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6篇“ 人物意象“的相关文章
绘画测验中的人物意象在精神障碍筛查中的作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整合绘画测验中的人物意象在精神障碍筛查中的应用,确定可以有效预测精神障碍的指标。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Web of Science和EBSCO数据库,搜集精神障碍与绘画测验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8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估偏倚风险后,采用CMA 3.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3篇研究,独立效应量791个,被试者8444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有29项人物意象特征能够预测精神障碍(P<0.05),根据特点可以分为:缺失性、怪异性、有涂黑、简单化、静态化、细节性和整体性7种类型。亚组分析发现,情感障碍特异性指标包括:事物间距离明显、人简单化、单线条肢体、人物僵化静止和手放背后5项,思维障碍特异性指标包括:四肢有缺失、五官有缺失和身体比例不协调3项,精神障碍共性指标有6项,即画面过于简单、画面很小、人物很小、线条淡或断续、手脚有缺失、无表情或木讷。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绘画测验指标的选取和解释提供参照标准,促进绘画测验的标准化,并提升精神障碍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郭慧冰冯彬冯彬范会勇范会勇龚启勇龚启勇
关键词:房树人测验人物意象META分析
从《影》到《满江红》:古装电影中的小人物意象建构
2023年
人物通过自身抗争并获取胜利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叙事模式。从历史宏大叙事到聚焦个体叙事的过程中,小人物意象的建构在影片基调铺垫、故事叙述推动、主题内核表达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艺谋执导的《影》和《满江红》皆讲述了小人物与皇室强权抗争的故事。两部电影中强权下的“刺杀”母题、小人物悲剧命运特征以及人物本体蜕变过程的共同点,以小见大地体现出古装题材电影中小人物意象建构所运用的叙事模式和独特的创作思路。
张卓然黄一峰
关键词:《满江红》小人物人物意象意象建构
汉魏六朝咏史诗对《史记》人物意象的拓展
2023年
《史记》对汉魏六朝诗歌最直接最显明的影响即体现在咏史类诗歌题材上。汉魏六朝咏史之作,无论是侧重人、事重现的传体咏史,还是借理抒情的论体咏史,亦或是吊往伤今的怀古咏史,都在取材《史记》的过程中,通过古今时空的连接,拓展了《史记》人物意象的精神内蕴,并增加了诗歌自身的抒情厚度。
苏悟森
关键词:汉魏六朝司马迁《史记》咏史诗人物意象
传统图式语言作为当代陶艺“人物意象”创作的经验来源探析
2023年
传统艺术的历时性使其在历史纵深中不断积淀并凝炼出丰富的传统图式,在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不断演进,成为显性的文化符号。传统图式中的人物意象系统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文章以此为研究基础,对来自传统绘画、传统陶瓷、传统造像艺术的传统图式作为当代陶艺“人物意象”创作的经验来源加以分析。“传统图式”语汇资源构成了当代陶艺与传统文化进行语释转化的桥梁,艺术家根据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与知识经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维度在创作中对传统图式进行新的解读与重构。
陈健马晓敏宋庆璐
关键词:当代陶艺意象化
屈原《九歌》神话人物意象及其原型意义阐释被引量:1
2022年
屈原所作的抒情诗《九歌》来源于楚国民间的祭神乐歌,表现了一套巫术祭祀的展演过程,同时借神灵以抒情,创造了若干神话人物意象。《九歌》的神话人物意象大体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是屈原就神话原型的继承和创造,后来在中国文学史上演变为文学原型。它们作为原型时,用集体无意识的力量带给屈原超越时空的心理慰藉意义;演变为文学原型后,直接影响了后世文学意境的营造和情思的表达,并不断与后世创作者的文化心理结构相契合,对中国文学的诗词传统和民族文学的言说方式影响深远。
杨月孙宁
关键词:人物意象神话原型
中国水墨人物意象造型中的“似与不似”
2020年
意象造型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主要特质,其表现手法为写意,既不是单纯模仿客观来追求"形似",也不是纯粹主观臆造。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是处于一种"似与不似"间的艺术状态,而这种"似与不似"的造型观念体现在中国画的每个门类里,其中就包括中国水墨人物画。从传统发展到现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这种意象造型观念,20世纪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观念传入中国并融入水墨人物画造型之中,使得现当代的水墨人物在追求"形似"的方面产生了巨大改变,但同时中国水墨人物画家又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和继承着中国传统绘画造型规律,即"似与不似"的艺术规律。
李俊芬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意象意象造型
《庄子》屈骚神话人物意象比较研究
2020年
《庄子》与屈骚皆以意象繁多而著称,其中神话人物意象的塑造各具特色,故而有必要对《庄子》和屈骚中的神话人物意象进行研究。通过梳理屈骚及《庄子》可知,其神话人物意象主要不同点在于屈骚神话人物意象浸淫凄哀婉转之思想感情,而《庄子》之神话人物意象则以“道”相联,为阐“道”而书。同时屈骚神话人物意象崇尚高洁,而《庄子》中神话人物意象则是不忌卑贱。最后,屈骚神话人物意象有楚文化的背景,而《庄子》中之神话人物意象则多出于自身的创造。探其差异,其区别缘由在于庄子、屈原二人出身、文化背景、价值体系及创作心态的不同。
孙伟鑫
关键词:《庄子》屈骚神话人物意象
论吉狄马加与彝族文化的互动——以人物意象为例
2020年
吉狄马加与彝族文化形成互动关系,一方面,彝族文化充实其诗歌气韵;另一方面,吉狄马加的诗歌保留、传播并反思了彝族文化,谱写了一曲曲颂歌、哀歌与谏歌。诗人笔下的人物意象主要有毕摩、猎人以及一系列女性群像。毕摩诵经,诗人写诗,他们以不同方式共同保留和传承彝族文化。猎人的形象立体化,不仅是向森林索取的狩猎者、还是大自然诗意的倾听者、更是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反思者。无论是毕摩还是猎人,彝族传统习俗均由男性主导,吉狄马加的目光还落到了一系列女性身上。如果说男性代表了彝族锐意进取的自由意志,那么大小凉山的女性就像那绵延婉转的河流,带着迷人的哀愁汇聚散开又滋润万物。
艾乐周醒
关键词:人物意象彝族文化女性群像毕摩自由意志传统习俗
程式的运用与人物意象创造——谈《杨门女将》“探谷”中穆桂英的意象创造
2020年
一、"动身"亦"动心"王国维将戏曲的特点概括为"以歌舞演故事",京剧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表演上也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唱、念、做、打的程式表演是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京剧的程式是表演艺术中最精美的艺术语汇,它规范、严谨、精致、唯美,是艺术之形最富智慧的创作,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马帅
关键词:穆桂英综合性艺术意象创造《杨门女将》京剧艺术
人物意象与情感的双重思维结构——解读汤亭亭小说《中国佬》
2019年
本文从汤亭亭小说《中国佬》中选取几个典型人物原型意象,对书中人物意象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剖析。指出作者与自己创造的人物意象之间的情感关系,进而对作者的创造性思维写作手法进行探究。通过对这些人物意象的探讨,分析作者的情感意识和主观态度,揭示出《中国佬》产生的影响和蕴含的意义。
余烜
关键词:原型意象

相关作者

邹艳琴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人物意象 意象 暴力 类人 消解
杜娟
作品数:10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冰山理论 冰山 盖茨比 美国梦 理论视域
戴艳云
作品数:14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完形填空 模因论 模因 互文性 译本
徐秀梅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安县城东镇南屏小学
研究主题:序列化 心理发展 化探 中年 片段训练
冯彬
作品数:5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包装文化 民族审美心理 中国白酒 AΒ1-42 AΒ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