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04篇“ 人体肠道“的相关文章
一种用于检测隐血的人体肠道胶囊及隐血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隐血的人体肠道胶囊及隐血检测方法,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部的电路板;外壳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的材料为双网络水凝胶‑愈创木脂复合物,外层内设置有电极;电路板上设置有供电单元、单片机和无线发送模块,供电...
陆星宇张慧洁王伟强朱学铭赵欣雨陈涵铄秦博阳
噬菌体与人体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噬菌体是寄生于细菌的具有高度宿主特异性的病毒。其通过裂解细菌或整合遗传物质至宿主菌中以实现遗传物质的传递。肠道噬菌体具有多样性,它们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噬菌体对人体肠道菌群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噬菌体在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机制、噬菌体在肠道菌群中的作用及噬菌体疗法的应用前景,旨在探讨噬菌体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
杨馨郁路頔金炳甜杜鹏程董鹏程
关键词:噬菌体肠道菌群微生物群落
核桃分心木的体外消化特性及其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5年
为阐明核桃分心木的体外消化特性及其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以分心木为底物进行体外上消化道消化和体外结肠微生物发酵试验,对整个消化过程进行理化性质分析,通过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研究体外发酵后分心木对人体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并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分心木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在肠道中产生的代谢物。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发酵可以最大程度释放分心木中的多酚物质,显著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其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亚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最高分别达22.95 mg·g^(-1)DW、3.88 mmol·g^(-1)DW和1.14 mmol·g^(-1)DW。经微生物发酵后,分心木的表面微观形态明显瓦解。16S rRNA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增加;在属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和梭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而某些促炎细菌(如多雷亚菌属、另枝菌属、科利德克士菌属和嗜胆菌属)的生长繁殖受到显著抑制。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共有1338种差异代谢物富集在269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中。其中,阿魏酸、伞形花序酮、表儿茶素、绿原酸、脱落酸、芥子酚醛和东莨菪碱等代谢物基因表达明显上调,这些代谢物分别富集在苯丙烷类、类黄酮、植物次级代谢物和次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通路中。本研究为提高核桃加工副产物的附加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
赵晓兰刘冰辛凤姣温博婷
关键词:体外消化体外发酵肠道菌群代谢物
新疆喀什地区人体肠道共栖菌瘤胃联合乳杆菌菌株的遗传差异及益生特性比较分析
2025年
本研究以从健康家庭人体粪便样品中分离出的16株瘤胃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ruminis)菌株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基因组、系统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对菌株的体外益生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基因组分析表明,L.ruminis菌株的平均基因组大小、基因数量和GC含量分别为1.4 Mb、1374个、43.55%,尤其菌株间特有基因数量差异显著,在3~886个之间(菌株K646-58L的特有基因数量明显高于其他菌株);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家族个体来源的菌株在进化树上并没有形成以家族为更相近的聚类;碳源利用实验表明L.ruminis菌株能利用大豆低聚糖、棉子糖无水物和麦芽糊精,不能利用山梨醇和木糖醇,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数据库注释到大量参与聚糖底物代谢的基因,如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GH)1和GH13基因家族;L.ruminis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氯霉素敏感,与抗性基因预测存在不匹配的情况;L.ruminis菌株普遍具有高度的自凝聚能力(>50%)和较好的疏水性(>20%)。L.ruminis菌株基因型特征结合表型特征的研究说明其具有优良的益生特性,尤其是菌株K227-6L和K645-5L,本研究结果可为潜在益生菌菌株的开发与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尹彤安美玲梁智璇卢严砖孙海龙倪永清
关键词:比较基因组学益生特性
一种人体肠道菌群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肠道菌群检测方法以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人体粪菌检测样品中采集肠道微生物的微观图像,并提取所述微观图像中的图像特征信息;利用基因提取设备提取所述人体粪菌检测样品中肠道微生物的基因组DNA信息...
陈辉彭灿辉黄穰浪
一种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体外培养的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体外培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将肠道菌群培养液和模拟胃液添加至第一发酵罐,调节pH和温度,反应0.5~3.5h,得到经模拟胃液消化后的培养液;S2.将第一发酵罐中经模拟胃液消化后的培...
邓伟豪贲玉婕郑春苗钟凤霞
地黄多糖在制备调节人体肠道菌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黄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中的应用。所述的地黄多糖可以通过提高益生菌的数量,降低致病菌的数量,从而调节人体肠道菌群。本发明利用三代测序对肠道菌群结构变化进行了深度阐述,为开发和利用地黄多糖提供了新的思路。
闻晓东赵洁陈伊梦杨杰
一种仿人体肠道微生态协同进化培养益生菌复合菌群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人体肠道微生态协同进化培养益生菌复合菌群的方法,其是一种能同时培养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的方法。现行的益生菌一般都是单菌株发酵,且不耐胃酸等胃肠道不良因素,难以有效...
马睿周辉林俊芳吴芳郭丽琼
一种基于16S rRNA测序数据预测人体肠道健康状况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16S rRNA测序数据预测人体肠道健康状况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筛选代谢物小分子以及其主要生物途径中相关的酶;基于16SrRNA分析产生的OTU/ASV,构建包含参考基因组和环境采样生物的系统树,用...
刘春雨林灵王瑶瑶汪梦竹李无霜冀树伸赵江曼楼敬伟
甲醇胁迫培养下稀土元素镧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动态的影响
2024年
稀土元素镧(Lanthanum,La^(3+))在工业、农业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研究表明,La^(3+)在细菌甲基营养代谢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其在人类肠道微生物组中扮演的角色知之甚少.通过结合培养组学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本研究揭示了添加La^(3+)后人体肠道菌群的反应动力学.我们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强选择性硝酸盐培养基(nitrate minimal salts,NMS)对收集到的肠道菌群样品进行培养,并测定了La^(3+)添加组(以下简称La组)与对照组(control,以下简称Con组)的群落组成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培养后,甲基营养菌嗜甲基菌科(Methylophilaceae)是科水平上的优势菌,而嗜甲基菌属(Methylophilus sp.)是属水平上相对丰度更高的类群.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添加La^(3+)后降低了培养样本中细菌种群的物种多样性,并引起了样品中物种组成的显著变化.值得注意的是,La^(3+)的加入还促进了嗜甲基菌属(Methylophilus sp.)与其他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证实了甲基营养菌在肠道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持中的重要性,同时为揭示肠道菌群参与人体碳代谢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菁妍翟星宇陈浩彭璇赵一鸣肖颖黄静余正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

相关作者

沈群
作品数:316被引量:1,27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小米 胰脂肪酶 米粉 多肽 超高压
陈廷涛
作品数:181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益生菌 微生物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面膜 阴道菌群
颜国正
作品数:775被引量:2,486H指数:2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机器人 胃肠道 人工肛门括约肌 微型机器人 消化道
陈永福
作品数:146被引量:390H指数:10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发酵乳 植物乳杆菌 瑞士乳杆菌 抑菌活性 酸马奶
王一鸣
作品数:17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胆固醇 人体肠道 益生菌 共沉淀 乳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