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4篇“ 亚种间杂交“的相关文章
- 水稻籼粳指数鉴定方法及亚种间杂交的分子辅助育种
- 2018年
- 籼粳交F1株高、生育期超亲、结实率低、子粒充实度差是长期困扰水稻(Oryza sativa L.)亚种间杂交育种的几大难题。通过对水稻籼粳指数鉴定方法的发展、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进行总结,并结合株高、抽穗期、育性基因及库源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分子标记方法在水稻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季文杰李阳生
- 关键词:SATIVA亚种间杂交
- 一种基于图位克隆原理针对植物基因组测序且分离群体为亚种间杂交的基因精细定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位克隆原理针对植物基因组测序且分离群体为亚种间杂交的基因精细定位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植株甲和植株乙为亲本,构建F<Sub>2</Sub>代分离群体;植株甲为具有所述目标表型的突...
- 袁运栋王永红
- 文献传递
- 普通丝瓜与有棱丝瓜亚种间杂交的正反交效应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对2个有棱丝瓜品系(有棱丝瓜1号、有棱丝瓜2号)与3个普通丝瓜品系(极早丝瓜、短棒丝瓜、长沙肉丝瓜)配制的12个正反交亚种间杂交组合杂种F1代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棱丝瓜作父本或母本在F1代第一雌花节位和前期产量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且不同有棱丝瓜材料对正反交效应影响较大;F1代瓜长、瓜径、单瓜质量表现出较小差异,不同有棱丝瓜材料对正反交效应影响不大。普通丝瓜无论作母本还是父本,与有棱丝瓜1号的杂交F1代第一雌花节位负向杂种优势均大于与有棱丝瓜2号的杂交组合;而杂交F1代的瓜长、瓜径、单瓜质量杂种优势基本上也大于与有棱丝瓜2号杂交的组合。
- 宋波苏小俊陈洁单奇伟安林海徐海袁希汉陈劲枫
- 关键词:普通丝瓜有棱丝瓜亚种间杂交杂种优势
- 短生育期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的选育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生育期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的选育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短生育期粳稻材料春江32与感光型晚粳保持系杂交,并经多代自交,选育得到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全生育期与春江32相仿的短生育期粳稻保持系材料春江27B。以感...
- 林建荣仇天松华宇峰石旭东吴明国许会伟施勇烽严昕宋昕蔚孙冰
- 我国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9
- 2022年
- 目前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绝大多数为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自第1个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甬优6号在浙江省通过品种审定以来,利用粳型不育系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配组,已选育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籼粳杂交稻,表现出超高产的产量潜力,在生产上广受欢迎。本文对我国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发展历史、粳不籼恢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现状进行回顾与展望,以期为我国今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和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培育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 施勇烽刘鑫华宇峰宋昕蔚鄂志国吴明国林建荣
- 关键词:水稻杂种优势
- 短生育期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的选育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生育期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的选育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短生育期粳稻材料春江32与感光型晚粳保持系杂交,并经多代自交,选育得到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全生育期与春江32相仿的短生育期粳稻保持系材料春江27B。以感...
- 林建荣仇天松华宇峰石旭东吴明国许会伟施勇烽严昕宋昕蔚孙冰
- 文献传递
- 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明确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广亲和两系不育系9311S的40个中熟中粳稻及由其配置的40个杂交F 1为材料,分析播始天数、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糙米率、长宽比、粒长、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等18个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表现。结果表明,生育期存在正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等8个性状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而结实率与千粒质量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品质性状中长宽比、粒长和垩白粒率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而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度表现出负向超优亲优势。长宽比、粒长存在正向竞争优势,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表现出负向竞争优势。与父本相比,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以及穗粒数明显增加,但是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明显降低,提高父本千粒质量是恢复系产量性状改良的重点。杂交组合品质优于父本是因为杂种的粒型变长,粒宽变窄,长宽比增加,有利于提升稻米的品质。
- 邢运高王宝祥陈庭木杨波刘艳徐波孙志广迟铭李健李景芳方兆伟卢百关徐大勇
- 关键词:亚种间杂交稻竞争优势
-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组合产量优势与亲本籼粳成分及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为揭示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组合产量优势与亲本籼粳成分及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利用27对籼粳特异性SSR标记,分析2组甬优系列组合的亲本籼粳遗传距离,并观测记载亲本的农艺性状,探讨它们与组合产量优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遗传距离与组合产量在2组材料中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541与0.451;与组合产量中亲优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91与0.868;说明亲本遗传距离越大,组合产量及中亲优势越大。另外,在第1组材料中亲本的每穗总粒数、根长、产量均值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系数分别是0.323、0.357、0.451,在第2组材料中亲本穗粒数、根长、基部节间粗度、产量均值与组合产量相关系数分别是0.641、0.656、0.777、0.550,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组合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在2组材料中的通径系数分别是0.369和0.701,可见,每穗总粒数对组合产量的贡献最大。因此,在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上,首要选择亲缘关系较远、大穗的亲本,兼顾考虑亲本的壮秆、长根及高产特性,这样才有利于配组超高产组合。
- 唐志明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峰
- 关键词:亚种间杂交水稻杂种优势
- 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加倍的四倍体重组自交系进行育种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加倍的四倍体重组自交系进行育种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将籼稻与粳稻杂交;加倍为四倍体;将四倍体自交,选择具有目的性状的四倍体重组自交系;通过染色体组降倍性手段得到具有目的性状的二倍...
- 吴莹刘宝李过韩旭李佳豪罗婷孙阅林秀云马建宫磊
- 文献传递
- 白菜型油菜亚种间杂种的合成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蕾期人工去雄与辅助授粉的方式,以白菜型油菜十月红菜薹和黄芽白进行正反交,以较高的频率获得了杂种后代。杂种后代叶型、株型和花等形态均表现为双亲的中间型。叶片颜色比黄芽白更深,均偏向十月红菜薹的紫红色;植株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株高大于双亲,产生大量的分枝,角果数远多于双亲。杂种后代花器官发育正常,可育花粉为99%以上,且自交结实率较高。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比较正常,95%的花粉母细胞在终变期所有染色体进行同源配对,形成10个二价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部分出现染色体落后现象。杂种后代极强的杂种优势和较好的自交结实性为进一步选育具有优良特性的新型白菜型油菜提供了可能。
- 陈纪鹏于恩厂廖婷婷朱一鸣
- 关键词:红菜薹亚种间杂交胚培养
相关作者
- 吕川根

- 作品数:197被引量:1,562H指数:25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两优培九 两系法杂交稻 杂交稻 两系杂交稻
- 朱庆森

- 作品数:188被引量:6,422H指数:51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 研究主题:水稻 结实期 亚种间杂交稻 水分胁迫 籽粒充实
- 邹江石

- 作品数:126被引量:1,253H指数:25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两优培九 两系杂交稻 两系法 两系法杂交稻
- 杨建昌

- 作品数:365被引量:8,445H指数:59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水稻 结实期 籽粒灌浆 稻米品质 生理机制
- 吴明国

- 作品数:75被引量:52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 研究主题:选育 粳稻不育系 水稻 杂交水稻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