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4篇“ 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的相关文章
- 壳聚糖/羟基磷灰石/人类重组{2}-2复合骨诱导膜的制备及生物安全性检测
- 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种植义齿以其咀嚼效率恢复高,舒适度高等优点逐渐成为口腔修复治疗的首要选则。但是由于牙周病,缺牙时间太久等因素导致的牙槽骨吸收成为限制种植义齿推广的主要因素。未解...
- 蒋世杰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壳聚糖BMP-2生物安全性
- 文献传递
- 人重组{2}-7对高糖诱导的肾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重组{2}-7(rhBMP-7)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成分Ⅳ型胶原(ColⅣ)和纤维黏连蛋白(FN)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DMEM培养基含1 000 mg/L葡萄糖)、高糖组(DMEM培养基含4 500 mg/L葡萄糖)、rhBMP-7低剂量组(DMEM培养基含4 500 mg/L葡萄糖+50 nmol/L rhBMP-7)、rhBMP-7高剂量组(DMEM培养基含4 500 mg/L葡萄糖+100 nmol/L rhBMP-7)。RT-PCR技术检测TGF-β1和CTGF基因表达水平,ELISA技术检测上清液中TGFβ1、ColⅣ、FN含量。结果 高糖组系膜细胞TGF-β1和CTGF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GF-β1、ColⅣ和FN分泌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组比较,rhBMP-7不同剂量(50、100 ng/m l)TGF-β1和CTGFmRNA表达明显降低,培养上清中TGF-β1、ColⅣ及FN分泌量亦明显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RhBMP-7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CTGF基因表达和ECM的分泌可能起到抗纤维化作用。
- 杜月光万海同李芳芳
- 关键词:RHBMP-7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成牙骨质细胞对人{2}骨形成蛋白-2应答反应的初步研究
-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副效应之一,其形成是由于牙根的吸收与修复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所致。当正畸相关的牙根吸收出现后,若解除矫治力,牙根吸收可很快停止,并在牙根表面有新的牙骨质沉积和新的牙周附着的形成。尽管这种修复活动可...
- 黄兰
- 关键词:牙根吸收成牙骨质细胞骨形成蛋白2核心结合因子Α1骨钙素正畸治疗
- 文献传递
- 人重组{2}-4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人重组{2}-4(rhBMP-4)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第一前磨牙,刮取根中1/3牙周组织作为标本,采用牙周膜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培养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将浓度为5,10,20,40ng/ml的rhBMP-4与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5d,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第1,3,5天,5—20ng/ml的rhBMP-4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rhBMP-4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有促进作用。
- 兰泽栋万贤凤缪耀强闫福华
- 关键词: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
- 非血管化骨-人{2}骨形成蛋白-2复合种植体同期移植的超微结构观察(英文)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对于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同期植入种植体,目前仍有争议。近年的研究表明:非血管化自体骨植入后,早期即可有新骨形成。本研究旨在探讨非血管化自体骨-种植体同期植入后种植体的愈合过程,并观察骨形成蛋白对与非血管化骨同期植入的种植体愈合过程的促进作用。方法:健康犬12只,随机分为2组。在犬双侧下颌角区各截取3cm×4cm骨段,实验组骨段内植入含有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的种植体,对照组植入普通纯钛种植体。植入种植体后,将骨块及种植体植回对侧下颌角,并以不锈钢丝固定。术后2、4、6、8及12周各处死2只动物,标本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在术后2周即可见明显的新骨形成,术后6~8周,已基本形成骨性结合;术后12周时,可见较为成熟的骨融合。而对照组骨融合在术后6~8周方开始形成,术后12周时仍未完成。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骨融合的时间较对照组至少可提前4周。结论:骨形成蛋白的骨诱导活性可以促使种植体在植入后早期与非血管化骨形成骨融合,从而为提高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成功率提供了新的途径。
- 李唐新郑林卿王大章陈刚
- 关键词:种植体骨形成蛋白扫描电子显微镜
- 人重组{2}-2诱导NIH3T3细胞向成骨细胞表型转化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人重组{2}-2(rhBMP-2)对NIH3T3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培养NIH3T3细胞,加入外源性rhBMP-2,用生长曲线、噻唑蓝(MTT)比色、流式细胞仪(FCM)分析、BrdU检测观察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IP)活性和骨钙素(OC)含量观察细胞是否有成骨趋向。结果 加药组细胞的增殖活性下降、DNA合成变慢,ALP活性和OC含量均增高。结论 rhBMP-2使NIH3T3细胞增殖活性变弱,表现成骨细胞表型。
- 王军琳刘源金岩王新文李媛
- 关键词: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成骨细胞表型转化DNA合成
- 高压氧对人重组{2}-2诱导骨形成的影响
- 1.1目的:人重组{2}-2是临床骨缺损修复重建外科中比较理想的生物材料之一,是一种具有高效骨诱导能力的蛋白质,可以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促使骨生成,这种材料可在不期望成骨的区域成骨.高压氧(HBO)...
- 李善昌
- 关键词:高压氧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骨形成
- 文献传递
- 体外评价抗生素对人重组{2}-2诱骨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研究抗生素对骨形成蛋白诱骨活性的影响。方法以{2}骨髓成骨细胞为作用细胞,选用合适剂量的{2}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m)为作用底物,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替硝唑(Tinidazole,TNZ)、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M),以及二者的混合物进行体外培养,96h后观察细胞生长情况,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并检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结果(1)高剂量(≥1000μg/ml)的克拉霉素对{2}骨髓成骨细胞的增殖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而高剂量的替硝唑则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较多的细胞漂浮,裂解为碎片;联合用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替硝唑剂量成正比。(2)药物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同细胞的增殖程度成正相关,剂量小于1000μg/ml时对酶活性无影响。结论局部应用克拉霉素和替硝唑应选用小于1000μg/ml的药物浓度为宜;两抗生素对BMP的诱骨活性并不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是由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间接影响了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 卢丙仑冯志华刘宝林汤苏阳
- 关键词:体外评价抗生素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
- 人重组{2}-2对骨髓成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探讨人重组{2}-2(rhBMP-2)对人骨髓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以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以改良方法培养的骨髓成骨细胞为作用底物,加入梯度浓度的rhBMP-2溶液,应用MTT法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和ALP活性的影响。结果rhBMP-2浓度低于1μg/ml时对人骨髓成骨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高于此浓度时对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无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从0.1~10μg/ml,ALP与rhBMP-2具有剂量依赖性促进关系,rhBMP-2浓度为10μg/ml时,其ALP活性是对照组的4倍,在高于10μg/ml时ALP活性并没有进一步显著提高。结论rhBMP-2对骨髓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其最佳效应浓度为10μg/ml。
- 卢丙仑冯志华刘宝林洪咏龙汤苏阳
-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
- 重组骨形成蛋白-2与珊瑚{2}工骨复合物应用于拔牙窝修复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重组骨形成蛋白 - 2 (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rhBMP - 2 ) /珊瑚{2}工骨复合物 (复合骨 )与珊瑚{2}工骨 (珊瑚骨 )在拔牙窝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12只成年狗作为实验动物 ,拔除两侧上颌第 2及第 3切牙 ,并去除牙槽窝之间的牙槽间隔 ,一侧随即植入复合骨 ,对侧植入珊瑚骨作为对照。并于植骨后 4、8、12周取材 ,采用组织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 ,观察比较两种植入材料在拔牙窝内的骨修复能力及修复效果。结果 :复合骨具有较强的骨修复作用 ,植入牙槽窝后 ,材料被逐渐降解吸收 ,新骨不断形成 ,12周后 ,植入材料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 ;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复合骨组新生骨形成的比值明显高于珊瑚骨组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复合骨在拔牙窝中的骨修复能力和修复效果明显优于珊瑚骨。
- 孔卫东林巍李小兰邓国珍沈丽佳
-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2珊瑚人工骨拔牙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