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93篇“ 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相关文章
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女性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出生体质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女性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出生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月于黄河三门峡医院诊治的孕早、中、晚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女性各60例。另外选取产检正常的孕早、中、晚期妊娠期女性各60例。比较妊娠期女性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新生体质的变化情况及分析二者关系。结果2组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etraiodothyronin,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妊娠期女性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新生出生体质、阿普加评分降,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升高[(4.51±1.09)pmoL/L vs.(5.52±1.20)pmoL/L,(3.19±0.83)pmoL/L vs.(4.83±1.01)pmoL/L(,3.97±1.21)pmoL/L vs.(5.07±1.33)pmoL/L,(3.11±1.27)m IU/mL vs.(2.13±0.82)mIU/mL,(6.02±2.51)mIU/mL vs.(4.25±1.77)mIU/mL,(5.96±2.01)mIU/mL vs.(5.02±1.81)m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女性的FT3与新生体质分别呈正相关,TSH水平与新生体质呈负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女性的血清FT3和TSH水平与出生体质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时监测和调整母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预防出生体质具有重要意义。
孙丹华嵇萍冯奇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不同孕期妊娠期女性低出生体质量儿
早产出生体质生长发育情况分析
2025年
目的 纵向分析早产出生体质(LBWI)生长发育情况。方法 选择2018—2020年诸暨市人民医院153例LBWI建立LBWI组进入研究队列,在童保健系统中择取同期120例正常出生体质(NBWI)作为NBWI组,监测两组患3、6、8、12月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NBWI组3、6、8、12月龄男婴体质分别为(7.05±0.67)、(8.75±0.81)、(9.75±0.93)、(10.85±1.08)kg,身长分别为(63.4±1.7)、(69.8±1.8)、(73.3±1.9)、(77.6±2.4)cm,头围分别为(40.5±1.4)、(43.2±1.3)、(45.1±1.2)、(46.3±1.0)cm均高于LBWI组3、6、8、12月龄男婴体质分别为(5.71±0.69)、(7.65±0.72)、(8.41±0.85)、(9.57±0.94)kg,身长分别为(57.4±2.5)、(66.9±2.4)、(69.1±2.3)、(74.2±2.4)cm,头围分别为(37.2±1.1)、(40.5±1.2)、(41.9±1.0)、(45.9±1.4)cm;NBWI组3、6、8、12月龄女婴体质分别为(6.65±0.58)、(8.18±0.62)、(9.53±0.69)、(9.98±0.71)kg,身长分别为(62.1±1.5)、(67.9±1.8)、(71.8±1.7)、(75.9±2.1)cm,头围分别为(40.0±1.1)、(43.5±1.3)、(44.2±1.5)、(45.7±1.6)cm均高于LBWI组3、6、8、12月龄女婴体质分别为(5.25±0.41)、(7.33±0.59)、(8.11±0.63)、(9.45±0.76)kg,身长分别为(57.5±2.6)、(65.5±2.3)、(68.8±2.4)、(72.9±2.6)cm,头围分别为(37.6±1.8)、(40.9±1.2)、(42.5±1.1)、(44.4±1.3)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BWI组男婴3~6月、6~8月龄期月均生长速度体质(0.57±0.12)(0.51±0.15)kg,身长(2.13±0.97)、(1.75±0.71)cm,头围(0.95±0.17)、(0.38±0.52)cm均于LBWI组体质(0.65±0.11)、(0.38±0.08)kg,身长(3.17±0.96)、(1.17±0.68)cm,头围(1.10±0.25)、(0.70±0.11)cm;NBWI组女婴6~8月、8~12月龄期月均生长速度体质(0.68±0.12)、(0.11±0.02)kg高于LBWI组体质(0.39±0.04)、(0.34±0.07)kg, NBWI组女婴3~6月龄女身长(1.93±0.52)cm于LBWI组(2.67±0.98)cm, NBWI组女婴6~8月龄头围(0.35±0.10)cm于LBWI组(0.80±0.2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出生体质可影响婴
王敏敏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生长速率体格发育胎儿
早产出生体质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早产出生体质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临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出生体质的病历资料,分析早产出生体质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非母乳喂养方式(χ^(2)=26.670)、呼吸困难(χ^(2)=19.270)、平均住院时间(χ^(2)=16.210)、腹胀(χ^(2)=35.270)、呕吐(χ^(2)=29.402)、抽搐(χ^(2)=60.000)、氨基酸(χ^(2)=15.000)、脂肪乳(χ^(2)=56.070)、体质增长速率(χ^(2)=27.129)、体质下降(χ^(2)=21.367)、体质下降最日龄(χ^(2)=18.946)、恢复出生体质日龄(χ^(2)=4.111)、出生体质(χ^(2)=16.228)、蛋白摄入(χ^(2)=18.610)及热摄入(χ^(2)=43.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时间与体质下降、体质下降最日龄、出生胎龄、恢复出生体质日龄、蛋白摄入及热摄入呈正相关(P<0.001);与体质增长速率(r=-0.655)、喂养方式(r=-0.501)、呼吸困难(r=-0.732)、腹胀(r=-0.656)、呕吐(r=-0.621)及抽搐(r=-0.666)呈负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困难(β=1.014)、体质增长速率(β=-1.451)、喂养方式(β=-0.282)及热摄入(β=0.168)均是影响住院平均时间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早产出生体质临床特征较为典型,同时需要注意呼吸困难、日体质增长速率、喂养方式及热摄入等指标变化并开展相关治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李慧群应小明朱士土姚联珠
关键词:生长发育住院时间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干预在出院极出生体质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干预在极出生体质(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VLBW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VLBWI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三元联动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三元联动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干预模式,观察比较两组VLBWI出院后纠正年龄3、6、12个月时新生相关疾病发生率、家属满意度及体质、身长、体内蛋白水平。结果 三元联动组VLBWI新生相关疾病发生率于对照组,体内蛋白水平、身长、体质发育水平、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果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干预可减少VLBWI新生相关疾病发生率,促进VLBWI体格发育,提升家属满意度。
巩俊英金芳韩娜娜王红霞高盼盼李明娥
关键词:医院-社区-家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及评估在极出生体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及评估在极出生体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科收治的极出生体质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及评估。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指标、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体质、身长、上臂围、头围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神经行为发育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极出生体质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及评估,能够改善极出生体质的体格发育、神经行为发育。
陈晓芸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体格发育神经行为
FOCUS-PDCA循环联合集束化管理对极出生体质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究在极出生体质中实施FOCUS-PDCA循环联合集束化管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科收治的90例极出生体质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FOCUS-PDCA循环联合集束化管理,对比2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患依从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家属满意度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家属焦虑、抑郁评分均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CUS-PDCA循环联合集束化管理可有效降出生体质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依从率,缩短置管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并减少家属的不良情绪,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胡婷何露艳段发秀
关键词:PDCA循环法集束化管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置管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腹部抚触对极出生体质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腹部抚触对极出生体质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4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极出生体质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护理,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吮吸联合腹部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极出生体质喂养状况、喂养不耐受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每日摄奶大于对照组,每日残余奶小于对照组,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呕吐、腹胀、胃潴留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动力性肠梗阻、肠黏膜萎缩、胆汁淤积等并发症发生率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体格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3周后,观察组体质、身长、头围增长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腹部抚触可显著改善极出生体质新生的喂养不耐受情况,改善其喂养效果,降其NEC、动力性肠梗阻、肠黏膜萎缩、胆汁淤积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体格生长。
孟霞
关键词: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抚触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生长发育
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极出生体质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对极出生体质给予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分析其对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永康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0月—2022年2月分娩出的82例极出生体质,依据出生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普通早产配方奶喂养,41例)和观察组(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喂养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41例),比较两组患出生后24 h及治疗后7 d的血清胃泌素(GAS)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比较两组患喂养过程中出现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体质增加指数较高,恢复出生体质日龄、达全胃喂养时间、呕吐、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均P<0.05)。两组患出生后24 h,观察组血清GAS、EGF水平(58.94±6.67 ng/ml、0.57±0.13 ng/ml)与对照组(58.67±7.33 ng/ml、0.64±0.15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血清GAS、EGF水平[(133.18±15.73 ng/ml、114.36±13.54 ng/ml)、(0.87±0.19 ng/ml、0.84±0.18 ng/ml)]均显著高于出生后24 h[(58.94±6.67 ng/ml、58.67±7.33 ng/ml)、(0.57±0.13 ng/ml、0.64±0.1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GAS水平(133.18±15.73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14.36±13.54 ng/ml)(P<0.05),但观察组EGF水平(0.87±0.19 ng/ml)与对照组(0.84±0.18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较(P<0.05)。结论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极出生体质效果显著,能改善患的肠胃功能,降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促进患生长发育。
陈灵巧张慧慧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布拉氏酵母菌喂养不耐受疗效
出生体质肠道菌群定植状况及其与患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究出生体质肠道菌群定植状况及其与患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为临床出生体质营养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4月于杭州市临平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84例出生体质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出生的80例健康新生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新生出生第2天的新鲜粪便及晨起空腹外周静脉,测定肠道菌群定植状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并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模型分析出生体质肠道菌群定植状况与T淋巴亚群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出生体质肠道内双歧杆菌(5.28±0.83)CFU/g、乳杆菌含(6.16±0.94)CFU/g均于对照组健康新生[(9.63±0.70)CFU/g、(9.40±0.82)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93、23.474,均P<0.05);观察组出生体质的CD3^(+)(48.37±3.36)、CD4^(+)(36.75±1.32)、CD4^(+)/CD8^(+)(1.13±0.56)均于对照组健康新生[(69.54±3.85)、(47.89±1.41)、(1.73±0.52)],且观察组CD8^(+)(31.27±2.36)高于对照组健康新生(25.85±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67、52.256、7.101及13.733,均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双歧杆菌及乳杆菌与CD3^(+)、CD4^(+)、CD4^(+)/CD8^(+)水平均呈正相关(r=0.831、0.798、0.732,0.856、0.672、0.684;均P<0.001),但双歧杆菌及乳杆菌与CD8^(+)水平呈负相关(r=-0.809,-0.753;均P<0.001)。结论 出生体质伴肠道菌群失调及免疫功能失衡状况,且两者存有显著相关性。故认为积极调控出生体质的肠道菌群定植,促进肠道菌群平衡恢复,利于改善患免疫功能。
鲍杉杉沈国美
关键词:低出生体质量儿肠道菌群T淋巴细胞亚群
基于微信支持的喂养指导对早产、出生体质出院后生长发育等各项指标的干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支持的喂养指导对早产、出生体质出院后生长发育等各项指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新生科收治的92例早产、出生体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新生在常规喂养指导下喂养,观察组新生在基于微信支持的喂养指导下喂养。两组均校正胎龄至40周,比较两组校正6个月龄、12个月龄的体格发育指标,再入院率,盖塞尔(Gesell)智能发育表评分,血红蛋白(Hb),血钙(Ca),产时与校正6、12个月龄母亲喂养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校正6、12个月龄,观察组新生体质、身长、头围分别为(7.84±0.21)kg、(65.87±1.26)cm、(42.37±0.74)cm与(9.80±0.37)kg、(73.68±3.54)cm、(45.82±1.50)cm,均明显重于或长于对照组的(6.78±0.32)kg、(62.45±2.42)cm、(39.71±0.67)cm与(8.59±0.53)kg、(70.59±3.75)cm、(44.05±1.4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6、12个月龄,观察组新生再入院率分别为6.52%、15.22%,明显于对照组的21.74%、34.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6、12个月龄,观察组新生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语言、个人-社会性行为评分分别为(90.35±9.25)分、(89.79±8.42)分、(87.28±7.15)分、(91.83±9.05)分、(92.15±8.56)分与(90.32±9.30)分、(89.65±8.59)分、(88.39±7.40)分、(92.41±9.22)分、(93.20±7.7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4±8.01)分、(78.26±8.25)分、(73.46±6.21)分、(80.37±8.47)分、(81.33±8.02)分与(78.87±7.35)分、(78.43±8.31)分、(75.76±6.32)分、(82.87±8.64)分、(82.32±8.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6、12个月龄,两组新生的Hb、C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6、12个月龄,观察组新生的母亲早产喂养相关知识的掌握得分为(81.46±4.58)分、(96.34±3.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6±6.35)分�
郭凤翔黄洁兴崔伟伦霍景颜
关键词: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干预效果

相关作者

韩树萍
作品数:321被引量:2,105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META分析 婴儿
范玲
作品数:212被引量:1,780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护士 早产儿 新生儿 护理人员
余章斌
作品数:256被引量:1,371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早产儿 META分析 新生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母乳
王杨
作品数:99被引量:507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婴儿
周洁玉
作品数:46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低出生体质量儿 早产儿 PICC并发症 集束化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