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篇“ 人文主义文学“的相关文章
- 搭建“古典”与“现代”的桥梁——评蒋承勇等著《人文主义文学思潮导论》
- 2025年
-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导论》以跨文化、跨学科的视野与方法,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置于文明—文化史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与阐发,并对文艺复兴产生之缘由、人文主义之内涵及其与中世纪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由此显现出该书在研究方法上的历史化创新路径、研究内容的全面性与丰富性以及历史观的辩证性。此外,书中对这一时期“人”的觉醒做出综合性阐释,凸显了人文主义文学之“人学”特质,体现了文学研究的人文深度。总体而言,该书作为沟通西方文学、文明研究的“古典”与“现代”之桥梁,为我国文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文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力支持。
- 桑田
- 关键词:文艺复兴中世纪
- 五四时期吴宓传播的美国新人文主义文学理论
- 2021年
- 五四时期吴宓传播的美国新人文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由四个层面构成:第一,文学批评观,主张遵循道德标准、传统规则和价值尺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评判。第二,文学本体观,将人性和受理性节制的情感作为文学的本体。第三,文学发展观,主张文学发展受人事之学的制约,新不一定胜旧。第四,文学创作观,要求在选择的基础上模仿。在当时的语境中,吴宓所传播的美国新人文主义文学理论与进化论文学观、杜威的实验主义文学理论以及温彻斯特的文学理论构成理论对话格局。
- 王小林
- 关键词:吴宓
- 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源流和形成
- 本论文主要通过追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英美人文主义思潮和新批评的发展及其30、40年代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探讨冷战时期人文主义在台湾的汇流和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过程。为了全面认识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这一文学现象...
- 何随贤
- 关键词:人文主义台湾文学中国文学传统
- 文献传递
- 英国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文学叙事
- 2017年
- 宗教改革对15-17世纪的英国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选取兰格伦的《耕者皮尔斯》、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莫尔的《乌托邦》和斯宾塞的《仙后》等四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宗教改革与英国文学发展两者之间的关联,揭示英国当时的作家通过宣扬人文主义,有力打击了罗马教廷在英国乃至欧洲各国的影响力,同时展现出不列颠民族的觉醒意识和斗争勇气。
- 张天骄林海霞
- 关键词:宗教改革英国文学人文主义
- 论中国新人文主义文学的人性观被引量:2
- 2016年
- 以梅光迪为代表的中国新人文主义作家既接受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他们主张通过对欲念进行适度制约,通过理性来节制感性,防止感性的放纵与泛滥,抵制物质对人性的异化,进而使人性达到最佳平衡。新人文主义作家对人性问题的思考具有合理可取之处,这对于当下乃至未来中国的文化、文学发展与建构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吕周聚
- 关键词:新人文主义人性儒家
- 1920年代吴宓新人文主义文学思想研究
- 吴宓以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在1920年代以《学衡》杂志为阵地,宣扬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吴宓的道德理想早在清华学习阶段即已形成,赴美目的是为寻求一种可以实现其道德理想的学说,由此遇到马修阿诺德,遇到白璧德新人...
- 付立松
- 关键词:吴宓白璧德新人文主义
- 文献传递
- 论新批评的人文主义文学传统被引量:1
- 2012年
- "新批评"常因重视文本分析而遭受指责,其对传统诗论和人文主义的继承却罕有人提及。本文认为,近代人文主义对现代英美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新批评"则是这一影响的典型代表。"新批评"的理论渊源及观念建构中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如反对浪漫主义,主张重理而抑情;反对科学主义对文学研究的侵蚀,在提出作品分析理论的同时,强调批评家的职责在于价值判断,认为文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提倡继承经典作品和"伟大的传统"。因此,"新批评"并非机械的形式主义,是与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存在诸多差异的文学观念。
- 李梅英
- 关键词:新批评人文主义文学传统
- “新月”时期梁实秋新人文主义文学观的重构
- 2012年
- 新月派著名文艺理论家梁实秋的主要观点来自他哈佛大学老师欧文·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理念。然而他在引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来评判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时,却进行了重新构建。作为新月派的理论家,梁实秋和这个团体的交错影响值得关注。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和新月的主体倾向既有重合又有背离。重合是二者相互吸引的基础.而悖离则使梁实秋重构他的文艺观成为可能。梁实秋以新月社为平台,通过设立文学标准,实现了对新人文主义文学观的重构。
- 霍妍
- 关键词:新人文主义新月社文学标准
- 周作人之新人文主义文学思想窥探
- 2011年
- 周作人之新人文主义文学思想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把儿童文学纳入新文学的宏观建构中;二、对"言志派"与"载道派"两大新文学源流的批判性反思与鉴照;三、潜心于"冷落冲淡"与"逸趣横生"的散文风格创作实践。概而论之,周作人之新人文主义文学思想强而有力地标举和昭示着20世纪现代中国文学应当在"古典"与"现代"的持衡中获得新生的重大命题。
- 潘水萍
- 关键词:新人文主义言志
-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新补充被引量:1
- 2010年
- 在古希腊人本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公元9世纪至15世纪中东、中亚出现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在中亚、中东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推动下,公元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才出现了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
- 阿力木江.艾山
相关作者
- 蒋承勇

- 作品数:81被引量:238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
- 研究主题:西方文学 古希腊 比较文学 巴尔扎克 母题
- 张军民

-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辩正 方音特点 方言 声母 声调
- 戴昭

- 作品数:11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 研究主题:职业英语 大学英语 教育改革 个性化培养 教学实践
- 王骁勇

-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辩正 《变形记》 方音特点 方言 文化背景
- 郑静

- 作品数:29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语料库 存在主义 诗歌 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