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2篇“ 产科服务模式“的相关文章
中医整合式产科服务模式下的结构性、过程性、结果性专科服务能力的提升
2024年
目的:探讨中医整合式产科服务模式下的结构性、过程性、结果性专科服务能力的提升。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产科2021年8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院期间接受产科基础管理。观察组患者在院期间接受中医整合式产科服务模式(产科基础管理+中医药管理)。分别于管理方案实施后1、2、3、4、5、6个月时,进行结构性服务能力、过程性服务能力、结果性服务能力的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构性服务能力、过程性服务能力、结果性服务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整合式产科服务模式产科领域中的重要价值和应用潜力。可以从结构性、过程性、结果性等多方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
李伟晶雷丹洋陈雨霞
关键词:产科
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7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230例,分为对照组(2~4月)和观察组(5~7月),各1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行国际产科服务模式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会阴侧切情况以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26.08%,对照组为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会阴侧切因素包括年轻助产士技术欠娴熟、高危产妇评估不足、产妇缺乏分娩知识、医疗干预、临床监督力度不足及医患关系紧张。分娩后,观察组会阴血肿及会阴水肿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应用于初产妇后,明显降低会阴侧切率,并大大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罗玲张小宴汤桂华孔月香
关键词:初产妇会阴侧切率
产科服务模式下产程时限特点及母婴结局
目的:探讨本研究人群在新产科服务模式下产程时限特点及母婴结局,以进一步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  方法:本研究为临床病例观察研究。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东院产科拟行阴道分娩的单胎、...
张月琴
关键词:自然分娩率
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在孕产妇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在孕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服务模式,观察组采用国际产科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李克特量表、恐惧调查量表-Ⅱ(FSS-Ⅱ)、心理健康报告(SPHER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时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2 h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48、72 h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会阴侧切率,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轻产妇痛苦,短期内提高泌乳量。
关伟丽黎佩兴麦结贞周肖郁何宝华梁小霞黄丽红区结华叶艳贞文仲勇
关键词:产妇自然分娩剖宫产
国际产科服务模式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在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孕妇4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国际产科服务模式组和传统服务模式组,各200例。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自然分娩率及自然分娩下会阴切除率。结果:国际产科服务模式组剖宫产率[62例(31.0%)vs(93例(46.5%)]、会阴侧切率[46例(23.0%)vs75例(37.5%)]均低于传统服务模式组,而自然分娩率[138例(69.0%)vs107例(51.5%)]高于传统服务模式组(P<0.05)。结论: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可增加自然分娩率、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痛苦,值得临床学习并推广。
黎佩兴
关键词:产妇自然分娩会阴侧切
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对自然分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预防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对预防自然分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管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产妇共7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产科服务模式方案,研究组予以国际产科服务模式方案,观察两组患儿皮自然分娩的概率、产妇的满意率以及新生儿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自然分娩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对预防自然分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显著的效果,且产妇的满意率较高,可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沈世群黄金兰郭柳郑志君
关键词:自然分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国际产科服务模式降低自然分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病率的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在降低自然分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病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360例产妇,根据产检手册编号,奇数为研究组,偶数为对照组,各180例,研究组采用国际产科新的服务模式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产科服务模式方案,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妇满意度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满意度分别为88.5%,9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91.0%(χ2值分别为6.632,4.114;P〈0.05)。观察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病率为4.19%,对照组为10.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结论国际产科服务模式能降低自然分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黄小英吴华超吴耀初陈舒飞陈俏倩
关键词:自然分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连续型产科服务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连续型产科服务模式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早孕建册并住院分娩的30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实行传统产科服务模式,观察组实行连续型产科服务模式。对比两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入院时、产后7 d、产后42 d的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入院时抑郁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7 d、产后42 d抑郁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续型产科服务模式可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和产妇抑郁水平,同时该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李玉蕉
关键词:产科产后抑郁症
产科服务模式转变对产科工作的影响
2014年
产科服务模式是指为孕产妇提供服务的标准形式。在社会关注我们,媒体凝视我们,患者期待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下,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是我们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首要要求。产科服务模式不仅会对产妇造成直接的影响,而且对胎儿的安全也会造成威胁。要提升产科服务水平和质量,就要转变观念,加强服务的薄弱环节,改善住院分娩服务;导乐陪伴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卫生资源的消耗,提高住院分娩率,让产妇的紧张、孤寂、惧怕转变为家人的关爱。能更好的发挥自身潜能,来结束分娩这一人生关键过程。
刘三多何权
关键词:产科
国际产科服务模式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自然分娩的636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运用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出胎儿;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9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自然分娩的528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按妇产科教科书常规护理,采用传统的方法保护会阴进行接产。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会阴裂伤例数及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广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减少医疗干预、降低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减轻产妇分娩痛苦,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刘火姐曾小惠
关键词:产科服务模式初产妇会阴侧切

相关作者

项小英
作品数:18被引量:30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华预防医学会
研究主题:自然分娩 产时服务模式 产科 死亡率 孕产妇
姜梅
作品数:86被引量:780H指数:1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研究主题:助产士 分娩 产科 母婴同室病房 护理
王惠
作品数:20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产后抑郁症 产科服务模式 产房 循证护理干预 纯音测听
任凤玲
作品数:20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健康教育 护理 产科 分娩 产科服务模式
张晓春
作品数:1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促进产程进展 产科服务模式 不同体位 改变体位 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