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篇“ 人类聚居环境“的相关文章
区域绿地规划研究——构筑绿色人类聚居环境被引量:15
2011年
区域绿地保护和控制发展是解决当今气候环境问题、构筑绿色人类聚居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区域绿地规划核心内容的总体架构,原则性的提出区域绿地的研究在构成要素体系、规划制定以及规划的实施管理3个方面发展存在问题与发展框架。目的是建立区域绿地规划宏观性的总体研究框架,以期带来中国区域绿地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展开科学方法的探讨。
姜允芳石铁矛赵淑红
关键词:区域绿地聚居环境适应气候地理信息技术
浅析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精神原动力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对东西方传统自然观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宗教、哲学、文化、心理等精神层面的潜在需求对人居环境建设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并对东西方不同文化精神对人居环境产生的作用方式进行比较,以此为依据推导出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价值取向的判断以及发展趋势。
陈姗姗
关键词:人类聚居原动力自然观
浅谈人类聚居环境被引量:2
2009年
人类关于生存空间的活动包括居住和聚集两大类型,居住与建筑对应,聚集则与环境场所相关。以新的角度审视当代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种种问题,寻求有效的手段,确立崭新的建设观念,从而创造良好的聚居环境,这是我们今天对人类聚居环境进行研究与实践的最终目标。
温炎涛
关键词:居住
人类聚居环境学对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启示被引量:3
2007年
人类聚居环境学的研究方法从若干方面对目前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分析规划设计及建设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人类聚居环境学为指导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
高向鹏
关键词:居住区以人为本生态社区
对开发整治城市野郊性公园的研究——以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指导规划实践
2007年
在独立完成广州市城郊黄埔区瓦壶岗公园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到这一任务的完成,除了需要包括园林景观,城市规化,生态环保,地理环境,乃至地貌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汇合,和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之外,更需要一个明确的理论指导。瓦壶岗公园项目的规划实践证明:以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为指导的城郊景观生态整治的理念,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凌蕾
关键词:城市整治
论建筑材料对人类聚居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针对当前人类建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论述了建筑材料对人类聚居环境的影响问题,指明建筑材料与人类聚居环境的辩证关系,以求进一步明确:建筑材料发展的趋向是在建立科学的人类聚居环境观的基础上,研制高生态意义(保护环境)、高文化特色(人文内涵)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田超然
关键词:人类聚居环境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
“山水城市”与人类聚居环境被引量:2
2003年
1城市发展的模式 在21世纪,中国的城市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迅速扩大,这意味着将有数以亿计的人口进入城市,我国各类城市的建设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其建设质量也将达到更高的水平。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不光是城市数量的增加,还应不断改善城市聚居环境的质量。
陶亮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化生态环境
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为指导的城郊景观生态整治规划探析——以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生态整治规划为例被引量:26
2003年
在当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许多城郊地区普遍面临着环境恶化、管理发展混乱、景观衰退等问题,作为城市人类聚居环境背景与核心相互交接的过渡地带,这些地区担负着诸如城市绿色隔离空间、城市的门户、城市未来发展用地等功能,其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文章以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为指导,以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生态整治规划为例,探析了城市郊区景观生态整治的方法及其实践运用。
刘滨谊吴珂温全平
人类聚居环境剖析——聚居社区元素演化研究被引量:22
1999年
基于人类聚居环境概念,提出聚居社区的拓扑元素。通过实例调查、元素量化,揭示聚居社区的演变规律及发展规模。
刘滨谊毛巧丽
关键词:人类聚居聚居社区聚居环境
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绿色建筑
1999年
李保峰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节能环境人类聚居环境

相关作者

刘滨谊
作品数:373被引量:6,387H指数:4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小气候 规划设计 景观 景观规划设计
陈烨
作品数:11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STUDIO 动态化 视觉体验 风景园林学科 教学模式
于亚琴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城市 古建筑 环境质量 空间环境 历史性
冀媛媛
作品数:38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农学院
研究主题:景观 风景园林 低碳景观 居住区 碳源
柴宗刚
作品数:32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生活圈 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规划 城市 滨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