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二氧化碳分压
亚低温治疗期间动脉二氧化碳波动程度对重型颅脑创伤患儿短期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期间动脉二氧化碳(PaCO_(2))波动程度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儿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神经外科收治的51例sTBI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在亚低温治疗期间均接受早期PaCO_(2)管控,行动态动脉血气监测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并根据TCD结果设定PaCO_(2)的目标值,通过调节潮气量、呼吸频率确定钟通气量的范围。根据每例患儿亚低温治疗期间所有PaCO_(2)值的标准差(s)进行组,s值≤5 mm Hg(1 mm Hg=0.133 kPa)为PaCO_(2)波动较小组(19例),s值>5 mm Hg为PaCO_(2)波动较大组(32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亚低温治疗时长、住院时长、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最高值、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GCS)等的差异。患儿出院后6个月接受门诊或电话随访。采用Pearson相关性析方法析患儿PaCO_(2)的s值与出院后6个月GCS的相关性。结果PaCO_(2)波动较小组与PaCO_(2)波动较大组患儿年龄、性别布、入院时GC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PaCO_(2)波动较大组比较,PaCO_(2)波动较小组患儿的亚低温治疗时长[(97.3±11.3)h对比(108.2±12.5)h]、住院时长[(16.8±3.8)d对比(18.9±3.3)d]均较短,出院时GCS[(9.4±1.1)对比(8.3±1.3)]、出院后6个月GCS[(13.6±1.5)对比(10.8±1.8)]均较高(均P<0.05)。两组患儿术后NSE最高值和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儿动脉血PaCO_(2)的s值与出院后6个月GCS呈负相关(r=-0.66,P<0.001)。结论亚低温治疗期间动脉PaCO_(2)波动小有利于缩短sTBI患儿的亚低温治疗时长及住院时长,并且稳定的PaCO_(2)与良好的短期预后相关。
晏骖丁向前时传君李冬张源黄齐兵孙守家
关键词:分压预后亚低温治疗

相关作者

张龙军
作品数:91被引量:76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PCO 二氧化碳分压 PCO2 黄河口 黄河
汪福顺
作品数:92被引量:82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沉积物 梯级水库 三峡库区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分压
汪涛
作品数:96被引量:22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老年人 空气净化 糖尿病 运动疗法 心肌肌钙蛋白T
焦树林
作品数:96被引量:598H指数:13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喀斯特流域 水库 溶解无机碳 喀斯特地区 碳
王彬宇
作品数:5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二氧化碳分压 CO PCO SUB 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