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篇“ 传统货币“的相关文章
- 字货币对传统货币金融体系的效应影响机制
- 2024年
- 数字货币概念及特征数字货币即货币数字化,是在现代网络科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用于真实商品交易,或者其他用途的货币形态。数字货币出现之初,与传统货币、银行账户关联十分紧密,网络交易过程必须以实际账户为纽带才能实现。这种模式从本质上讲,仍旧处于传统货币构建的金融体系范畴之中,不会产生外部影响,所以探讨研究时可以忽略不计。
- 李卓然
- 关键词:货币形态货币金融体系网络科技交易过程
- 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和传统货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数字货币的迅速崛起,传统货币和金融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数字货币作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货币形式,具备分散化、匿名性、便捷性等特点,正在对传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体系构成冲击,同时也对传统金融体系的运行方式和监管机制带来重大影响。深入研究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货币金融领域的变革和未来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 肖凯
- 关键词:数字货币传统货币金融体系
- 非传统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稳定——抵押品渠道的传导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本文基于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和流动性负反馈循环理论,利用中国人民银行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这一准自然实验,以及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日度数据,通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ARIMAX模型,探讨以抵押品为基础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缓解债券市场风险,阻止下跌趋势蔓延方面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本文发现,一方面,扩容政策能显著降低债券收益率,提振债券市场整体流动性和活跃度,进而遏制了负反馈机制下的“损失螺旋”;另一方面,扩容政策的实施也促进了宏观流动性向下传导,优化了债券市场流动性的总量和结构,进而遏制了负反馈机制下的“保证金螺旋”蔓延。这一结论解释了“中国化”制度背景下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稳定金融市场的内涵逻辑,增添了金融市场渠道传导的实证证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也带来一些启示:作为市场最后的流动性提供者,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充分利用以抵押品为基础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在缓解特定局部风险时的准确和高效特点,通过灵活调整质押率更好地稳定市场。
- 类承曜白剑秋李戎
- 关键词:抵押品非传统货币政策
- 对日本非传统货币政策的思考 ——以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为中心
- 本文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日本央行2016年起实施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23年11月的数据,包括长期利率、基础货币、股价、汇率、物价...
- 薛煦尧
- 关键词:非传统货币政策SVAR模型
- 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影响研究——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研究
- 2023年
- 在经济环境变革的新形势下,不同类型的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会对民间借贷利率产生多元化影响,同时也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重要动力。本文选取2016年1月到2022年7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TVP-SV-VAR模型对比分析创新型和传统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民间借贷利率的静态和动态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货币政策工具对民间借贷利率产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相比于传统型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影响更“温和”和“时效”,说明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具有更精细的调控能力。不同种类的货币政策工具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影响存在时变效应。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在中长期都有较大影响,但中短期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对民间利率产生的影响较大,同时不同创新型货币政策的中短期影响也存在明显差异。
- 余向前王永翔傅佳
-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民间借贷利率VAR模型
- 基于SVR-GARCH的货币波动率预测研究——以加密货币和传统货币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货币价格波动率的建模和预测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企业层面重要的研究内容。文章使用加密货币和传统货币的分频汇率数据构建SVR-GARCH模型,为波动率的预测引入非线性交互,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此外,进一步构建了DCC-SVR-GARCH模型探讨加密货币与传统货币之间的关联性。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在预测方面,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显著增强了模型预测性能,SVR-GARCH模型在低频和高频数据上均有稳健的预测表现。其次,加密货币波动率的特征较传统货币更为明显,两者间具有某种同步性,并进一步验证了其存在。最后,两者波动率的关联性表现为:在高不确定性时期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具有明显的事件驱动性;在低不确定性时期往往是负相关关系。
- 刘晨旸
- 关键词:GARCH波动率
- 货币政策的就业效应——从传统货币政策到“就业保障”型货币政策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研究了货币政策的就业效应。构建模型分析了传统货币政策渠道对就业的效应,以及新的以“稳就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就业效应,最后考察了货币政策的可能方向——“以工代赈”式结构化政策的就业效应。发现:传统以及“稳就业”政策下就业效应是不足的;当采用结构性政策聚焦在“以工代赈”式就业保障时,能够保证就业维持在较高水平。由此本文提出,为实现就业目标,应适度由传统货币政策向“就业保障”型货币政策转型。
- 万阿俊李旭东王潇
- 关键词:货币政策就业效应就业保障以工代赈
- 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研究
- 2022年
- 以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研究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将其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将中期借贷便利(MLF)、法定准备金率(SSR)、公开市场操作(OMO)三种货币政策工具分别嵌入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传统融资约束模型(FHP模型),收集民营企业2014—2019年的数据,对比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部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无法缓解上市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而中期借贷便利作为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是对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重要补充。
- 胡国晖龚雪
-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约束
- 新型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影响研究
- 信贷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由于金融市场尚不完善,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把银行借款作为融资的最重要方式。在这两种企业类型中,由于民营企业普遍以小微企业居多、面对外来市场和政策冲击时抵抗力弱,其主要的融资渠道就...
- 晁臻
-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VAR模型SVAR模型民营企业
- 传统货币理论面临的挑战与中国货币政策选择
- 2021年
- 传统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数量过多会加速经济增长并导致通货膨胀。但该理论在美国正面临严峻挑战。而在中国,基础货币向广义货币的传导仍然顺畅,各口径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依旧紧密。也正因如此,准备金率依旧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综合诸多因素并从跨周期政策设计的角度考虑,文章认为年内可继续降准。
- 高占军刘菲
- 关键词:货币数量广义货币准备金率货币政策选择中国货币政策
相关作者
- 戴金平

- 作品数:119被引量:1,257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政策 对外直接投资 人民币 金融危机
- 王建

- 作品数:225被引量:14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宏观经济学会
-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宏观调控 经济增长率 城市化 经济增长
- 靳玉英

- 作品数:63被引量:46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金融危机 企业 汇率制度 通货膨胀 产业补贴
- 张靖佳

- 作品数:30被引量:440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政府注资 量化宽松政策 银行政策 企业 内生性
- 曾智

- 作品数:12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负利率 风险管理 金融稳定 非传统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