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6篇“ 人文学术“的相关文章
- 张佩青教授人文学术思想概要
- 2025年
- 通过对张佩青教授的人文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整理研究,旨在完善学术思想研究体系,繁荣医学人文内涵,以此丰富医学模式,推动医学向更人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宣扬名老中医的“大医精诚”的高尚品德,培养医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延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冯凯初燕妮
- 关键词:学术思想人文文化
- AI与人文学术研究的科学转向被引量:1
- 2024年
- 科技与人文学术研究革命的话题,实际上是关于人文学科跨学科研究的话题,就文学而言,就是关于文学危机的话题,关于文学理论科学化或者根据科学观点重构文学理论的话题。一、文学的危机:作者和文学之死数字人文的飞速发展对文学产生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不仅导致人文研究观念的革命,而且导致文学的危机。用罗兰·巴特和希利斯·米勒的话说,就是作家的死亡和文学的死亡。
- 聂珍钊
- 关键词:罗兰·巴特文学危机人文研究人文学科跨学科研究
- 重申人文学术研究的常道——工科大学里的人文教育问题
- 2024年
- 培养人应是大学的根本宗旨。我们必须在知识生产、人才培养的维度思考“学生为本”这一根本问题。大学如何有效地、合理地、全面地形成不同人才的成长管理、促进方式,是大学管理决策的核心问题。具体到一所工科学校的人文教育问题,需要在知识生产方式上明了人文学科和工科发展的根本不同及各自特殊性,明确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不同机制,进而守住人文(学科)学术发展的常道——投入时间成本、鼓励学术个性、诉诸经验共识、立足本土研究、建立本土标准。
- 吴俊
- 关键词:人文学科人文学术
- 语词观念、知识统绪与人文学术的问道意识:人文语义学建构
- 2024年
- 在学术研究中,一种新的学科理念的提出会带来研究视野的改变。“人文语义学”这一学科理念的提出,便于将人文学、思想史、关键词等研究有机勾连在一起,它不仅形成了新的学术问题域,也带来学科理念的认知革新和人文学术机制的全新驱动。人文是人类语词表达留下的观念痕迹,语词文本是人文学的存在本体,承载并规定着人文意义的生成。
- 张宝明
- 关键词:学科理念人文学术语义学问题域语词
- 语词观念、知识统绪与人文学术的问道意识:人文语义学建构被引量:1
- 2024年
- 人文语义学的学科建构就是确立语词的基础地位,对包裹着层层人文观念的重要语词进行深入剖析和探究,它借鉴并突破传统的关键词研究,提出“以关键词为依托,以观念词为寻绎对象”的学术路径,借助观念史和概念史的学理资源,将语词观念置于学统、政统与道统的知识统绪中,通过深入梳理剖析观念词中的思想史与观念史命题,从语词视角出发思考人文如何存在、人文意义如何生成以及人文价值如何接续等诸多问题。人文语义学植根语词,聚焦观念,关注“一与多”的关系,它以问题为切口,以问道为目的,既尊重多元观念的客观存在,又要有协同化一的理念追求,旨在联通过去与现在,沟通自我与他者,实现自由理性下的平等对话、交流,以期在人文共同体的指归下走向未来。
- 张宝明
- 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 规圆矩方权重衡平 中国科学史论纲
- 在当代文明中,科学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古代科技同样是中华文明发展至今不可缺少的重要源头和组成部分。本书以严谨翔实的文献材料,就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与时空观、天文与社会、物理现象探索、科学史研究的辨析求真、计量历史管窥等方...
- 关增建作
- 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及人文学术著作的翻译与出版被引量:2
- 2024年
- 科技大潮给传统的人文学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人工智能翻译的风行,特别是ChatGPT的出现,给传统的文学翻译带来了巨大挑战,专事翻译工作的人开始怀疑自己的“饭碗”能否保住。其实,有渊博的多学科知识和娴熟的多语言表达技能的翻译工作者,完全可以在激烈的竞争和挤压中求得自己的生存空间。传统意义上的著作权也许会受到挑战,但这也许是一种必要的丧失。
- 王宁
-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翻译著作权
- 《新建设》与新中国十七年人文学术研究的嬗变
- 《新建设》在由民国学术转向共和国学术的转型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新建设》的创刊,既传达了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来重塑自身学术路径的愿望,同样也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团结民主派建设新中国的意图。 新中国的“十七年...
- 康辉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从文学研究到人文学术的超越——王宁谈治学
- 2023年
- 人文学科说到底就是研究人的学问,这方面自然也涵盖文学、历史、哲学及艺术诸学科。作为一个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开始其学术生涯的人文学者,如何涉猎如此广泛的学科领域?这就需要从人文学术最基础的语言开始。掌握一门外语就等于打开一扇窗户,既可以将域外的新风引入本土,同时又可以将本土的先进理论思想向世界推介。对一门外语的真正掌握并不在于该学者能否将域外的东西引入国内,也即并非对国内外行讲述,而是要用所掌握的那门外语对国际同行讲述自己的学术思想并与之进行平等的对话,最终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和褒奖。从事跨学科人文学术研究也是如此:首先要在自己据以安身立命的本学科领域达到一流,才能有效地涉猎其他学科,并得到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内专家的认可。这应该是一个真正的人文学术大家应该达到的境地。在这方面,王宁教授的成功治学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 王宁
- 关键词:英语比较文学人文学术跨学科
- 人文学术的时代性与办刊基因承传锤炼——《文史哲》办刊历程综论被引量:1
- 2023年
- 《文史哲》的办刊基因可以概括为“让古典资源与时代精神深沉互动,从古典深海浮出时代水面”。这一基因,初步奠定于“十七年”时期所扮演的趋时的文史论战推动者角色。第二次复刊(1973)至20世纪末,在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文史哲》努力于“现代化=西方化”与“文化保守主义”之间寻找“中道”,形成了主打不温不火的中国古典人文学术研究的风格。这段历程进一步锤炼了前述办刊基因,使得以主编为代表的《文史哲》人对何为“古典资源”与“时代精神”有了更具纵深感和广阔度的体认,从而在21世纪前十年领先大流“半步”,预见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调整。凭借领先“半步”的预见,《文史哲》编辑部在过去十余年间,通过推动儒学价值重估、与《中华读书报》联袂评选发布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创办《文史哲》国际版(英文版)等措施,较为自觉而突出地参与了以“重建中国主体意识”为特征且目前仍在深刻演进中的学术大转型。
- 邹晓东
相关作者
- 王宁

- 作品数:272被引量:1,308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 翻译 中国文学 世界主义
- 严绍璗

- 作品数:22被引量:15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人文学术 比较文学研究 文化语境 文化史 中国儒学
- 殷国明

- 作品数:161被引量:27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文学批评 文化 文学 跨文化语境 文艺美学
- 刘京希

- 作品数:98被引量:49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政治生态 社会 政治生态学 政治 生态政治
- 王晓路

- 作品数:83被引量:3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文学研究 文化批评 文化研究 文学 中国古代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