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7篇“ 人生悲剧“的相关文章
- 从叔本华理论透视电影《包法利夫人》中艾玛的人生悲剧
- 2024年
- 电影《包法利夫人》展示了主人公艾玛的人生悲剧。传统的人生悲剧成因分析大多聚焦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与人物自身因素。本文尝试运用叔本华理论,透视艾玛人生悲剧中虚荣悲剧、欲望悲剧和婚姻悲剧的成因及内容。虚荣悲剧指艾玛因自身的虚荣心被克里斯太、里昂和马奎斯等肇祸人利用而债台高筑、爱情扭曲。欲望悲剧指艾玛因曾随丈夫参加过一次贵族举办的舞会与狩猎这一偶然事件而引发她长期痛苦和抑郁。婚姻悲剧指艾玛与包法利性格不同、行为各异而导致家破人亡。本文由此呼吁当代人树立量入为出型消费观、理想与现实平衡的欲望观和情感与责任并重的婚姻观。
- 宋艳梅
- 关键词:婚姻悲剧
- 基于“重生讳死”观念解读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 2024年
- 关于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目前较常见的概括是“封建四权”“贞节观念”,但细读文本会发现,无论是鲁镇人因其“不祥”而将其视为异类排除在外,还是出于善意施以援手,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是儒家“重生讳死”的传统观念。这一观念支配了小说中所有人物的行为,同样促成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 简义霞
- 关键词:祥林嫂人生悲剧《祝福》
- 一个逐利者的人生悲剧——从文史融合视角研读《史记·李斯列传》
- 2024年
- 从李斯的志向与追求、李斯的投机与苟从、李斯的悲剧结局三部分分析李斯悲剧的教训,培养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吴德莲
- 高启惧仕心理与其人生悲剧的关系析论
- 2024年
- 高启因早年在张士诚据吴时期的一段出仕经历而形成了惧仕心理。这一心理决定了他对待出处的态度并最终选择回归田野。入明后,高启接受朱元璋征召,不久辞官不仕,与他的惧仕心理也有直接关系。高启为隐逸之士辩护的行为与朱元璋对待士人出处的态度存在明显的冲突,故受魏观案牵连而被处极刑。这一结果看似命运弄人,但如考虑到朱元璋当时对待不出仕士人的态度,则寓有必然性。高启被杀标志着一代士人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结束。
- 贾宗普贾宗普
- 关键词:高启
- 笑与哭之间的人生悲剧——《骆驼祥子》整本书导读课的实践与审视被引量:1
- 2024年
- 整本书导读课是联结学生自主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目标达成的重要桥梁。着眼于《骆驼祥子》整本书导读课教学,立足整部作品,勾连主要内容,通过披文入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任务驱动,感受人物命运浮沉;以写促读,发展学生语用能力;巧借对比,突破思维提升难点等环节,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悲剧内涵,在发展语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同时,帮助学生建构整本书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韩刘学
- 关键词:骆驼祥子导读课
- 萨特存在主义视角下《品质》中格斯勒兄弟的人生悲剧解读
- 2023年
- 高尔斯华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剧作家,与威尔斯、贝内特一同被誉为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三杰。《品质》是其著名短篇小说之一。这部作品虽篇幅短小但意义深远。其描述了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下,技术进步和行业垄断给传统手工业者所带来的生存危机。本文以萨特存在主义为视角,从世界的荒诞、自欺和自由选择三个方面对格斯勒兄弟的人生悲剧进行解读,剖析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如何导致格斯勒兄弟二人的悲惨结局。
- 王佳王艳文
-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人生悲剧
- 末世公子非纨绔,礼教大家真贵族——论贾琏的贵族修养与人生悲剧
- 2023年
- 贾琏虽然在《红楼梦》中与贾宝玉一同被尊为“二爷”,但学界对两者的评价大相径庭。贾琏一向被冠以“淫俗”之名,且在凤姐的光环下显得懦弱无能,俨然成为无才无德的纨绔子弟典型。不过纵观全书,贾琏作为贾府元春封妃与获罪抄家两个关键时期的重要人物,作为荣国公府爵位的继承人,其自身有着不可忽略的人格魅力与非凡才能。贵族教育奠定了他眼界的高度,贵族身份也成为束缚他人生的桎梏。本文从贾琏为夫、为子、为臣的角度,论述贾琏作为没落贵族公子的可爱、可悲与可叹之处。
- 霍彦珊
- 关键词:贾琏人生悲剧
- 社会束缚与个人追求——《爱玛》的人生悲剧解读
- 2023年
- 简·奥斯汀的小说《爱玛》以其深刻的社会分析和对人性的揭示而著称。主人公爱玛·伍德豪斯生活在19世纪英国的乡村社会,拥有优越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然而,她的内心渴望自主和真正的幸福,与社会期望形成了鲜明对比。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她的命运,探讨社会束缚如何影响个人追求,以及如何导致个人悲剧的发生。
- 高春燕
- “冷香丸”制服“热毒症”--论薛宝钗人生悲剧的象征性表现
- 2023年
- 《红楼梦》的很多描写是象征性的,多种象征结合在一起又会形成一种象征结构,即结构性的象征,从而使象征产生更阔大深邃的思想力量。曹雪芹在薛宝钗的形象塑造中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结构性的象征完整地表现宝钗从憧憬人生自由到服膺封建礼教的变化过程。“冷香丸”制服“热毒症”的原型性象征形成一种对应性结构。在这种对应结构中,那个用封建礼教压抑宝钗个人生命自由与爱情向往的“转变仪式”就如同用“冷香丸”制服“热毒症”。曹雪芹在宝钗、黛玉的两个截然不同的药方中隐喻现实社会:宝钗的“冷香丸”象征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而黛玉的不足之症和“人参养荣丸”则象征那个时代缺少人性关爱。薛宝钗恰恰是以压抑甚至完全牺牲自己的生命价值为代价来践行封建礼教,并以此成为封建社会的典范与楷模。
- 杨旸杨朴
- 关键词:薛宝钗林黛玉封建礼教
- 五龙人生悲剧的必然原因--其深刻的动物性
- 2022年
- 苏童的《米》是一部关于欲望与生存的小说。《米》从底层人物关于欲望、人性与动物性撕扯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近代革命史大背景下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米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五龙欲望的代号,一点点地诱发着五龙深刻的动物性,是导致其人生悲剧的必然原因。而五龙的动物性主要体现在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和以残酷的方式宣泄仇恨两个方面。五龙一步步被自己的欲望吞噬,以残暴的行径向城市复仇,向欲望奔去,与人性渐行渐远,沦为一个动物性的存在。
- 江智敏邱春安
- 关键词:《米》五龙欲望动物性
相关作者
- 文师华

- 作品数:69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书法 书法创作 辛弃疾 黄庭坚 启功
- 王衡

- 作品数:50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文学批评 欲望 地方戏 老腔 人性
- 陈立乾

- 作品数:47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英语教育专业 英语教育 课程体系 英语专业 新建本科院校
- 郭红欣

- 作品数:40被引量:15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环境法 法律 人生悲剧 城市灾害 《森林法》
- 黄德志

- 作品数:93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梅雨之夕》 施蛰存小说 《石秀》 《春阳》 巴尔加斯·略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