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11篇“ 低剂量螺旋CT“的相关文章
低剂量螺旋CT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LD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血清癌胚抗原(CEA)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LDCT检查的146例疑似肺癌病例,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肺癌组(114例)、良性病变组(32例),分析两组对象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CT表现征象以及二者联合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LDCT诊断肺癌的准确率为70.55%,灵敏度为69.35%,特异度为81.82%。肺癌和良性病变的影像学征象如结节分类、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LD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早期肺癌的AUC为0.850,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5.9%、81.25%和84.25%,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王彪董亚锋马雯边淼
关键词: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肿瘤标志物
低剂量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 旨在探讨低剂量螺旋CT(LD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1日至9月30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LDCT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2例。记录其临床特征、LD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LD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1)LD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不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D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造影是否为三支病变有关,积分每增加100分,三支病变可能性增加12%(95%CI1.04~1.20,P=0.003),中度钙化组(积分≥100分,<400分)和重度钙化组(积分≥400分)三支病变的可能性分别是轻度钙化组(积分<100分)的3.69倍(95%CI 1.27~10.76,P=0.017)和5.48倍(95%CI 1.87~16.02,P=0.002),趋势检验P=0.002。(2)当LD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196.05分时,预示着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可能性更大。LD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196.05分对诊断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敏感度为0.72,特异度为0.65,准确度为0.67,曲线下面积(AUC)为0.699。(3)随访期间,重度钙化组患者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可能性是其他患者的8.23倍(95%CI 1.12~60.67,P=0.039)。结论 LDCT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情况,尤其是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行预测,并且与预后相关。
王春燕李建辉范芳芳王鹤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冠状动脉三支病变预后
讨论低剂量螺旋CT检查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目的分析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作用。方法筛选2022年01月-2023年12月间于本院进行肺癌筛查的300例高危人群开展研究,均对其实施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和低剂量螺旋CT检查,比较具体检查效果。结果低剂量螺旋CT辐射剂量水平于常规剂量螺旋CT,差异有意义(P<0.05);低剂量、常规剂量螺旋CT图像质量、检出率、定性诊断结果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实施螺旋CT检查时,低剂量、常规剂量不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检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图像质量优异,可以有效的进行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但是低剂量患者承受辐射量、安全性较高,更为推荐。
李逸人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肺癌高危人群
踝关节骨折的低剂量螺旋CT影像检查效果
2024年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的低剂量螺旋CT影像检查效果。方法 研究中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均在2020年1月—2023年7月随机抽选自我院;临床对所有踝关节骨折患者合理展开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操作以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操作,对两种方法的辐射剂量、诊断符合率、客观性图像质量指标以及图像清晰度分级展开比较。结果 与常规剂量CT诊断剂量长度乘积(DLP)以及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展开比较,低剂量CT测定结果均更(均P <0.05);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于总诊断符合率、CT值、噪声值(SD)、图像信噪比(SNR)以及图像清晰度展开比较,结果均未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临床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在实施CT诊断期间,发现低剂量CT以及常规剂量CT的诊断效果均较为明显,对于踝关节的损伤位置均可以明确诊断,但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运用,可将辐射剂量显著降,所以安全性更高。
王莲莲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诊断符合率
低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低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8月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06例,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分组,接受常规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为对照组(53例),接受低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为观察组(53例)。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检查诊断后的主观图像质量、客观图像质量、CT值和辐射剂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主观图像质量、客观图像质量、CT值数据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剂量指数(CTDI)、CT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均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虽具有较为清晰图像质量,但患者易遭受较大辐射剂量影响预后。低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不仅能够显著降辐射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影响,而且还不会对主客观图像质量产生影响,为后续诊疗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陈亚军何国锋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冠心病CT值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价值探讨
2024年
探讨和分析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检查的122例肺癌高危患者展开研究,并为每一名提供常规剂量CT检查与低剂量螺旋CT检查,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常规剂量CT检查的结果与低剂量CT的结果,无论是在结节诊断、肺癌诊断,还是总符合率,两种方式的结果都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CT所得图像质量,优秀率45.90%与优良率87.70%与常规CT无显著差异,图像对于肺叶结构的显示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CT的辐射剂量(0.81±0.32)显著于常规剂量CT,同时低剂量CT的计算长度乘积(53.84±21.63)也显著于常规剂量CT,P<0.05。患者对于低剂量CT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CT,P<0.05。结论 在对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中,低剂量螺旋CT能够以更的辐射剂量,获得较高的扫描图像质量,实现良好的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渤琪黄晨琪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肺癌高危人群
肺结节健康体检筛查进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4年
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在健康体检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基本也是必检项目,其在筛选肺结节方面同样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与搜集,对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健康体检中肺结节筛查的优势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同时介绍了肺结节这一占位性病变的病因,以及与肺癌等恶性肿瘤和肺结核等良性病变的相关性。最后重点阐述了低剂量螺旋CT在操作上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同CT征象的具体临床意义和随访方式,以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健康体检中肺部结节筛查的意义。
王明珍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健康体检
肺结节诊断中16排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的作用
2024年
目的:分析16排低剂量螺旋CT扫描(LDCT)与三维重建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6月—12月大埔县中医医院收治的465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开展16排LDCT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16排LDCT及16排LD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效果。结果:465例肺结节患者经“金标准”确诊恶性102例,占比21.94%,良性363例,占比78.06%;16排LDCT联合三维重建诊断恶性肺结节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92.16%、80.72%、83.23%、57.32%、97.34%)与高于单独16排LDCT诊断(81.37%、66.67%、69.89%、40.69%、9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16排LDCT联合三维重建检查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95%CI为0.825~0.903;16排LDCT检查中AUC值为0.740,95%CI为0.687~0.793。结论:16排LDCT联合CT三维重建技术可获得较高价值,能够有助于鉴别肺结节性质。
赖松茂
关键词:肺结节CT三维重建技术
血清miR-106b-5p、miR-760联合低剂量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微RNA(miR)-106b-5p、miR-760在早期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及联合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早期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早期肺癌患者(肺癌组)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选取同期90例经病理确诊为肺部良性病变(良性肺结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iR-106b-5p、miR-760水平, 对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确定血清miR-106b-5p、miR-760的最佳截断值;四格表分析血清miR-106b-5p、miR-760联合低剂量螺旋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miR-106b-5p水平高于对照组(1.39±0.31比1.04±0.30), 血清miR-760水平于对照组(0.75±0.24比1.02±0.2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0, P<0.001;t=7.24, P<0.001)。miR-106b-5p、miR-760、低剂量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81、0.82, 准确率分别为76.67%、77.22%、81.67%, 敏感性分别为84.44%、81.11%、76.67%, 特异性分别为68.89%、73.33%、86.67%。血清miR-106b-5p、miR-760联合低剂量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的AUC为0.96, 准确率为90.00%, 敏感性为94.44%, 特异性为85.56%。三项联合诊断的准确率高于miR-106b-5p、miR-760、低剂量螺旋CT单独诊断(χ^(2)=11.52, P=0.001;χ^(2)=10.72, P=0.001;χ^(2)=5.14, P=0.023);三项联合诊断的敏感性高于miR-106b-5p、miR-760、低剂量螺旋CT单独诊断(χ^(2)=4.77, P=0.029;χ^(2)=7.46, P=0.006;χ^(2)=11.51, P=0.001);三项联合诊断的特异性高于miR-106b-5p、miR-760单独诊断(χ^(2)=7.11, P=0.008;χ^(2)=4.12, P=0.042)。结论早期肺癌患者血清miR-106b-5p水平显著升高, miR-760水平显著降, miR-106b-5p、miR-760联合低剂量螺旋CT对早期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刘娜寇介丽杨枫刘桃桃李丹萍韩君蕊杨立洲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4年
探讨分析对患者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进行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160名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螺旋 CT扫描,80名采用传统的螺旋 CT扫描方法作为对照组;用小剂量 CT对80名患者作观察组,方法 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扫描的准确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扫描清晰度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扫描的辐射剂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低剂量CT检查,既能增加成像的分辨力,又能极大地降患者所受的放射线,具有推广价值。
张明伟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

相关作者

吴宁
作品数:251被引量:3,029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PET-CT X线计算机
李为希
作品数:16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肺癌 低剂量螺旋CT 发病率 高危人群 低剂量
庄佳
作品数:5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低剂量螺旋CT 高危人群筛查 成像 高危人群
邢勇
作品数:20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市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空洞 低剂量螺旋CT 结核分枝杆菌
张芬
作品数:19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发病率 肺癌 高危人群 低剂量螺旋CT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