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8篇“ 亦工亦农“的相关文章
亦工亦农语境下少数民族村落共同体变迁研究——基于法律生产理论的视角
2023年
山地民族村落共同体作为有别于城市社区与典型农村社区的共同体形态,以其变迁视角反观“亦工亦农”生计模式,发现家户“亦工亦农”生计偏好不仅受国家制度、国家政策等国家规则的影响,也受族群认同与信仰、交换与互惠等乡土规则的影响,更受理性小农家户生计规则影响。在村落变迁语境下,规则生产的最终目的和无意后果使“亦工亦农”嵌入到村落共同体秩序中,形成特定的经济结构和生计模式。当下,村落“软治理”的实践路径依赖是对村落终结普遍诊断的突破,同时意味着少数民族村落共同体内规则再生产和秩序建构正经历规则“硬治理”到复合规则“软治理”的转变。
陈业强
关键词:亦工亦农村落共同体
身份与职业:城乡关系视域中的“亦工亦农”(1958—1977)被引量:2
2020年
内生于赶超型工业化战略的需要,人民公社时期的中国社会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这一结构存在许多内在张力:企业因生产任务增长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农民因城乡差距对“进城”的渴望、农业因人地矛盾和工业提取而滋长的“内卷化”问题等。对此,国家提出了“亦工亦农”的设想,为彼时的农业剩余人口提供向工业转移的制度化渠道,虽有其限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主义国家消除城乡、工农差别的承诺与有限国家能力之间的矛盾,也为改革开放初期的“边缘革命”准备了条件。
宋学勤何成云
关键词:城乡关系亦工亦农合同工
亦工亦农成过往 平等就业待实现——来自河南省信阳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报告
2013年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农民工总数的六成左右,成为数以亿计中国农民工的主要力量。他们接过父辈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形成了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迁。然而,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限制,新生代农民工在延续着农民工所共有的诸多问题的同时,在思想倾向、心理特点、价值取向、择业观念、利益诉求等方面又表现出与父辈较大的差别,具有其特殊性。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周永烽朱宏洲于会卿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就业城乡经济发展城乡二元体制社会制度
食品科学学科:亦工亦农与独立学科门类被引量:9
2012年
在阐述我国食品科学逐渐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等一些国家食品科学的学科分类,探究了我国食品科学学科归属的历史根源。指出当前食品科学学科属性亦工亦农,并就为何要把食品科学建成独立的学科门类进行了探讨。
周光宏宋华明
关键词:食品科学学科门类
就地就近就业 亦工亦农致富——沾益县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侧记
2008年
近年来,沾益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以宣传发动为先导,教育培圳为基础,转移输出为主旨,管理服务为保障,增收致富为目标,有效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阮兴元
关键词:劳务经济致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侧记
农民工:亦工亦农的新阶层被引量:13
2007年
随着中国改革的逐步推进,利益的不断分化组合,新阶层的涌现成了日益敏感的话题。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新生人群中,农民工作为一个数量非常庞大的群体,在客观上他们具有类似的生存状态,在主观上他们有同质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并萌发了一定的阶层意识,具备了构成一个阶层的要件;且从中国的发展国情来看,亦工亦农的农民工以非正规就业为职业特征,长期活跃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因而农民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独立新阶层。
卢秉利匡立波
关键词:农民工
亦工亦农阶层的形成及其特点
1987年
近年,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亦工亦农阶层。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的职业变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我国特定的国情下,亦工亦农的出现表现为普遍性和大量性。因此,研究这样一个新崛起的社会阶层,显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邹农俭
关键词:亦工亦农社会阶层社会进步劳动力社会变迁
亦工亦农阶层初论被引量:3
1986年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社会经济结构的变更,在经济结构改变的同时,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近几年来,在农村社会的变迁中,随着乡村工业的兴起,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亦工亦农阶层。 从事非农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致反映了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程度。
邹农俭
关键词:亦工亦农社会阶层社会生产力乡村工业农村社会
简论亦工亦农阶层与农村生活方式的变革
1986年
一、亦工亦农阶层将是农村劳力的主体 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既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巨大改变,也带来农村社会生活极其深刻的变化。例如,由于长期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的单一经营(指单纯从事种植业)局面的被冲破,从经济上看,数年前在农村经济中还不占重要地位的乡镇工业,得到蓬勃发展,已以完备的经济形式出现在经济领域。
吴大声
关键词:农村经济结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活经济领域
关于亦工亦农阶层状况的调查被引量:5
1985年
本文所说的亦工亦农阶层,是指户口在农村而工作在工厂,同时或多或少地与农业劳动保持一定联系的这样一层人的总和。从社会结构的观点来看,这批人是从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渡阶层,它即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农民,又不同于吃商品粮的工人,而是兼具上述两种人的特性,所以我们称之为亦工亦农阶层。社会结构变化的基础在于社会分工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蒙晨邹农俭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社会分工农民工农村户口亦工亦农农业劳动生产率

相关作者

邹农俭
作品数:87被引量:41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建设 城市化 社会结构 农民工 小城镇
沈关宝
作品数:26被引量:29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失地农民 市民化 城市化 社区统战工作 亦工亦农
宋学勤
作品数:94被引量:29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中共党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 演进 社会史
徐必久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亦工亦农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 历史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韩长赋
作品数:265被引量:1,14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研究主题:农业现代化 农业部门 现代农业 农业发展方式 三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