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0篇“ 传统计划经济“的相关文章
中国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被引量:2
2022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凋零,百业待兴,为恢复发展经济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于1953年开始实施以统购统销政策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所需。但后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传统计划经济模式越来越僵化,经济发展缓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分析国内外局势后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并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由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认知,并在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经济向前发展。
高倩
关键词: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引量:4
2019年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实践基础。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五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制度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高到新的阶段,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发展和创新。
顾钰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历史视野中的传统计划经济
2012年
从生产力和人的发展两个根本标准来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不是一个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经济体制。但在历史视野中,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环节,是作为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直接对立面登上历史舞台的。如果我们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作为正题,那计划经济就是它的反题,当今时代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便是两者的合题。
汪强
关键词:计划经济生产力
1949—2008年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演变与转变的内生逻辑被引量:22
2009年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内生的,这种内生性决定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是不断强化和固化的,在这种强化和固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这种"中国特色"又决定了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决定了改革必然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基本取向,决定了改革必然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模式。
赵凌云
关键词:新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内生逻辑
传统计划经济的主体地位到现代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开放30年的主线分析
<正>从1978年底开始到2008年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回顾总结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不能停留在对其历程事实的简单描述上,而是应当站在国际上国资国企改革开放趋势上,透过其历程现象,揭示出...
傅尔基
文献传递
从两次大规模分权角度来重新认识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被引量:4
2008年
针对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中央高度集权体制的弊病,中共领导试图通过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大规模分权来构造一种全新的体制,发挥地方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信息优势和释放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潜能。但这种在传统计划体制框架下运用过去具体管理方式的做法,必然因只关注到我们以往在经济管理上取得成功的外在分权形式,忽略了这种分权赖以成功的基本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从而一开始就注定这种单纯靠"移植"具体管理方法的中央与地方分权体制存在着换汤不换药的重大缺陷。
安洪任志江
关键词: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和形成路径新探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时期从事经济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方法以及解放初期的市场大波动的分析,探讨了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和形成的路径,认为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中国历史的产物,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而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照搬苏联论"是不科学的。
叶秀娟
中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研究
作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和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和差异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
张建勤著
关键词:经济体制计划经济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战略、资源配置与抑制型通货膨胀
2004年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合理价格体系的形成会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计算上的困难,即无法准确计算成千上万种产品的社会成本,尤其是当某种资源(原材料、设备、动力、消费品等)的紧张程度或者说稀缺程度与成本无关时;另一个是价格体系必须为计划目标--国家战略服务,当国家意志代替经济规律形成特定资源流向时,就强制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价格体系.
宋鹤峰
关键词:计划经济
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被引量:5
2000年
建国初期,受到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制约,新中国确定了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主要特征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为了保证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必须运用政权力量作特定的制度安排,从而衍生出传统经济体制的内在结构,即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型纵向筹资机制、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机制、缺乏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这种以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经济体制,曾在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中起过重要的推进作用,因而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当其历史使命终结时。
陈少晖
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

相关作者

赵凌云
作品数:203被引量:66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中国经济 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史
王东
作品数:451被引量:1,862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
研究主题:哲学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资本论》 RFID
姜月忠
作品数:73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地区 不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 二元经济 市场经济过渡
邓崇清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学院
研究主题:现代市场经济 动力机制 学风建设 高校 教师评价
王发兴
作品数:37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工商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分析 红色旅游产品 经济全球化 区位优势 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