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063篇“ 住院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文章
认知行为干预用于住院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2024年
冠心病患者多需住院治疗,在对其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患者筛选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23年1月和2023年12月,于此段时间就诊的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筛选于纳排标准相符的患者82例,分为2组,分组采用的标准不同的护理方案,其中一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以对照组进行命名,另一组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护理的患者以观察组进行命名。选取4个与题目相关性较强的指标 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为第一个、知信行水平为第二个、生活质量为第三个、护理满意度为第四个。结果 在4个相关性较高的指标对比过程中,占据显著优势的均为观察组(P<0.05),其中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各项内容掌握率、知信行和生活质量(GQOLI-74)各项评分均更高,护理满意度的百分比更高。结论 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经过认知行为干预方案的全面护理后,自我护理知识掌握率得以提高,知信行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生活质量水平改善程度较为显著,临床护理效果良好。
房爱莲
关键词:冠心病住院患者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效果
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及对改善负面情绪的作用
2024年
冠心病(CHD),住院患者,护理期间,行认知行为干预(CBI),分析价值、作用。方法 研究样本来源区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2023年1月,即样本收治的起始时间,以2024年1月,样本截止收录时间,样本类型:住院CHD,共计n=76例,将其按照1比1原则进行分组,随机分成两组,即A组、B组,各组n=38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干预、CBI。对比指标:负面情绪(SAS量表、SDS量表)、心功能(LVEDD、LVESD、LVEF)、生活质量(GQOLI-74量表)、护理满意度。结果 T1(护理后),均和A组进行对比,B组SAS评分较低、SDS评分较低、LVEF较高、LVEDD较低、LVESD较低、GQOLI-74评分较高、护理满意度较高,均(P<0.05)。结论 CHD患者,住院时,行CBI,缓解其负面情绪,调节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陈祥弘徐思齐
关键词:住院患者冠心病认知行为干预负面情绪
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4年
住院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到2023年10月期间到医院住院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抽选对象,从中选择满足纳排标准的66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另一组为参照组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通过收集患者的疾病认知度、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分析认知行为干预的作用。结果 数据结果表明,研究组处理后的疾病认知度评分为(9.57±2.29),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9.38±1.27),两个指标都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显著变化,且较参照组有较大改善,差别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更加显著,其护理满意度也更高,数据结果比参照组更好P<0.05。结果 通过对住院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采取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让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
肖倩
关键词:住院冠心病患者认知行为干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2024年
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方法 选取我在我院进行医治的冠心病患100例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乱世表法分为观察组(n=50;认知行为干预)与对照组(n=50;常规护理),遂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积分、常识知晓率做以数据比对。结果 经比对,观察组满意度、常识知晓率、生活质量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心理状态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通过在冠心病患者入院医护期间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使其生活环境得到优化,提高满意程度和对病症知晓程度,可推广应用。
彭君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
临床护理路径与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4年
探析住院冠心病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地点为临床心内科,所选患者54例,均为科室住院患者,时间2022.7-2023.10,随机分,对照组用基础心内科护理,路径组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认知行为干预,各组27,全程记录2组遵医行为、情绪分,评估心绞痛症状、生活质量,比较疗效。结果 路径组经联合护理医行为强化,评分升高,P<0.05;路径组经两种高效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比之对照组P<0.05;路径组病人不良情绪SAS、SDS分低于对照组,P<0.05;分2次调查SAQ评分,护理前比较P﹥0.05,护理后路径组各项(心绞痛发作、疾病认知等)分数升高,P<0.05;护理前后分2次评估并比较PSQI和VAS分数,护理后路径组PSQI评分、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认知行为干预在心内科中实行效果确切,可强化遵嘱行为,调整病人心态,缓解症状,降低胸痛程度,提高整体生存质量。
江媛媛吕家梅袁丹华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认知行为干预遵医行为心绞痛
住院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住院冠心病(CH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提升CHD的临床综合管理水平。方法采用包含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既往史、个人史、睡眠质量、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精神紧张程度等指标的自制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住院CHD患者进行心理测评,总结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分析CH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CHD患者215例,其中男性138例(64.19%)、女性77例(35.81%),平均年龄(61.77±10.37)岁,其中老年患者(≥65岁)92例(42.79%)。焦虑、抑郁及焦虑合并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分别为43.26%、33.49%和26.05%,女性的发生率均高于男性(63.6%vs 31.9%,51.9%vs 23.2%,45.5%vs 15.2%,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HAMD评分≥5.5分是焦虑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经济状况差、HAMA评分≥8.5分是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常失眠、精神紧张是焦虑合并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HAMD评分为5.5分预测焦虑状态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27%和77.87%,约登指数为0.531;HAMA评分为8.5分预测抑郁状态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61%和83.22%,约登指数为0.568。结论焦虑、抑郁及焦虑合并抑郁状态较普遍存在于住院CHD患者中。其中,严重失眠、精神紧张及低收入与CHD患者发生焦虑、抑郁有关。HAMD评分、HAMA评分可预测CH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马福清付美娇何军
关键词:冠心病焦虑状态抑郁状态
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特定措施(认知行为干预),评估对患者(冠心病患者)的特定指标(生活质量)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科学方法(回顾性研究设计),共纳入指定时间段(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了两个小组进行了研究,对照组(100例),治疗组(100例),前者常规护理,后者认知行为干预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血脂相关指标作为指标之一,治疗组、对照组经统计,P均<0.05。生存质量,两组评分经统计,P<0.05。满意度情况,治疗组好,p<0.05。情绪评分,两组评分经统计,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情况优良。
郝艳阳
关键词:冠心病认知行为干预生活质量血脂
萨提亚模式心理护理对住院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萨提亚模式的心理护理对住院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6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萨提亚组各80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行常规心理护理,萨提亚组在住院期间行萨提亚模式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2组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患者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hina questionnaire of quality of life in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QQC)、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干预前MMSE、CQQC、SAS、SDS、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MMSE、CQQC、服药依从性、运动依从性、非运动依从性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萨提亚组MMSE、CQQC、服药依从性、运动依从性、非运动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萨提亚模式的心理护理可有效调整住院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热孜万古力·托乎提肉孜阿利亚·恰瓦尔李辉
关键词:冠心病治疗依从性护理
翻转课堂知信行健康教育对住院冠心病患者留置针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经留置针途径给药具有药液总量少、药物浓度高、局部刺激性强的特点,容易引发导管相关并发症.外周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患者对其自我护理能力有关[1].知信行健康教育是基于个体认知事物的基本规律,从知识理解到技能应用由浅入深的教育形式.翻转课堂是将传统的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目前翻转课堂多用于教学中[2],在临床疾病健康教育中的实践应用还较少.
吴随妹蒋峰陈妍杨曼华张晓艳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药物浓度
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在2020年到2022年期间所接收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共428例。作为二级医院,所收治的428例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在50岁到85岁,住院治疗的药物方法为控制药物剂量,选择扩张血管和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进行治疗。等待患者的病情稳定,符合出院标准,则居家治疗。整个住院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所提供的护理措施,其分别为A组的常规护理,及B组的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各组214例患者均得到规范护理服务。结果 生活质量:A组出院时为(65.68±1.99)分,B组出院时为(82.36±2.21)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情绪评分:A组焦虑评分出院时为(40.24±2.95)分,抑郁评分出院时为(40.24±1.52)分,B组焦虑评分出院时为(34.31±1.41)分,抑郁评分出院时为(35.23±1.01)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满意率:A组为82.24%,B组为98.1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护理措施中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工作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盛兆华
关键词:冠心病住院治疗扩张血管认知干预护理治疗

相关作者

张宏晨
作品数:51被引量:430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冠心病 住院冠心病患者 老年护理学 抑郁
喻荣彬
作品数:264被引量:2,393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艾滋病 丙型肝炎
崔建国
作品数:35被引量:323H指数:8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焦虑 冠状动脉疾病 住院冠心病患者 抑郁
杨志健
作品数:301被引量:1,431H指数:16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基因多态性
曹克将
作品数:773被引量:5,031H指数:2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