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9篇“ 人口死亡率“的相关文章
- 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时空演化分析
- 2024年
- 2022年我国的人口死亡率超过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意味着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为了深入探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的原因,文章运用近二十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人口死亡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变化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研究了不同省份之间在人口死亡率和人口出生率上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对深入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本质和规律,预见和缓解人口下降带来的问题具有深刻的意义。
- 张梦杰
- 关键词: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口死亡率预测组合模型及其在中国人口中的应用
-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医疗卫生保障不断提高,国民健康意识显著增强,我国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人均寿命增加,导致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长寿风险增加等问题。人口老龄化和长寿风险对于政府来说,人口寿命的延长将会增...
- 高雪飞
- 关键词:神经网络人口死亡率
- 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因素对我国人口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影响研究——基于CPI和人均GDP指标
- 2024年
- 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1998~2020年的人口死亡率数据以及CPI和人均GDP数据,研究了人均GDP和CPI对我国人口死亡率的影响。为规避传统的Lee-Carter死亡率预测模型的推断陷阱问题,以Q.Liu方法为基础,建立带有人均GDP指标的Niu-Melenberg模型和带有CPI指标的Ma-Boonen模型,对比了传统的Lee-Carter模型、Niu-Melenberg模型和Ma-Boonen模型对我国人口死亡率的预测效果。分析样本内结果发现,具有经济指标的模型明显优于传统Lee-Carter模型,且加入了人均GDP的Niu-Melenberg模型表现最优。比较样本外结果发现,两个具有经济指标的预测模型显著优于传统Lee-Carter模型,且引入了CPI指标的Ma-Boonen模型呈现了更低的误差水平。比较长期人口预期寿命的结果发现,Ma-Boonen模型更具备合理性;相对于Lee-Carter模型和Ma-Boonen模型,Niu-Melenberg模型对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预测呈现了过于乐观的结果。
- 马清萧顾雪非伍慧玲付强
- 关键词:人均GDPCPI
- 中国城乡人口死亡率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 人口死亡率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话题,因为死亡率的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现状。对城乡地区和性别进行精准预测死亡率有助于制定人口发展策略、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并为保险公司提供准确的定价参考。本文对统计年鉴上2000年到...
- 张琛
- 关键词:城乡差异
- 多影响因子下甘肃省人口死亡率预测模型比较研究
- 王振旭
- 中国高龄人口死亡率的极值分析
- 2024年
- 本文基于极值理论下分段形式的高龄死亡率模型,采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即第五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对超高龄异常死亡率进行修正后,对人口的极限年龄进行了研究。本文分别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选取最优门限年龄和模型参数估计值,对于门限年龄前的死亡率,Logistic模型在六种经典高年龄外推模型中拟合效果最好;对于门限年龄后的死亡率,应选取广义帕累托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三次普查数据下男性和女性均存在极限年龄,且女性极限年龄高于男性,极限年龄均随时间推移而上升。与保险行业生命表当前极限年龄对比来看,基于人口普查数据预测的极限年龄高10~15岁,基于当前行业存量产品结构,预估前述差异对行业影响较小。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极限年龄的研究一方面可为未来保险行业生命表的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可作为长寿风险量化评估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 付伟略李海秀李覃勤苑兴涵
- 关键词:极值理论LOGISTIC模型广义帕累托分布
-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的死亡率预测研究 ——以中国台湾省的人口死亡率数据为例
-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提高。长寿风险的日益显现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未来人口死亡率的准确预估,能为政府、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提供更精准的决策基础。死亡率预测质量的优劣...
- 王明红
- 关键词:人口死亡率循环神经网络
- 基于时空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人口死亡率预测研究
- 人口死亡率的研究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它对保险行业、社会福利计划等均有重要影响。本文借助空间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中“空间”的概念,构建了基于最近时空向量自回归(NSTAR)模型的人口死亡率预测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Covid-1...
- 吴沁怡
- 关键词:人口死亡率向量自回归模型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城乡老龄人口死亡率研究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导致老龄化程度加深,带来长寿风险,而对人口死亡率的准确预测是解决长寿风险的基础。对死亡率的建模和预测来说,传统的死亡率模型通常是以死亡率的对数为因变...
- 张舒棋
-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人口老龄化
- 中国男女性别人口死亡率联合预测——基于Li-Lee模型与Lee-Carter模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充分利用男女性别人口死亡率数据的有效信息,联合预测男女人口死亡率,能够提升死亡率建模方法的科学性和预测结果的合理性。选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死亡率数据,采用多人口Li-Lee模型对男女性别人口死亡率进行联合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单人口Lee-Carter模型进行比较,以探寻适合中国人口死亡率预测的模型方法。研究表明,相对于Lee-Carter模型,Li-Lee模型在中国男女性别人口死亡率拟合与预测中具有较好的表现,全样本拟合值的绝对百分比误差平均降低了0.23%,且短期预测值精确度相对较高。同时,Li-Lee模型预测的人口死亡率性别比在长期中能够进入合理区间,避免了出现Lee-Carter模型预测结果中的异常数值,并通过补充中国台湾省人口死亡率数据,进一步验证了Li-Lee模型长期预测结果的稳健性。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人口中长期均衡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性支撑信息。
- 赵明
- 关键词:人口死亡率
相关作者
- 王晓军

- 作品数:119被引量:1,093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 研究主题:长寿风险 死亡率 养老保险 年金 养老金
- 黄荣清

- 作品数:101被引量:437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人口 人口死亡 少数民族人口 生命表 中国各民族
- 孙福滨

- 作品数:12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人口死亡率 人口死亡 死亡漏报 粗死亡率 男性人口
- 胡平

- 作品数:89被引量:444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信息服务业 信息共享 政府部门 网络特征 社会网络
- 刘海城

- 作品数:9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人口死亡率 粗死亡率 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 人口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