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92篇“ 伽玛刀治疗“的相关文章
-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随访观察
- 2025年
- 目的为探讨伽玛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sinus cavernous hemangioma,CSH)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CSH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19%),女21例(81%),平均年龄53岁(35~78岁),经手术证实12例,伽玛刀治疗前经影像证实14例;均采用Perfexion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前有脑神经症状16例(61%),12例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2例无明显症状。伽玛刀治疗前体积为2.02~106.3cm^(3)(平均19.36cm^(3)),边缘剂量为6~15Gy(平均12.9Gy)。4例病变较大,采用分次治疗。22例患者分为手术组10例和非手术组12例;边缘低剂量组7例(6~12Gy)和高剂量组15例(13~15Gy),运用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CSH控制率。结果随访时间3~73个月(平均18.2个月),有效率100%;其中显著疗效25例(96%),显效1例,(4%)。1例病变在左侧的患者出现右眼视力下降,1例癫痫。伽玛刀治疗后,脑神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CSH在术后3~12个月迅速缩小,并在24~36个月内随着时间变化,肿瘤控制率增高;但随着随访时间继续延长,肿瘤控制率无明显提高。伽玛刀治疗前手术及边缘高剂量并不能提高肿瘤控制率。结论伽玛刀治疗CSH有效安全,并可作为代替临床开颅手术的一种微创方法。
- 王建峰刘花利孟喜君李文涛任春营夏明淡咏
- 关键词:血管瘤海绵状伽玛刀随访
- 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继发性颞叶癫痫伽玛刀治疗评估中的作用探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对继发性颞叶癫痫患者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GKS)治疗的定位及其在疗效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6例行GKS治疗的继发性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癫痫发作表现、影像学提示的病理灶、VEEG异常放电综合评估确定靶区,分析VEEG放电分布及其对GKS靶区定位的作用,VEEG与GKS疗效的关系。结果76例患者中,发作期放电(IDs)和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EDs)分布均与病理灶一致26例(34.21%);IDs分布与病理灶一致53例(69.74%);IEDs分布与病理灶一致39例(51.32%);66例在其颞叶病灶或其邻近区域出现脑电图IDs和(或)IEDs,另10例IDs和IEDs分布于非病理灶脑区。IDs、IEDs与病理灶、癫痫发作表现均一致22例,不完全一致54例。全组均以病理灶为靶区,其中3例IDs与病理灶侧别相反,以病理灶及其对侧杏仁核海马区为靶区。单侧IDs并同侧IEDs患者的GKS治疗有效率92.31%均高于单侧IDs并双侧IEDs的40.00%、双侧IDs并单侧IEDs的30.77%、双侧IDs并双侧IEDs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3例患者以病理灶及其边缘或邻近组织为GKS治疗靶区,其中IDs和IEDs与病理灶一致的患者GKS治疗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仅IDs与病理灶一致的37.04%、仅IEDs与病理灶一致的38.46%、IDs和IEDs均与病理灶不一致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例患者病理灶与发作表现一致,其中与IDs和IEDs均一致患者的GKS治疗有效率90.91%均高于仅与IDs一致的35.29%、仅与IEDs一致的33.33%、与IDs和IEDs均不一致的0(P<0.05)。结论VEEG在继发性颞叶癫痫的GKS治疗定位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异常放电分布特征对GKS疗效有着预测作用。
- 王婷周玉妮刘森刘琨
- 关键词:长程视频脑电图
- 颅内肿瘤患者行伽玛刀治疗体验质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了解颅内肿瘤患者行伽玛刀治疗的过程体验,为制定护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6-9月入住某神经外科伽玛刀中心的12例患颅内肿瘤行伽玛刀治疗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归纳出以下5个主题。(1)确诊时的感受与应对:复杂情绪反应;积极调动应对资源。(2)对伽玛刀治疗的态度:犹豫不决;服从医生;欣然接受。(3)治疗中的感受:疼痛;病耻感;幽闭恐惧;轻松舒适;温暖有爱。(4)治疗中的内外部应对:内部应对为忍耐与回避、正念冥想、分散注意力、躯体放松;外部应对为家庭、朋友支持、医务人员支持、社会支持。(5)治疗后的感受:如释重负;顺其自然;期待重生。结论在伽玛刀治疗的不同阶段,颅内肿瘤患者情绪及其应对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患者对伽玛刀治疗的认知水平与接受程度逐渐提高;患者能调动内外部支持系统,积极应对治疗中的不适感受和负性情绪。提示应了解患者不同阶段的情绪反应和认知特点,帮助积极应对,以便降低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恐惧、焦虑、疼痛等不良反应,顺利完成伽玛刀的治疗。
- 钱大棣周宏珍王洪筱邓水娟龙浩
- 关键词:颅内肿瘤伽玛刀治疗
- 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估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IGγ-SBRT)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肿瘤医学部(第六医学中心肿瘤科)收治的56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IGγ-SBRT治疗,50%~60%等剂量曲线覆盖计划靶体积(PTV),单次周边剂量3.0~4.5 Gy,治疗10~11次,随访并评价治疗效果,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56例患者中52例出现上腹部疼痛,VAS评分为3~10分,其中32例患者伴有腰背部疼痛及腹胀等症状,治疗后3个月复查并随访,VAS评分在原有评分基础上下降3分及以上的患者共48例,疼痛治疗有效率92.3%;有3例患者的VAS评分在原有评分基础上下降1~2分,占疼痛总人数的5.8%。56例患者均在治疗后3个月复查,其中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37例,进展(PD)1例,稳定(SD)5例,客观有效率(ORR)为89.3%,局部控制率为98.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5个月,1年生存率为62.5%(35/56),2年生存率为23.2%(13/56)。56例患者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反应和血液系统反应,其中47例出现上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9%(47/56),43例出现骨髓抑制,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6.8%(43/56)。结论:IGγ-SBRT可有效缓解转移性胰腺癌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安全性高。
- 朱奇温居一郑伟张新红康静波
- 关键词:中晚期胰腺癌
- 手术联合伽玛刀治疗颅底脊索瘤的长期预后分析
- 目的脊索瘤临床上相对少见,目前临床治疗长期预后结局的相关报道较少,影响其预后因素不详。本研究分析了我中心采用手术切除联合伽玛刀治疗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在这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中,收集2011年1月1日...
- 田源朱仕鸿李仲宇陈兢
- 关键词:颅底手术颅底脊索瘤伽玛刀治疗
- 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BM)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BM患者221例,均经伽玛刀治疗,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Cox分析法分析BM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转移瘤总体积、最大肿瘤体积与BM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转移瘤总体积>20 cm^(3)、最大肿瘤体积>10 cm^(3)是BM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BM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是年龄≥65岁、转移瘤总体积>20 cm^(3)、最大肿瘤体积>10 cm^(3)。
- 周利民李敏杰许自强杨如意周笑笑
- 关键词:脑转移瘤伽玛刀
- 一种伽玛刀放疗用头部固定装置及伽玛刀治疗床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伽玛刀放疗用头部固定装置及伽玛刀治疗床,属于伽玛刀治疗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方法舒适性差的问题,同时增强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治疗精度。它包括相互连接的面罩和头枕,所述面罩包括面罩硅胶材料层和...
- 于德洋王磊吴丛李禹慧王振超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SBRT)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术,观察组行TACE联合SBRT。比较两组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体积、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客观缓解(ORR)、疾病控制(DCR)、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AFP、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肿瘤体积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AST、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ORR、D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联合SBRT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效果显著,能增强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龙璋乐薇陶黎明余静尚红娟
-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体部伽玛刀中晚期肝癌
-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特征、长期预后及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手术联合伽玛刀治疗和单纯伽玛刀治疗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连续收我院200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GKRS...
- 罗辉洋朱仕鸿李仲宇陈兢
- 关键词:伽玛刀放射外科颈静脉孔副神经节瘤
- 甘油果糖联合渐进放松训练在脑膜瘤患者伽玛刀治疗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甘油果糖联合渐进放松训练在脑膜瘤患者伽玛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78例行伽玛刀治疗的脑膜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及心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甘油果糖联合渐进放松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颅内压水平、神经功能评分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脑水肿体积及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油果糖联合渐进放松训练能够减轻脑膜瘤患者伽玛刀治疗时的脑水肿程度,降低其颅内压,改善其神经功能,减轻其负面情绪,且不良反应较少。
- 刘理夏
- 关键词:甘油果糖脑膜瘤伽玛刀脑水肿
相关作者
- 梁军潮

- 作品数:137被引量:308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伽玛刀治疗 伽玛刀 脑动静脉畸形 放射外科手术 放射外科
- 徐德生

- 作品数:153被引量:331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伽玛刀 伽玛刀治疗 放射外科 放射外科手术 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
- 王宏伟

- 作品数:140被引量:323H指数:9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伽玛刀治疗 伽玛刀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脑转移瘤 疗效
- 吴鸿勋

- 作品数:80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伽玛刀治疗 伽玛刀 脑动静脉畸形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 放射外科
- 张国荣

- 作品数:84被引量:186H指数:7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伽玛刀治疗 伽玛刀 脑转移瘤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