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亨廷顿{1}相关{1}1(Huntingtin-associated protein 1,Hap1)基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获得Hap1基因敲除(Hap1^(-/-))的原代成纤维细胞,鉴定后采用EdU增殖实验、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检测验证Hap1敲除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改变;将野生型和Hap1^(-/-)成纤维细胞送转录组测序筛选增殖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验证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对小鼠进行皮肤损伤造模检测Hap1敲减(Hap1^(+/-))小鼠皮肤损伤修复情况;PCN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损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成功培养原代Hap1^(-/-)成纤维细胞;与野生型成纤维细胞相比,Hap1^(-/-)成纤维细胞EdU阳性比例减少,进入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原代成纤维细胞转录组测序筛选出Cdc25C、E2f7、E2f8和Ccl5四个差异表达的增殖相关基因,qPCR验证发现E2f7在Hap1敲除后表达增多。小鼠皮肤损伤结果显示,Hap1^(+/-)小鼠伤口面积较相同时间点野生型小鼠伤口面积大且愈合速度减慢,成纤维细胞增殖阳性密度低于野生型小鼠。结论 Hap1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负性调节因子E2f7的表达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起正向调节作用,其缺失将抑制成纤维细胞进入S期,从而减少细胞增殖,影响伤口修复。
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化性疾病,其发生癌症的危险性明显低于其一级亲属及一般人群,预示着HD患者体内应该存在某些可以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活性物质。近些年来亨廷顿相关蛋白1(huntingtin-associated protein 1,HAP1)因与亨廷顿蛋白相互作用并直接或间接影响了HD的发病机制从而倍受关注,论文就HAP1近些年的研究进展作一概括阐述,以期为预测肿瘤发生发展提供一种功能性分子标志物。
目的观察亨廷顿{1}相关{1}1(huntingtin-associated protein 1,HAP1)在正常大鼠脊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胚胎期HAP1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脊髓腹侧,背侧数量较少;随着胚龄的增加,HAP1阳性细胞在脊髓灰质中分布广泛,腹侧阳性细胞体积较小,分布较密集,背侧阳性细胞体积较大,分布较稀疏。在生后早期HAP1阳性细胞呈蝶形广泛分布在脊髓灰质内,阳性细胞体积较小,分布比胚胎期稀疏;在成年期HAP1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脊髓背角灰质内,背角浅层的HAP1阳性细胞体积较小,数量较少,细胞为圆形,越靠近深层阳性细胞数量越少,HAP1阳性细胞有明显的胞体和突起,胞体为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细长。结论 HAP1的表达贯穿脊髓发育过程中,HAP1的表达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发生规律性变化;生后大鼠脊髓内的HAP1阳性细胞分布与脊髓灰质的分化一致。
目的观察2种亨廷顿{1}相关{1}1(huntingtin-associated protein 1,HAP1)异构体HAP1A和HAP1B在大鼠下丘脑的分布特点。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的脑,经恒冷箱冰冻切片,片厚30μm,进行HAP1A和HAP1B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染色。结果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显示,HAP1A与HAP1B在成年大鼠下丘脑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分布区域无明显差异,免疫阳性物质呈棕褐色,以视前内侧区、前区、视上核、室旁核、弓状核、结节核、腹内侧核等部位表达水平较高,其他核团呈较低水平表达。HAP1A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以颗粒状形式定位在Stigmoid小体上,在神经元胞体和近端突起的胞质内弥散分布产物极少,阳性强度极弱,神经元胞体轮廓不明显;而HAP1B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则主要以弥散形式定位于神经元胞质内,神经元胞体轮廓十分清楚;HAP1B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还弥散、均匀分布在神经毡内,或定位于Stigmoid小体上,但HAP1B阳性Stigmoid小体数量明显少于HAP1A阳性者。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结果显示,约有80%的Stigmoid小体既含有HAP1A也含有HAP1B,其余的Stig-moid小体仅含HAP1A。结论 HAP1A和HAP1B在大鼠下丘脑内具有相同的区域分布模式,但在神经元内的定位具有明显区别,提示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HAP1A或其羧基末端片段更适合于作为Stigmoid小体的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