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篇“ 交换输血“的相关文章
- 交换输血术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究交换输血术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4例,对所有患儿均采取交换输血术进行临床治疗,分为A组(ABO溶血病)、B组(Rh溶血病)、C组(脓毒症)及D组(其他),各16例。结果:术前A组、B组的IgG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及D组(P<0.05)。术后A组、B组的IgG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除C组外,其余3组的IgA、IgM水平较之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交换输血可降低ABO以及Rh溶血病患儿的IgG水平,提高IgA、IgM水平。
- 张咏芳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
- 新生儿交换输血术对新生儿血清补体C3、C4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进行交换输血治疗的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补体C3、C4,评估高胆患儿的补体系统免疫状态和换血后的变化情况,了解交换输血术对新生儿血清补体的影响。方法:对62例新生儿高胆患儿进行交换输血治疗,治疗的前后分别测定血中补体(C3、C4),并将高胆患儿依据病因分成ABO溶血病组、Rh溶血病组、脓毒症组、其他组4组进行分析。结果:(1)换血术前:补体C3、C4的水平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换血术后:补体C3:脓毒症组的水平较其他3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补体C4:各组间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换血术后与术前比较:C3:各组均数在换血术后均有升高,但只有ABO溶血病组术后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4:ABO、Rh溶血病组较术前稍升高,其余两组稍降低,各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较术前各组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新生儿高胆患儿血中补体C3、C4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水平偏低;(2)换血术能提升脓毒症患儿血中补体C3的水平,有助于免疫力增强;(3)换血术对补体C4的影响较小;(4)换血术对高胆新生儿补体免疫系统是有益的、安全的。
- 卢文青王启新何玲江英陈丽萍刘红霞
- 关键词:输血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补体C3补体C4
- 白蛋白对交换输血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对比研究交换输血时白蛋白对胆红素清除的作用。方法选取4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2例,采用交换输血治疗,1组在输血之前给予白蛋白干预。换血前后作血清胆红素、血常规等检查。结果在交换输血前每公斤体重输注1g白蛋白,1h后交换输血清除胆红素的换出率显著增加。结论白蛋白可以增强交换输血对胆红素的清除作用。
- 张美玲
- 关键词:交换输血白蛋白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 交换输血术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体液免疫状态及其进行交换输血治疗(换血术)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变化情况,了解换血术对新生儿血清Ig的影响。方法对6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换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其血清Ig(IgG、IgA、IgM)水平,并依据病因分成ABO溶血病组、Rh溶血病组、脓毒症组和其他组进行分析。结果 1.换血术前:ABO溶血病组、Rh溶血病组IgG水平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及其他组(Pa<0.01),各组间IgA、IgM水平无明显差异(Pa>0.05)。2.换血术后ABO溶血病组、Rh溶血病组IgG水平均较换血前显著下降(Pa<0.05);其他组及脓毒症组IgG水平均较换血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7,0.091)。3.换血后4组IgA水平均较换血前升高,且其他组、ABO溶血病组和Rh溶血病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00),脓毒症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185)。4.换血后4组IgM水平均较换血前升高,其他组、ABO溶血病组和Rh溶血病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但脓毒症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81);且其他组、ABO溶血病组和Rh溶血病组各组间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术前血清IgG水平较高,换血术能迅速降低溶血病患儿血IgG水平,提升患儿血IgA、IgM水平;2.换血术对脓毒症患儿血清IgG、IgA、IgM的水平无明显影响;3.换血术能提高其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IgA、IgM水平,但对血清IgG水平无明显影响。
- 卢文青王启新何玲江英陈丽萍刘红霞曾丽春辛萍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血清免疫球蛋白
- 新生儿ABO溶血病改良复合血交换输血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检测29例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分别用同型全血、复合血、改良复合血交换输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及血红蛋白,探讨用改良复合血交换输血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
- 杨巧妮王秋实郭兑山
-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全血交换输血
- 新生儿交换输血被引量:3
- 2005年
- 吴涛田兆嵩
- 关键词:新生儿交换输血
- 交换输血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1996年
- 本文以大鼠四血管闭塞法造成全脑缺血模型为实验对象,观察了交换输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ATP酶水平以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脑缺血20min再灌注30min进行交换输血,可以增强度层和海马Na^+-K^+-ATP酶活性,皮层Ca^(++)-Mg^(++)-ATP酶活性增高(P<0.05),但海马Ca^(++)Mg^(++)-ATP酶活性无明显的变化(P>0.05)。交换输血对脑组织含水量无明显的影响(P>0.05)。本实验的结果提示,交换输血有助于改善脑组织的离子转运功能,对减轻脑水肿的程度及其他方面的脑组织损害可能有益。
- 孟雷曾因明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交换输血ATP酶
- 胆红素对新生儿神经毒性和交换输血指征
- 1989年
- Perl.,M.
- 关键词:胆红素神经毒性新生儿交换输血
- 交换输血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研究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 目的 探讨交换输血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对听力、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ABO溶血病6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光疗,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茵栀黄,白蛋白等对症...
- 邓杰
- 交换输血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研究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 目的 探讨交换输血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对听力、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ABO溶血病6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光疗,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茵栀黄,白蛋白等对症...
- 江英徐清怡钟霞
相关作者
- 邓皓辉

- 作品数:52被引量:29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儿童 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交换输血 新生儿
- 李锐钦

- 作品数:61被引量:29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早产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窘迫综合征
- 邝玉子

- 作品数:30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小儿 新生儿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
- 黄巧凤

- 作品数:33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护理 婴儿 早产儿 高胆红素血症
- 张淑英

- 作品数:5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新生儿监护室 高胆红素血症 交换输血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