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3篇“ 二氧化碳结合力“的相关文章
二氧化碳结合力联合血清β-羟丁酸、乳酸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联合血清β-羟丁酸(β-HB)、乳酸(LAC)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4年2月该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0例、单纯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患者70例,分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和糖尿病组,另募集同期入院体检健康者70例作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为轻度组(23例)、中度组(25例)和重度组(22例)。比较各组CO_(2)CP、β-HB和LAC水平,以糖尿病组为对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O_(2)CP、β-HB和LAC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价值,经logistic元回归拟合构建各指标联合预测风险,比较各组单一指标及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与动脉血pH值的相关性。结果CO_(2)CP、β-HB和LAC单一指标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729、0.721、0.717,联合诊断AUC为0.856,高于单一指标(Z=3.350、3.305、3.158,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CO_(2)CP、β-HB和LAC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O_(2)CP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β-HB和LAC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CO_(2)CP、β-HB和LAC水平分别与动脉血pH值呈负相关(r=-0.751、-0.584、-0.688,P<0.05)。结论CO_(2)CP、β-HB和LAC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价值较高,还可用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刘彦群孙立东于吉芬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Β-羟丁酸乳酸病情评估
血尿素氮联合二氧化碳结合力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尿素氮(BUN)联合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238例AIS患者病历资料,收集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n=157)、预后不良组(mRS≥3分,n=81)。比较两组静脉溶栓前WBC、红细胞计数(RBC)、PLT、Na^(+)、K^(+)、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ib)、D-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BUN、血肌酐(Cr)、血尿酸(UA)、UA/Cr、CO_(2)-CP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应指标对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入院NIHSS评分、血糖、BUN、CO_(2)-C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UN(OR=1.308,95%CI:1.119~1.528)和CO_(2)-CP(OR=0.676,95%CI:0.589~0.776)是AIS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UN、CO_(2)-CP联合评价AIS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0,95%CI为0.800~0.901,灵敏度为79.0%,特异度为82.8%,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BUN联合CO_(2)-CP预测AIS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短期预后临床价值较高。
朱康锋赵斌冯涛
关键词:血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短期预后
静脉二氧化碳结合力用于脓毒症早期识别的价值
2024年
探讨静脉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用于脓毒症早期识别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从急诊科及其他临床科室收治确诊脓毒症病例131例作为试验组,从主要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病例中随机选择同期非脓毒症感染病例131例作为对照组,记录试验组会诊时静脉CO2CP与快速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quick 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值,记录对照组入院时静脉CO2CP与qSOFA值,比较分析静脉CO2CP与qSOFA评分在脓毒症早期识别的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者用于脓毒症早期识别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静脉CO2CP测值与qSOFA评分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组静脉CO2CP低于对照组,试验组qSOFA评分高于对照组。ROC曲线分析显示,静脉CO2CP早期识别脓毒症价值优于qSOFA评分,AUC值分别为0.854(95%CI:0.954-0.649)、0.814(95%CI:0.725-0.779),静脉CO2CP联合qSOFA评分在脓毒症早期识别诊断优势进一步提高,AUC值为0.921(95%CI:0.916-0.802)。 结论 静脉CO2CP可用于脓毒症早期识别,其识别效能优于qSOFA评分≥2分,将静脉CO2CP与qSOFA评分≥2分相结合,可以使早期识别率明显增加,有助于重症医学科外脓毒症患者早期识别。
陈万吴朝文钟燕莉雷铃雷德英
关键词:二氧化碳结合力脓毒症
GBS评分、AIMS65评分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吴莎
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影响。方法:2020年5月-2023年7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呋塞米治疗,观察组加以肾康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4 w后。观察患者肾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下降,CO_(2)-CP提高,观察组Scr、β2-MG低于对照组,CO_(2)-CP高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可减轻肾脏损伤从而改善患者肾功能,对调节酸碱平衡、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明显作用。
彭望英任启翔卢海峰
关键词:肾康注射液慢性肾衰竭肾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
二氧化碳结合力与老年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入院时二氧化碳结合力(carbon dioxide combining power,CO_(2)CP)水平预测老年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on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NIDCM)患者预后的能力。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NIDCM治疗的108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CO_(2)CP水平分为低CO_(2)CP组(CO_(2)CP≤23.9 mmol/L,n=364)、正常CO_(2)CP(24.9 mmol/L26.9 mmol/L,n=357)。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老年NIDCM院内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入院时预测老年NIDCM院内死亡的能力。结果与高CO_(2)CP组及正常CO_(2)CP组患者比较,CO_(2)CP降低组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O_(2)CP降低是老年NIDCM患者院内死独立危险因素(OR=0.899,P=0.035)。ROC分析显示CO_(2)CP降低对老年NIDCM患者院内死亡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为0.700,95%CI:0.608~0.792,P<0.001)。结论入院时CO_(2)CP降低与老年NIDCM患者的院内死亡显著相关,可以作为识别高危老年NIDCM患者的一个简单指标。
刘耀新洪万紫李心怡邵思思莫元曦舒芬王心怡程雨琪蒋磊蒋磊
关键词:心肌病二氧化碳结合力院内病死率
二氧化碳结合力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黄鹏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二氧化碳结合力与短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静脉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到2021年5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进行溶栓治疗的86例AI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就诊时的静脉血CO_(2)-CP水平将患者分为低CO_(2)-CP组(CO_(2)-CP<23 mmol/L,52例)和高CO_(2)-CP组(CO_(2)-CP≥23 mmol/L,34例),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前后CO_(2)-CP水平及其差值;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患者溶栓治疗后的好转率〔(入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100%〕和院内死亡情况;分析AIS患者急诊就诊时CO_(2)-CP与预后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O_(2)-CP对溶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低CO_(2)-CP组和高CO_(2)-CP组溶栓治疗后CO_(2)-CP均显著高于治疗前(mmol/L:23.08±2.34比20.46±1.51,25.24±2.16比23.94±1.07,均P<0.05),低CO_(2)-CP组治疗前后CO_(2)-CP差值明显高于高CO_(2)-CP组(mmol/L:2.62±0.83比1.30±1.09,P<0.05)。高CO_(2)-CP组好转率(NIHSS好转率>45%为好转)明显高于低CO_(2)-CP组〔85.29%(29/34)比23.08%(12/52)〕,而低CO_(2)-CP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高CO_(2)-CP组〔11.54%(6/52)比0%(0/34),P<0.05〕;AIS溶栓患者急诊就诊时的CO_(2)-CP预测预后的AUC为0.820,95%可信区间(95%CI)为0.727~0.924,P=0.0001。结论AIS患者急诊就诊时如果CO_(2)-CP<23 mmol/L,提示其溶栓后的短期预后差,这对急诊卒中患者选择溶栓时机有一定的预测和临床参考作用。
张洁宋凤卿郑光辉黄云苑蒋龙元
关键词:二氧化碳结合力缺血性脑卒中溶栓预后
静脉血二氧化碳结合力与动脉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静脉血二氧化碳结合力与动脉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6年1-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肾内科收的1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190例同时具有静脉血二氧化碳结合力以及血气分析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患者临床化验数据,分析者之间的关联。结果两组计量资料经过直线关系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r=0.933(P<0.001),提示二氧化碳结合力与碳酸氢盐浓度呈线性正相关。两组数据分析显示二氧化碳结合力均值为(18.65±5.20)mmol/L,碳酸氢根浓度均值为(19.35±5.31)mmol/L,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在临床工作中可以作为替代血气分析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反映机体碱储备量,静脉血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初步评估机体酸碱平衡紊乱的参考指标。
陈科谭早红
关键词:二氧化碳结合力酸碱平衡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二氧化碳结合力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2例MHD患者进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将患者分为OSA组31例和非OSA组11例,再将OSA组进一步分为轻度组(n=16)和中-重度组(n=15)。对比OSA组与非OSA组、轻度组与中-重度组间临床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①OSA组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SA组(X^2=12.129,P=0.001);②OSA及中重度OSA组患者的每日碳酸氢钠服用量分别高于非OSA组及轻度OSA组(t值分别为-2.383、-2.448,P值分别为0.022、0.021)。结论临床医生应关注MHD患者OSA的早期诊断和防治。不同于普通OSA患者,该人群血清二氧化碳结合力与OSA程度呈负相关,需要临床医生尤其关注碳酸氢钠的用量以纠正酸中毒。
袁丹黄蓉黄蓉李忠心陈丽萌李雪梅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维持性血液透析左心室重构二氧化碳结合力

相关作者

曹宝祥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二六六医院
研究主题:二氧化碳结合力 酮体 肝癌患者 肝癌 甲状腺功能改变
赵学智
作品数:171被引量:729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尿毒症 血液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腹膜透析 尿毒症患者
刘聪
作品数:99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微流控芯片 液滴 芯片 微流控 荧光
蒋克明
作品数:97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微流控芯片 芯片 液滴 标准板 微流控
叶朝阳
作品数:318被引量:2,112H指数:2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