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6篇“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文章
-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现状及对策被引量:2
- 2022年
- 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加之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活动日益增多,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原体导致新发、再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我国生物安全、公共安全遭到威胁。本文以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该保护地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现状,分析在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山晓潼安红旗
- 关键词: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伏牛山自然保护区
-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鸡油菌及其组织分离培养被引量:2
- 2019年
- 简述了以往对伏牛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调查结果,以及本区优势野生食用菌鸡油菌的营养、药用价值;总结对野生鸡油菌初步组织分离培养结果,并提出进一步人工驯化建议。
- 马瑜李梦春李文治申坚定杨显金崔卫勇杜如学徐书音
-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不同干扰梯度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及功能多样性
- 各种生态和进化过程在维持森林高等植物群落多样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群落系统发育结构的研究能够有效地反映各种生态过程对群落组成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急剧增加,森林被大量被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群落物种的共存...
- 李培坤
- 关键词:功能性状
- 文献传递
- 河南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生态分布调查初报被引量:3
- 2017年
- 为了掌握河南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分布现状,分析大型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地理分布生态成因,采用踏查法和样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调查并详细记录大型真菌生长的时间、地点、数量、经纬度、海拔高度和植被类型等相关数据。结果表明,河南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259种,隶属于2门6纲12目40科,其中,担子菌239种,子囊菌20种;在河南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地形、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开发利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大型真菌的分布现状。
- 高立献杜敏华李景照柴春月贾赛王光明
- 关键词:大型真菌种质资源调查生态分布
-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光合特性被引量:11
- 2016年
- 植物功能群(PFG)把一系列植物归为一个功能团体,可以作为植被随环境动态变化的基本单元,简化相关研究。植物功能群内不同物种的生理特性差异是功能群存在的基础,也影响着功能群整体的功能。采用种间联结法并结合优势种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将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各层优势种划分为4组植物功能群,研究每组植物功能群内不同物种的光合特性。对光合-光响应、最大净光合速率(Pn)、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光饱合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植物功能群内不同物种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的变异系数最高分别达70.47%和74.29%,功能性状存在着显著的互补性,这是物种能长期共存的主要原因。乔木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7—8μmol CO_2m^(-2)s^(-1)之间,对高光强的适应能力较高。同一功能群内各层植物光饱合点在1200—1500μmol m^(-2)s^(-1)之间,差别不大。林下灌木、草本植物对弱光的利用效率较乔木高。同一功能群内物种功能性状的差异及不同植物功能群间整体性状的差异,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
- 范玉龙刘慧敏胡楠丁圣彦
- 关键词:光合特性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
- 河南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的多样性初步调查被引量:10
- 2016年
- 通过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对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质资源的调查,共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1 800余份,已鉴定出259种,内有担子菌239种、子囊菌20种,隶属2个亚门、6纲、12目、40科。其中食用菌132种、药用菌82种、外生菌根菌27种、有毒真菌44种、木腐菌56种。其中,隶属盘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的黑马鞍菌,隶属盘菌纲、柔膜菌目、锤舌菌科的橘色小双孢盘菌和隶属层菌纲、非褶菌目、鸡油菌科的灰褐鸡油菌为河南省首次发现报道的新菌种。
- 杜敏华高立献李景照柴春月贾赛王光明
- 关键词: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质资源调查
-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优势种种群动态被引量:9
- 2015年
-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部森林样带中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结合点,具有南北气候过渡带的典型特征,植被保护良好,优势种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短柄枹(Quercus glandulifera)、锐齿栎(Quercus acutidentata)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控制着山体的外貌和结构。各优势种种群多呈现为稳定型,中龄个体较多,幼、老龄个体较少,天然更新良好,种群维持着一定的后续资源;在高海拔地段,优势种种群表现为中老龄个体较多,幼龄个体较少,种群处于稳定阶段;在低海拔地段,优势种种群表现为中、幼龄个体较多,老龄个体较少,种群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 范玉龙胡楠丁圣彦卢训令
- 关键词: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优势种径级结构种群动态
-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生长阶段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被引量:2
- 2015年
- 光合作用是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础,植物光合特性决定了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高低。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光合特性既对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有重要影响,也是种群更新发育的主要驱动因子。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到南暖温带交错地带,保存着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作为低海拔区域的主要优势种,更新良好,分层明显。采用Li-6400光合仪和荧光仪等对不同生长阶段栓皮栎植株(乔木、灌木与幼苗)进行野外光合测定,并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1)与栓皮栎乔木和灌木相比,栓皮栎幼苗的表观量子效率最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暗呼吸速率最低,光补偿点最低;(2)与栓皮栎灌木和幼苗相比,栓皮栎乔木对高光的适应能力最强,叶绿素含量最低,栓皮栎的"光合午休"现象并不存在,各层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主要受光强控制;(3)栓皮栎乔木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最高,幼苗最低;(4)栓皮栎乔木、灌木和幼苗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表现为上午高于下午,栓皮栎灌木和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上午高于下午,而栓皮栎乔木水分利用效率则表现为下午高于上午。不同生长阶段栓皮栎植株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这种差异化使它们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栓皮栎各层长势良好,更新力强,具有正向演替的内在驱动力。
- 范玉龙胡楠丁圣彦卢训令
- 关键词:栓皮栎光合特性不同生长阶段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
-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冠层结构对林下植被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8
- 2013年
- 在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典型地段设立样方,测定了森林生态系统内几种典型群落类型的冠层结构、光环境特征,调查了林下植被的特征,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各群落的冠层结构和光环境有一定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部分群落间的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各群落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草本层,而优势度正相反;线性拟合的结果表明,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与冠下光合量子通量密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优势度与冠下光合量子通量密度间呈显著正相关,灌木层各参数与冠层结构特征间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表明,冠层结构的变化对草本层(包括更新幼苗)的影响显著高于灌木层。林隙/林窗或林中空地的出现可能对草本物种或其他阳性及先锋物种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优势种幼苗的萌发和定植产生负效应。推测在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林下光照强度可能不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优势种种子的扩散、萌发和定植限制可能更重要。
- 卢训令丁圣彦游莉张恒月
- 关键词:冠层结构光环境物种多样性伏牛山自然保护区
-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文章介绍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点,从保护区的典型性、稀有性、脆弱性、面积适宜性、自然性等方面对保护区的保护对象进行了评价。探讨了该区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尤其是该区特有的植物种类。该保护区地理位置重要,极具特殊性,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 张俊伟李烽
- 关键词:生态评价生物多样性
相关作者
- 丁圣彦

- 作品数:251被引量:3,779H指数:37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农业景观 生态系统服务 常绿阔叶林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 黄河中下游
- 胡楠

- 作品数:60被引量:56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阳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伏牛山自然保护区 植物功能群 优势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 范玉龙

- 作品数:36被引量:35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阳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伏牛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服务 植物功能群 优势种 森林生态系统
- 卢训令

- 作品数:53被引量:801H指数:18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物种多样性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 农业景观 黄河中下游 优势种
- 廖秉华

- 作品数:38被引量:167H指数:8
- 供职机构:平顶山学院
- 研究主题:伏牛山自然保护区 植物功能群 超疏水 滤膜 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