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篇“ 人本回归“的相关文章
翻译研究的人本回归——《文学译者研究》述评
2025年
《文学译者研究》(Literary Translator Studies)是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2021年推出的译者研究的一部最新力作。该书运用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对百余名不同身份地位的文学译者进行了深入分析,深刻诠释了翻译研究的人本视角,宣告了翻译研究的人本回归,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对我国翻译研究特别是译者研究具有较大启示意义。
邵斐许宗瑞
关键词:翻译研究人本视角
网络视域下财产犯罪解释的“技术异化”与人本回归
2024年
在网络犯罪领域,面对复杂的科学技术和组织技术,以“二维码”案为代表的财产犯罪中,刑法解释呈现出强烈的“技术异化”态势,尤其体现为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分困难。诈骗罪解释的“技术异化”虽能更准确地还原犯罪过程中的技术内容和事实基础,但同时亦导致行为人对自身行为的意思设定沦为刑法评价的次要因素,也导致网络视域下财产犯罪的教义建构过于复杂、标准不一、脱离常识、流于现象。有鉴于此,刑法教义学的应对之策是回归法感情和常识性认知,重视刑法行为规范的优先性,推动诈骗罪的规范构造回归人本身的评价:作为沟通型犯罪的诈骗罪,行为人不可能单方面支配财物转移;网络视域下的财产犯罪应在方法上考察人对技术的支配力,并将行为人支配财物转移评价为盗窃罪之一部分。
马光远
关键词:网络诈骗
浅谈城市形象“人本回归”的路径可能——典型原生人物报道铺垫城市人群像
2023年
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躯体和精神映像相粘连的一种复杂耦合意象,在传播端中常综合表现为城市景象的可视性、城市历史文化及精神的可言说。政府主导的城市形象传播长期以来具有明显的话语偏向性,在以城市形象宣传片为核心的策略统筹中凸显出“重物质成就,轻风土人情”的特点,偏好宏大叙事而冷落个体述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完善,趋同化的物质结构城市愈演愈烈,可视性的传播不应再占据传播策略的核心,国内城市形象的建构需要回归“以人为本”的城市理念,转向与城市相关联的人的对话。本文基于城市原生人物新闻报道的分析,提出一种城市形象建构走向“人本回归”的路径,以城市规划及新闻学的融合视角,探索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可能性。
金嘉烨
关键词:城市形象
新时代中学德育课的人本回归被引量:2
2020年
以人为本新理念是新时代中学德育的一种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新呼唤,对深化德育改革、促进德育发展、提升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孟庆远老师立足时代特征,指出新时代中学德育的人本回归具有必然性,其可行策略指向回归人性、回归生本、回归生命,为德育工作开辟了一片广袤的新天地。身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德育发展新趋势,承担德育建设新使命,实现德育的人本回归,为中学德育工作贡献力量。如此,德育家园必将欣欣向荣!
孟庆远
关键词:中学德育德育建设德育改革人本回归德育实效德育发展
新时代中学德育课程的目标、实施原则与方法——兼与《新时代中学德育课的人本回归》一文作者商榷被引量:3
2020年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和个人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引导他们立什么德,关乎国家强弱、民族兴衰、社会治乱、家庭安否。德育改革创新兹事体大,不可不深思慎取。读了孟庆远老师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20年第2期的《新时代中学德育课的人本回归》一文,数月不能释怀,觉得很有必要对文中一些观点,从新时代中学德育课程的目标、实施原则与方法等方面与孟老师商榷。
邹成林
关键词:德育改革人本回归中学德育课拔节孕穗期
人本回归:表情包中的伦理问题阐释被引量:2
2019年
表情包在互联网'虚拟江湖'与移动端'指尖江湖'传播互动中应运而生,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与语言模式,但表情包中的伦理问题凸显正在消解主流价值观与话语思维逻辑。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与探讨。从传播学与符号学视角对表情符号的概念进行界定及对人文关怀、意义悬置、低俗文化泛滥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法律、技术、教育宣传三方面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宋凌宇黄文虎
关键词:伦理问题
教师管理的人本回归被引量:1
2018年
学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学校管理的基础理念是以人为本,这能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而对学生的教育要靠教师来落实,只有教师不断提高,学生才会健康成长,学校才会可持续发展。学校管理的人本回归,就是要通过人文关怀、制度约束、精神引领、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幸福指数。
曹文武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教师管理
人本回归 创新引领——苏派职业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前行被引量:2
2018年
2017年12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要以产业需要为导向,职业教育要结合区域功能、产业特点探索差别化的发展路径。在"适合的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江苏职业教育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浓郁的教育情怀,形成具有明显地域特点的职业教育特色,成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潘海生
声乐教育的人本回归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主要从声乐教育的理论出发,探讨声乐教育中人本回归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声乐教育的现状,提出如何在声乐教育中实现人本回归
李想
关键词:声乐教育人本回归
伦理学理论的人本回归——评韩东屏教授的《人本伦理学》
2013年
要写一部伦理学著作很难,而要建构一个新的伦理学体系更难。韩东屏教授以其敏锐的学术智慧、深厚的理论功底、巨大的钻研勇气,为我们带来了一部拓荒力著《人本伦理学》。该书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严密的逻辑结构、新颖的理论体系,给伦理学界又添一部力作。通观全书,创新之处颇多,
龙静云熊富标
关键词:伦理学理论人本回归理学体系逻辑结构勇气

相关作者

姜若祥
作品数:16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压抑 比喻 《西厢记》 封建礼教 古诗词
张文明
作品数:46被引量:384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研究主题:内生发展 乡村 农村 内生 新型城镇化
李冬梅
作品数:1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教育 声乐 钢琴 教育 让位
吴涛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羊文化 行政权力 功利 网络舆论 人本回归
王静
作品数:84被引量:265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配电网 存储介质 光伏电池 光电转化效率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