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68 篇“ 低位直肠 “的相关文章
腹腔镜全直肠 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 直肠 癌患者的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直肠 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 直肠 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于西安市高陵区医院就诊的70例低位 直肠 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全直肠 系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直肠 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疼痛程度、术后初次经口摄食时间、术后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术后7 d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胃肠激素指标(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肛门功能[肛门失禁评分量表(Wexner)]评分和生命质量[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初次经口摄食时间、术后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低于术前24 h,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24 h,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Wexner评分均高于术前24 h,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GIQLI评分均低于术前24 h,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直肠 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 直肠 癌患者可提高胃肠激素指标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围手术期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炎性因子水平和肛门功能评分,效果优于开腹全直肠 系膜切除术治疗。 惠小军 党斌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胃肠激素 肛门功能 经肛全直肠 系膜切除术在低位 直肠 癌中的研究现状 2025年 临床治疗低位 直肠 癌主要采用根治性手术,其中全直肠 系膜切除术(TME)是最常见的术式。由于低位 直肠 癌病变靠近肛门,传统腹腔镜辅助TME在盆腔及直肠 周围的精细操作中难度较大,尤其是对肥胖、骨盆狭窄和男性等“困难骨盆”患者。经肛全直肠 系膜切除术(TaTME)通过增强解剖平面的可视化,精准确定远端切缘,降低环周切缘阳性率,从而提高保肛率,并可能提升标本质量和保护器官功能。本文简要论述了TaTME与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关联,以及TaTME的微创和功能结局,希望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王振宁 邹敏 王得晨 杨康 归明彬 王雅楠 高峰关键词:直肠肿瘤 层面优先入路双隧道法在腹腔镜低位 直肠 癌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层面优先入路双隧道法在腹腔镜低位 直肠 癌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低位 直肠 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层面优先入路双隧道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排尿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控便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低位 直肠 癌患者选择层面优先入路双隧道法,对促进其术后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排尿功能和提高控便能力效果显著。 孙钟武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低位 直肠 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行不同术式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2025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低位 直肠 癌患者行不同术式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低位 直肠 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新辅助治疗达到几乎完全缓解(almost-cCR)后行手术治疗,根据所行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42例(行局部切除术)和B组3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预后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74±0.41)h、(2.05±0.58)d、(94.89±14.41)mL,明显短(少)于B组的(2.05±0.58)h、(8.75±1.23)d、(115.21±15.3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B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1年,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WHOQOL-BREF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分别为(15.84±2.20)分、(14.09±1.49)分、(13.06±1.30)分、(15.35±1.26)分,明显高于B组的(13.96±1.85)分、(12.42±1.72)分、(11.95±1.83)分、(14.18±2.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 直肠 癌患者新辅助治疗达到almost-cCR后,与根治性切除术比较,局部切除术可获得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预后较好。 崔广宾 刘成远 穆速 马广纵 李俊江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局部切除术 根治性切除术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在腹腔镜低位 直肠 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评价 2025年 目的评估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在腹腔镜低位 直肠 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集的78例接受腹腔镜低位 直肠 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低位 直肠 癌根治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术后肺部感染、术后吻合口瘘及二次手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95.46±15.22)min,对照组为(181.55±18.1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65.55±18.25)mL,对照组为(155.65±19.4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为(36.55±13.36)min,对照组为(35.65±12.2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5.13%),对照组3例(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例(12.82%),对照组4例(1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56%),对照组6例(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二次手术0例,对照组4例(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低位 直肠 根治术中采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可降低吻合口瘘和二次手术的发生率,但不能作为常规性操作使用。 蔡瑞强关键词: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吻合口瘘 腹腔镜下直肠 癌根治联合回肠末端预造瘘术治疗低位 直肠 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 癌根治联合回肠末端预造瘘术治疗低位 直肠 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低位 直肠 癌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直肠 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直肠 癌根治联合回肠末端预造瘘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d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下床及平均住院日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WBC、IL-6、hs-CRP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值,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直肠 癌根治术与回肠末端预造瘘术治疗低位 直肠 癌具有确切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并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副反应更低,不过吻合口瘘风险不高的患者则不必进行回肠末端造瘘治疗,具体是否进行还需要依据患者实际病情需要,不可一概而论。 张晓峰 范丽杉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关闭盆底腹膜的腹腔镜超低位 前切除术治疗低位 直肠 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关闭盆底腹膜的腹腔镜超低位 前切除术治疗低位 直肠 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2例低位 直肠 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腹腔镜关闭盆底腹膜的腹腔镜超低位 前切除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传统腹腔镜的腹腔镜超低位 前切除术治疗)与实验组31例(腹腔镜关闭盆底腹膜的腹腔镜超低位 前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骶前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72h后肾上腺素、24h皮质醇、空腹血糖等生理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6%)低于对照组(45.18%),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低位 直肠 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关闭盆底腹膜的腹腔镜超低位 前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腹腔镜的腹腔镜超低位 前切除术治疗效果。 徐宁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中–低位 直肠 癌患者腹腔镜直肠 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单中心病例回顾性分析,探究中–低位 直肠 癌患者腹腔镜直肠 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AL)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直肠 癌的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BMI、基础疾病史、新辅助治疗史、术前及术后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ASA分级、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纳米碳标记情况、预防性造口、肿瘤距肛缘距离、术后病理分期,确定直肠 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3.12 ± 11.32)岁,女性383名,男性454名,AL发生率7.7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术前纳米碳标记肿瘤、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前血清总蛋白、术后五天血清总蛋白、术后五天血清白蛋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R = 1.03)、术前使用纳米碳标记肿瘤(OR = 1.81)、手术时长(OR = 1.01)、术前TP (OR = 1.05)为AL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第五天ALB (OR = 0.87)为AL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年龄、术前使用纳米碳标记肿瘤、手术时长、术前TP,术后第五天ALB是中–低位 直肠 癌行前切除术后发生AL的影响因素。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with the intention of probing into the pertinent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nastomotic leakage (AL) following laparoscopic anterior resection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id-low rectal cancer, by means of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ases from a single center. Methods: Data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rectal cancer 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between February 2019 and February 2023 were gathered. These encompassed details such as age, gender, body mass index (BMI), medical history of underlying ailments, history of neoadjuvant treatment,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levels of serum total protein and albumin,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 grade, duration of the surgical p 曹钰昆 魏正强关键词:直肠癌 术后吻合口漏 4K腹腔镜下经肛全直肠 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 直肠 癌的肛门功能恢复及生存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在低位 直肠 癌治疗中开展4K腹腔镜下经肛全直肠 系膜切除术(TaTME)的治疗作用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8例低位 直肠 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时间前后分组,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开展腹腔镜下全直肠 系膜切除术;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开展4K腹腔镜下TaTME治疗。分析比较不同术式治疗后取得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多、手术用时更长、切缘至肿瘤下缘距离更短(P<0.05)。术后4周、24周,观察组肛门功能恢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经过15~4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生存时间、死亡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 直肠 癌治疗中,行4K腹腔镜下TaTME,治疗效果理想,能有效提升肛门功能恢复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由于手术操作较为细致,使得手术时间较长,易引发术中出血,所以在实施治疗时,需与患者具体情况结合,慎重考虑开展。 程建新 魏晓莉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肛门功能 基于ISBAR沟通模式的医院-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低位 直肠 癌术后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身份-现状-背景-评估-建议(ISBAR)沟通模式的医院-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低位 直肠 癌(LRC)术后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92例LRC术后患者病例资料,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以接受ISBAR沟通模式的医院-社区延续性护理的46例患者列为干预组,以接受常规护理的46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对比,干预组合理用药、疾病概念、并发症预防知识掌握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对比,干预组ESCA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对比,干预组HPLP-Ⅱ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对比,干预组QLQ-C30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83%(45/46)较对照组的80.43%(37/4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SBAR沟通模式的医院-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LRC术后患者,可进一步提升其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促使其保持良好健康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 杜江凡 陈玉华 闫玲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相关作者
李世拥 作品数:371 被引量:1,793 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直肠癌 结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傅传刚 作品数:392 被引量:3,208 H指数:2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直肠肿瘤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 大肠癌 陈纲 作品数:120 被引量:399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直肠癌 保肛手术 中低位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 王振军 作品数:353 被引量:2,689 H指数:2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肛瘘 直肠癌 直肠肿瘤 肛提肌 低位直肠癌 邱辉忠 作品数:244 被引量:2,128 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直肠癌 腹腔镜 局部切除术 新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