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12篇“ 交叉内固定治疗“的相关文章
经肱骨髁小切口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经肱骨髁小切口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肱骨髁小切口置入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21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记录手术相关指标,采用Khalfayan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45个月。手术时间40~60 min。术后无尺神经损伤症状、肘关节骨化性肌炎及骨萎缩体征表现、肘翻畸形、骨折再次错位及移位等情况发生。骨折均愈合,时间4~13周。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屈曲135°~145°,伸直0°~5°;携物角7°~10°;前臂旋前85°~90°,旋后80°~85°;采用Khalfayan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20/21。结论经肱骨髁小切口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方法简单、可靠,并发症少,具有定位精确、避免尺神经损伤、切口无需缝合等优势。
张冲任彩玲陈亚娟张鹏谷萌赵方方侯文才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交叉固定
闭合复位联合改良经鹰嘴侧旁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通过闭合复位联合改良经鹰嘴侧旁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1月诊治的2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后,自肱骨外髁穿进2枚克氏针+鹰嘴侧旁置入1枚克氏针经皮交叉固定。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影像学分析进行功能评估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2.1±23.1)min,住院时间为(3.1±1.5)d,骨折全部痊愈,愈合时间为5~9周,平均随访时间为7个月(3~12个月)。术后随访,所有患儿未发生钉道感染、缺血性肢体挛缩综合征等相关并发症,也无肘关节翻、外翻畸形、固定克氏针松动断裂、肱骨髁侧皮质劈裂及异位骨化等情况。末次随访时Baumann角为72.6°±3.2°;同时根据HSS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分:优17例,良2例,可1例,差0例,最差0例,优良率为95%,评分结果为(91.9±3.9)分。结论:采用闭合复位联合改良经鹰嘴侧旁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相对简便安全、稳定性高,而且能够避免损伤尺神经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琪钧崔邦胜郭锋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鹰嘴闭合复位内固定
对比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与传统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疗效
2022年
对比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与传统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军第九〇五医院收治的指骨骨折患者32例。通过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测试组合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16例采用传统克氏针交叉固定为对照组; 16例采用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为试验组。通过对其手术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对比;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次数、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A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闭合性指骨骨折患者治疗中,选用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方式治疗其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韩斌
关键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指骨骨折
浅析对比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与传统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疗效
2022年
在指骨骨折外科手术治疗中,分别使用改良的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式与传统的以克氏针进行交叉固定术式,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骨科临床收入治疗(时间范围是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的指骨骨折病人中,随机抽取32例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16例,行传统手术,研究组16例则采取改良后的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式,对两组病人的手术基本指标以及功能评分、康复情况等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对比。结果 手术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术基本指标要比对照组优,P<0.05,而且术后康复效果、功能评分等要比对照组优,P<0.05,且研究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也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对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较,采取改良过的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式,更能有效治疗指骨骨折,且术后康复效果更佳,临床价值更高。
王春书张鹏飞薛士辉王亮
关键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指骨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3枚克氏针外侧交叉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经皮3枚克氏针外侧交叉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2—2020-08采用闭合复位经皮3枚外侧交叉固定治疗的30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中先行手法复位,第1枚克氏针自肱骨外髁向近端置入,过骨折线后针尖略穿出于近端侧骨皮质;第2枚克氏针在远折端近侧向近折端置入,与第1枚克氏针交叉穿过骨折线后略穿出于对侧骨皮质;第3枚克氏针在肱骨上髁稍靠前进针,穿过骨折线略穿出外侧骨皮质。结果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4个月。骨折端的愈合时间3~6周,平均4.2周。24例解剖复位,6例功能复位。1例出现尺神经损伤症状,术后4周取出克氏针后症状逐渐消失。未出现骨折端再移位,无针道感染,无明显肘部畸形。末次随访时按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3.3%。结论闭合复位经皮3枚克氏针外侧交叉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活动度恢复满意,可有效避免肘关节畸形。
朱容德徐勇邓林夏田熊军梁果谭炀刘平盛奇智
关键词:手法复位
比较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与传统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中节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与传统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中节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0-06间商丘市立医院手足外一科收治的70例行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的中节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初愈合时间、手指功能改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改良组手指功能优良率(97.14%)高于传统组(74.29%),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传统组(2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克氏针交叉固定比较,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中节指骨骨折,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手指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效果更加显著。
焦阳
克氏针经皮双向交叉固定治疗Mallet骨折
2021年
目的探讨克氏针经皮双向交叉加强固定技术治疗Mallet骨折的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2—2019-05采用手术治疗的21例Mallet骨折,首先通过折顶、挤压等手法闭合复位骨折,骨折复位良好且关节面平整后透视下用直径0.5 mm克氏针经皮穿骨折块固定骨折,如骨折块较大可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然后将远节指间关节背伸5°适度加压骨折,自患指指端纵行置入直径1 mm克氏针固定远节及中节指骨,获得双向交叉加强固定效果。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3~12)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愈合时间平均11(10~14)周。末次随访时患指伸直受限(3.1±0.5)°,患指屈曲角度为(67.3±2.7)°,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为(67.4±2.6)°,患指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根据Crawford标准评定患指功能:优16例,良4例,可1例。结论克氏针经皮双向交叉加强固定技术治疗Mallet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有效恢复指间关节屈伸功能的优点,临床疗效良好。
王江涛刘明孙成尹豫钱宇航王义兵车建伟罗涛步建立
关键词:经皮内固定
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联合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Ⅳ型1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联合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Ⅳ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儿童骨科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GartlandⅣ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6例,所有患儿均采用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联合克氏针外侧交叉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术后随访,评价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6例患儿中,优13例(81.25%),良2例(12.5%),可1例(6.25%),优良率为93.75%(15/16)。患儿均未出现畸形愈合、克氏针松动或断裂、针道感染、医源性血管或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肘翻、活动受限等情况。结论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联合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Ⅳ型疗效确切,具有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损伤小且并发症少等优点。
周孙章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一期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开放性指骨骨折疗效分析
2020年
指骨骨折是手外科常见的创伤性损伤,一期处理的好坏对后期手功能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若处理不当,会造成手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随着生物医学材料的不断发展,指骨骨折的固定方式目前也有了多种选择,常用的固定材料有克氏针、钢丝、AO螺钉和微型钢板、髓针、微型外固定支架、可吸收棒等[1]。
赵奎余建
关键词:指骨骨折内固定材料髓内针内固定方式微型外固定支架
闭合复位髓针联合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掌骨骨折34例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髓针联合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9年3月,本院对34例(男28例,女6例)掌骨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自制髓针联合克氏针交叉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即可功能锻炼。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7.2个月。术后5~8周均达临床愈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掌骨头坏死、肌腱粘连等并发症。术后手活动功能优27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7.1%。结论:闭合复位髓针联合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掌骨骨折,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唐俊华金国栋曾永文杨贺吴江华谢仁鹏
关键词:掌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

相关作者

张擎柱
作品数:51被引量:374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 疗效比较 股骨转子间骨折
付世杰
作品数:43被引量:301H指数:11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 疗效比较 指骨
高云峰
作品数:40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人 SANDERS 跟骨骨折 手指末节离断再植 岛状瓣
张海峰
作品数:30被引量:147H指数:8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指骨 IGF-1 踝肱指数 老年
孙勃
作品数:39被引量:218H指数:7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跟骨骨折 手外伤 SANDERS 手指末节离断再植 岛状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