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90 篇“ 位置性 “的相关文章
绝经后女性 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发生的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 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BPPV)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绝经后女性 BPPV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绝经后女性 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女性 进行一般资料比较,对绝经后女性 BPPV发生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β=1.674,OR=5.335,95%CI:4.379~6.341)是影响绝经后女性 BPP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绝经后女性 BPPV患者中表达较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绝经后女性 BPP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慧娟 叶森 章婷 洪伟 江远航关键词:绝经后 女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同型半胱氨酸 “三才调平”灸法治疗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目的:探讨“三才调平”灸法对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选取92例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三才调平”灸法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前庭功能障碍等级量表评分及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前庭功能障碍等级量表及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三才调平”灸法在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刘艳芹 陈秋云 时赟 刘艳芳 董永书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灸法 临床疗效 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调查 2025年 目的探讨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河北省故城县医院收治的80例BPPV患者进行耳石复位治疗,根据患者治疗后是否发生残余症状的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BPPV患者复位后发生残余症状的因素。结果本文共纳入80例接受耳石复位治疗的BPPV患者,随访发现,其中19例患者发生残余症状,发生率约为23.75%。发生组在HAMA焦虑评分、复位次数、有无基础疾病以及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和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A焦虑评分较高、多次复位、存在基础疾病以及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较低均是影响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出现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结论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出现残余症状较为常见,焦虑情绪、复位次数、有无基础疾病以及维生素D水平均是引起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建议临床医师加强对上述因素的干预,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韩春阳 许燕 焦庆政 赵恒乐 陈肖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复位治疗 影响因素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的治疗特点 2025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归纳了针灸在治疗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BPPV)方面的临床应用和穴位选择特征。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检索BPPV相关文献,建立了一个针灸治疗BPPV的数据库,并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描述性 和关联性 分析,最终总结了针灸治疗BPPV的临床选择规律。结果:经过筛选,最终纳入文献34篇,共收集38个腧穴。在治疗BPPV的针灸疗法中,排名前七的腧穴依次为百会、风池、太阳、完骨、丰隆、天柱和足三里。最常使用的经脉是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选穴部位主要集中于头面颈项部。聚类3组,核心腧穴组合18个。结论:在治疗BPPV上,针灸治疗组表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中更倾向于选择督脉、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并根据相关规则进行核心处方的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易龙华 梁慧 胡容菁 王艳宇 叶锦艺 李玉玲 陈玉梅 池圣杰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针灸 数据挖掘 倍他司汀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的效果 2025年 目的 分析倍他司汀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BPPV)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2月泗洪安颐医院收治的111例BPPV患者,利用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予以Epley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予以倍他司汀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前庭症状、生活改善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改善率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前庭症状各维度评分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司汀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BPPV具有一定优势,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前庭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复发率较低。 李程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倍他司汀 生活质量 头痛 复发率 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患者采用机器复位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分析机器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对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价值,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 分析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224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单一组(112例,单纯机器复位治疗)和联合组(112例,机器复位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并随访3个月。观察对比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SI)、Berg平衡评估量表(BBS)、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眩晕发生频率、眩晕维持时间,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VSI、DHI评分均下降,BBS评分均上升,且联合组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单一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发生频率均下降,眩晕维持时间均缩短,且联合组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单一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随访期间,联合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单一组(均P<0.05)。结论 机器复位联合药物治疗BPPV患者可改善患者前庭功能和平衡能力,减轻患者眩晕症状,减少眩晕频率,缩短眩晕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复发。 袁东升 董晓斌 朱彩华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甲磺酸倍他司汀 前庭功能 中医药治疗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研究热点及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的研究状况及发展前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核心集和PubMed收录的2004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中医药治疗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的相关文献。采用NoteExpress3.8.0.9500软件对检索文献进行规范化管理,运用CiteSpace7.8.1、VOSviewer1.6.19、R4.3.3及Origin 2022可视化工具对作者、发文量、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纳入379篇文献,涉及核心作者83位。20年来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刊载量最高的期刊为《实用中医药杂志》,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形成了以王久敏、王玉祥、蔡汉潮等为代表的作者合作网络;研究机构主要为中医药院校及其附属医院;高频关键词包括手法复位、残余症状、临床研究、针刺疗法。结论:中医药治疗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的方法以中药汤剂、针刺研究、耳穴压豆、灸法等为主;泽泻汤、定眩汤、小柴胡汤、归脾汤为常见方剂;研究类型以临床研究为主。目前仍需开展更多、更规范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和长期随访,为该领域提供循证医学支持,并深入探索疾病发生的病理机制,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夯实基础并提供思路。 侯明凯 秦靖涵 张道培 韩亚洲 周林雪 张怀亮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症 可视化分析 中医药 文献计量学 反馈式健康教育在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患者前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反馈式健康教育在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BPPV)患者前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20年9月—2024年3月间收治的需接受前庭康复训练治疗的BPPV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采用反馈式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眩晕残障程度及平衡能力[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Berg平衡量表(BBS)],心理状态[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干预后依从性 、训练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眩晕残障程度及平衡能力、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HI、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BS评分、依从性 、训练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教育应用于BPPV患者前庭康复训练中效果显著,对患者眩晕残障程度、平衡能力及心理状态均有明显改善,还能提高患者的训练依从性 及护理满意度。 黄秀 谢红卫 刘丹 张琼 徐亮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中药破壁饮片茯苓汤治疗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对中药破壁饮片茯苓汤治疗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23年1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60例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且中医辨证为痰浊中阻证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其中30例作为对照组,另30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实施手法复位治疗后为其提供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干预,采取中药破壁饮片茯苓汤对治疗组进行干预,对比2组眩晕指数、眩晕残疾评分、治疗有效率及发生不良反应概率。结果:研究组眩晕指数、眩晕残疾评分比对照组低,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2组发生不良反应概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应用中药破壁饮片茯苓汤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除了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头晕症状,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之外,还可使整体疗效得到一定保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推广。 甘斌 陈碧玉 刘怡欣 陈智星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观垂直(水平)视觉常值及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发作期的主观视觉特征 2025年 目的探究主观垂直(水平)视觉(subjective vision vertical/horizontal,SVV/SVH)常值及其应用于发作期良性 阵发性 位置 性 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耳石器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诊断为原发性 BPPV患者60例为试验组,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无眩晕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依据患侧和年龄,分别进行SVV/SVH头正中位(0°)、头右倾45°、头右倾75°、头左倾45°、头左倾75°测试,比较不同人群及同侧别BPPV患者不同年龄组的SVV/SVH均值与方差。结果BPPV患者SVV向病变侧倾斜,SVH右侧BPPV组顺时针倾斜(呈正值)、左侧BPPV组逆时针倾斜(呈负值);SVH较SVV表现出更大的组间差异;年龄较大BPPV患者在患侧偏转时较易出现更大方差,且75°的偏斜角度较常规45°更易出现异常。结论对照组SVV/SVH在不同测试头位的偏斜角度存在差异,各实验室应建立正常值参考范围。SVV/SVH测试对于BPPV患者病变侧别有提示意义,方差是SVV/SVH检查的重要参数,SVV/SVH检查对于耳石器官功能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望加入常规前庭功能检查序列中对耳石器官功能进行评估。 杨萃霞 蔡海燕 杜一 王郁 徐正燕 王倩 刘兴健 任丽丽 丁进宏 吴子明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功能检查
相关作者
单希征 作品数:309 被引量:1,034 H指数:16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研究主题: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梅尼埃病 前庭 突发性聋 冷辉 作品数:200 被引量:591 H指数:14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扁桃体炎 中医烙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川芎嗪 梅尼埃病 钱淑霞 作品数:27 被引量:125 H指数:8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卒中后 抑郁患者 抑郁 张晓玲 作品数:70 被引量:447 H指数:11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阿尔茨海默病 眩晕 认知功能障碍 疼痛 官俏兵 作品数:42 被引量:392 H指数:11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眩晕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脑卒中 血管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