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篇“ 伤寒爆发“的相关文章
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调查分析及处理
2018年
目的:对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办法,为疾控中心日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菌调查法对爆发疫情的流行原因、流行特征进行调查,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结果:该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中共发现病例15例,所有病例均在同一社区内被发现,包括9例男性患者和6例女性患者,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20~30岁的年龄区间内。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畏寒等。结论:疾控中心发现甲型副伤寒病例后要立即处置,予以高度重视,做好日常宣传和预防工作,以提升民众的卫生保健意识。
公利杰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
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理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探讨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原因,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爆发疫情的流行原因、特征、控制措施等。结果本次疫情确诊13例甲型副伤寒病例,集中分布在某一社区范围内;其中男8例,女5例;20-30岁年龄组多发;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畏寒、头痛等;菌株PFGE图谱完全一致。结论高度重视、及时处置;加强肠道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早期发现;引导流动摊贩规范经营;广泛宣传、提高民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加强传染病防控措施督导及应急队伍的人员建设。
舒进安王红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
2005-2014年新疆伤寒爆发疫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了解新疆各地州(市)、县伤寒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加强对爆发疫情的现场调查控制能力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新疆各区2005-2014年伤寒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新疆各地州(市)、县共报告6起伤寒爆发疫情,涉及病例763例,爆发时间主要集中在8-9月(75.75%),以学校和农村为主,爆发地点主要集中在喀什地区(83.33%),病例多为10~19岁(52.56%)年龄组。结论 预防控制伤寒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学生、农民等重点人群的主动监测,提高确诊率,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为制定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参考。
张建李军
关键词:伤寒
一起鼠型斑疹伤寒爆发疫情中患者血清恙虫病抗体检测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筛查一起鼠型斑疹伤寒爆发疫情患者血清中恙虫病抗体。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0份爆发疫情病人血清进行鼠型斑疹伤寒和恙虫病IgG抗体检测。结果 20例患者中,鼠型斑疹伤寒抗体阳性13例,阳性率65%;恙虫病抗体阳性2例(同时鼠型斑疹伤寒抗体阳性),阳性率10%。结论该起鼠型斑疹伤寒爆发疫情患者中存在恙虫病感染,临床上应加强对鼠型斑疹伤寒与恙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亚红祥张海林
关键词:恙虫病鼠型斑疹伤寒IGG抗体
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中病例的耐药特征和治疗效果评估
2009年
目的描述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中病例的耐药特征和评估治疗效果。方法对爆发疫情中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计算从确诊病例治疗到体温正常所需的时间,以及通过粪检检查病例在完成治疗1周后是否继续排菌。结果所分离培养出的48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有47株对萘啶酮酸耐药。48例确诊病例从治疗到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所需的时间为4.8d。所有确诊病人体温恢复正常1周后进行初次粪检仍有10%的病例继续排菌。消除病例带菌状态,从治疗时间算起,最长需要治疗60d。结论彻底消除甲型副伤寒带菌状况比较困难,需进一步研究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杨进全文郎王鸣柳张杰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药敏试验
一起丙型副伤寒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2005年4月4-6日,驻武汉某部发生一起集体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接上级机关疫情通知后医务人员即赴现场调查、采样、分析,制定防治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调查显示,共发病43人,经大便培养提示为丙型副伤寒爆发流行。现将其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周全胜徐礼通施安娜
关键词:丙型副伤寒
伤寒Vi多糖菌苗接种率与甲型副伤寒爆发的生态学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伤寒Vi多糖菌苗接种率与甲型副伤寒爆发的关系。方法将广西1995-2004年间甲型副伤寒爆发伤寒Vi多糖疫苗使用情况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将甲型副伤寒爆发次数和伤寒Vi多糖疫苗接种率及使用时间进行Poisson regression分析。结果甲型副伤寒爆发次数和伤寒Vi多糖疫苗接种率及使用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甲型副伤寒爆发流行与伤寒Vi多糖疫苗接种有关。
杨进董柏青龚健梁大斌廖和壮张杰李永红
关键词:伤寒VI多糖菌苗甲型副伤寒生态学研究
新疆某监狱伤寒爆发疫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一起伤寒爆发疫情的病原进行分子分型,为今后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查阅临床诊疗记录、病例搜索、个案调查、病例对照调查、环境卫生学调查和病原及其分子分型等检测后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8月2日~9月15日共报告伤寒病例57例,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及9月上旬,均为在押男性犯人,分布于第14监区,罹患率为22.30%。犯人近2~3年没有明确伤寒菌苗接种史。本起疫情主要危险因素是与病人日常接触,餐饮具等可能是重要传播媒介。病原学调查为伤寒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有4种带型,其中有2种主要带型,为同一克隆系(相似系数94.43%),均为多重耐药菌。结论日常接触传播所致,疫情报告延迟及疾病识别能力差,应加强监狱等封闭场所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刘清夏依旦.吾福尔李方木和亚提外力
关键词:伤寒
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调查被引量:2
2007年
叶建杰陈国华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死亡病例伤寒爆发罹患率发病疫情
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调查
2007年
章海文倪成剑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工业区发病扑灭

相关作者

杨凤杰
作品数:22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卫生防疫站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死亡率 死因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病伤死因
马桂芳
作品数:60被引量:125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卫生防疫站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疾病 传染病 疾病监测系统 疾病监测
叶方友
作品数:20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甲型副伤寒 副伤寒 病例对照研究 城乡居民
叶晓军
作品数:15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义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甲型副伤寒 传染病 手足口病 聚集性 统计分析
陈志明
作品数:19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甲型副伤寒 流行病学 高危人群 病例对照研究 伤寒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