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8篇“ 人端粒保护蛋白“的相关文章
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 E6与端粒保护蛋白1的检测及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 E6蛋白及...
底姣阳
关键词:宫颈鳞癌
端粒保护蛋白1的结构与功能被引量:1
2013年
端粒DNA由富含G的短片段重复序列(TTAGGG)串联组成,包括双链和3’端突出的单链两部分,不能编码蛋白质[1-2]。通常认为端粒酶是调控端粒DNA长度最重要的因素,端粒酶活性的降低将导致端粒长度的下降,细胞分裂停滞。端粒酶活性通常由其催化亚单位(端粒酶逆转录酶)所决定[3-4],但奇怪的是,端粒双链DNA结合蛋白TRFl与TRF2,也能调控端粒酶活性,但它们并无直接联系。最近的研究显示端粒保护蛋白1(hPOTl)能将TRFl一TRF2复合物携带的端粒长度信息传递到端粒DNA的末端与端粒酶,从而维持端粒DNA长度的稳定[5]。本文就端粒结构、hPOTl的基因结构、hPOTl的理化性质以及hPOTl的功能做一综述。
黄璐胡丽华李一荣
关键词:端粒
端粒保护蛋白1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2013年
目的探讨端粒保护蛋白1(hPOTl)的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内科住院患者79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分为冠心病组(n=49)和对照组(n=30),分离外周血白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hPOTlmRNA表达水平,研究对象均测定身高、体质量、血压等指标,检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结果冠心病组llPOTl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P〈0.05);hPOTImRNA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高血糖(r=-0.264,P〈0.05)、高胆固醇(r=-0.213,P〈0.05)及高血压(r=-0.331,P〈0.01)分别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OTl为冠心病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87l,95%C1=0.852—0.900,P〈0.05)。结论hPOTl表达水平减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及其易患因素密切相关。
刘艳君巩会平杜贻萌王欣董兆强鹿庆华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患因素
端粒保护蛋白I(hPOT1)表达水平减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相关
研究目的目前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多种学说,其中端粒学说是近几年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但关于端粒保护蛋白1(hPOTl)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关系的研究国内外仍未见报道。hPOTl是唯一能够与端粒...
刘艳君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患因素
文献传递
端粒保护蛋白1(hPOT1)表达水平减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相关
研究目的:   目前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多种学说,其中端粒学说是近几年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但关于端粒保护蛋白1(hPOT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关系的研究国内外仍未见报道。hPOT1是唯一...
刘艳君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织
文献传递
端粒保护蛋白
2009年
宁晓燕房殿春
关键词:人端粒保护蛋白串联重复序列DNA序列蛋白质组成脊椎动物DNA链
端粒保护蛋白POT1和TRF2在喉癌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端粒保护蛋白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1,POT1)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2,TRF2)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及声带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例喉癌、19例声带息肉中POT1和TRF2的表达水平。结果POT1和TRF2在喉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00%和70.00%,在声带息肉中未见POT1和TRF2的表达。POT1在低分化喉癌中的表达高于POT1在高及中分化喉癌中的表达(P<0.05),POT1的表达水平在喉癌的不同发生部位、T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率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F2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发生部位、组织病理、T分级、淋巴结转移率和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喉癌中POT1的表达与TRF2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OT1和TRF2在喉癌中高表达,两者在喉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OT1在喉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左晶晶陶泽璋肖伯奎邓玉琴
关键词:喉肿瘤鳞状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
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hPOT1)IVS13—98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2月至2006年7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武威市民医院、武威市凉州区医院16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56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行基因型分析,比较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采用矿检验比较胃癌组和对照组hPOT1IVS13—98G/T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用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是否具有群体代表性。相对危险度和95%CI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结果胃癌组hPOT1IVS13—98G/T位点GG、GT、TT型的频率分别为21.4%、41.7%、36.9%,G、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42.3%、57.7%;对照组GG、GT、TT型的频率分别为24.4%、51.9%、23.7%,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9.7%和50.3%。两组G、T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8,P〉0.05)。以TT型作为参照基因型,GT和GG两种基因型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439(95%CI:0.251—0.767,P〈0.05)、0.514(95%凹:0.264—0.999,P=0.05)。hPOT1IVS13—98G/T位点各基因型与性别、吸烟及肿瘤家族史对胃癌发病没有影响。结论hPOT1IVS13—98G/T位点的GT和GG型可能与胃癌的易感性降低有关,hPOT1IVS13—98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为胃癌的保护因素。
万顺梅房殿春樊平葛勤利杜坤庭杨伟捷
关键词:胃肿瘤单核苷酸多态性
端粒保护蛋白(hPOT)的研究进展
2007年
2001年,Baumann等发现并鉴定出端粒保护蛋白(humanprotection of telomeres,hPOT1),它是至今发现的唯一能与端粒单链DNA结合的蛋白质。hPOTl最重要的功能是对端粒有直接而重要的保护作用。hPOTl能直接与端粒DNA富G单链结合,似“帽子”戴在染色体两端,防止端粒DNA序列丢失、降解、重组,们形象地称hPOT1为“端粒保镖”。hPOT1与其他重要的端粒结合蛋白端粒酶等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端粒长度调节。其表达水平下降所引起的端粒功能异常以及染色体畸变,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朱少金杨小龙
关键词:人端粒保护蛋白端粒结合蛋白DNA结合端粒DNADNA序列端粒长度
端粒保护蛋白(hPOT1)的研究进展
2007年
2001年,Baumann等发现并鉴定出端粒保护蛋白(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hPOT1),它是至今发现的唯一能与端粒单链DNA结合的蛋白质。hPOT1最重要的功能是对端粒有直接而重要的保护作用。hPOT1能直接与端粒DNA富G单链结合,似“帽子”戴在染色体两端,防止端粒DNA序列丢失、降解、重组,们形象地称hPOT1为“端粒保镖”。
朱少金杨小龙
关键词:人端粒保护蛋白DNA结合端粒DNADNA序列染色体

相关作者

房殿春
作品数:916被引量:4,107H指数:2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幽门螺杆菌 BARRETT食管 端粒酶
帖君
作品数:29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HPOT1 人端粒保护蛋白 胃癌细胞 胃癌 端粒
黄迪南
作品数:125被引量:786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一氧化氮 HELA细胞 超氧化物歧化酶 HELA细胞凋亡 端粒酶
宁晓燕
作品数:16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HPOT1 RNA干扰 胃癌细胞 人端粒保护蛋白 BGC823细胞
侯敢
作品数:134被引量:732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一氧化氮 翡翠贻贝 HELA细胞 生物化学 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