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2篇“ 体格发育状况“的相关文章
不同首诊年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症状严重程度及体格发育状况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不同首诊年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症状严重程度、发育水平及体格发育状况,为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柳州医院儿童保健科首次诊断为ASD的718名24~98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并分3个亚组,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ASD症状严重程度,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评估发育水平及年龄别身高(HAZ)、年龄别体重(WAZ)和年龄别体重指数(BAZ)评价体格生长状况。用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亚组症状、发育水平及体格发育的差异。结果 各年龄组ABC总分、GDS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个人-社交发育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6.840、20.226、35.806、13.009、6.295,P<0.05);首诊年龄与ABC总分、CARS总分、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和个人-社交发育商均呈负相关(r=-0.086、-1.117、-0.184、-0.245、-0.154、-0.172,P<0.05),与语言发育商无相关性(P>0.05)。各亚组间HAZ(H=51.845)、WAZ(H=46.156)以及生长迟缓(χ^(2)=39.710)、低体重(χ^(2)=24.382)、消瘦(χ^(2)=6.215)、肥胖(χ^(2)=16.764)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2~98月组消瘦、肥胖率高于24~47月龄和48~71月龄组。结论 首诊年龄与ASD严重程度和发育水平相关,不同首诊年龄的ASD儿童存在体格生长偏离,应重视ASD的早期识别、干预及体格发育监测。
马丽琴胡敏李爱文廖林燕覃瑶赵燕邓梁琼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年龄症状严重程度体格发育
济南市历下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分析2019年济南市历下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情况相较于2020年的变化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儿童保健策略提供理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济南市历下区14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020年2396例、2019年2135例,采用WHO-2006参考标准评价儿童群体的健康情况,分别对每个年龄段不同性别儿童的体格发育进行比较。结果2020年学龄前儿童3岁~、4岁~、5岁~年龄组的体质量分别高于2019年同性别同年龄组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年龄组男女儿童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3岁~、4岁~、5岁~及6岁~年龄组的男女儿童的身高相较于2019年同性别同年龄组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学龄前儿童低体质量率、生长迟缓率及消瘦率(分别为0.29%、0.13%、2.00%)相较于2019年情况(低体质量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分别为0.28%、0.33%、1.45%),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10、2.15,均P>0.05),2020年学龄前儿童超重率(12.4%)、男童超重率(16.67%)分别高于2019年儿童超重率(10.96%)、男童超重率(1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4.05,均P<0.05)。不同年份女童超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05)。2020年学龄前儿童肥胖率(7.51%)、女童肥胖率(5.53%)相较于2019年儿童肥胖率(6.32%)、男童肥胖率(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7、0.30,均P>0.05)。2020年女童肥胖率高于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结论2020年历下区学龄前儿童体质量增长过快,男童超重率、女童肥胖率有所增加,应更多关注学龄前儿童家庭环境中的健康状况
刘慧娟李燕张莉孙瑾高南南吴琼曹媛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超重肥胖
382例HIV暴露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分析
2023年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产妇所生儿童体格发育情况,为优化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健康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浙江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系统报告的HIV感染产妇所生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期抗病毒治疗是否满12周将HIV感染产妇所生儿童分为HIV低暴露风险儿童及HIV高暴露风险儿童。按儿童性别分别比较所有HIV感染产妇所生儿童及HIV低暴露风险儿童身长、体重与国家标准的差异。因HIV高暴露风险儿童数量过少,故未单独分组分析。结果 382例HIV感染产妇所生儿童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13.09%,早产发生率为9.42%,HIV高暴露风险儿童占10.47%。除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外,HIV感染产妇所生男童体重在0、1、3月龄时均低于国家标准,女童体重在出生时低于国家标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男女童身长在0、1、3、6、9、12、18月龄时均低于国家标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HIV感染产妇所生满12、18月龄儿童体格发育不良的均为6例(占比4.32%、6.52%),均为身长发育不达标。结论 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低出生体重和早产发生率较高,且其所生正常儿童身长明显落后于国家标准,尤其是女童身长滞后,应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因素,以降低HIV暴露对儿童生长的不良影响。
罗时猛林聃陈银炜张晓辉
关键词:艾滋病孕产妇儿童体格发育
2021年佛山市黄岐片区5093名小学生体格发育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了解佛山市黄岐片区小学生的身高、体重发育状况,为更好地组织开展卫生保健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3—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以佛山市黄岐片区10所小学的50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儿童生长标准与生长曲线》的要求统一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并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不同年龄组身高、体重进行比较,计算身材矮小、肥胖的检出率,并进行χ^(2)检验。结果佛山市黄岐片区小学生男女生身高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均值男生大于女生。各年龄组男女生的身高、体重均值均高于全国标准。男生的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始于9~10岁,12岁~达最大增长值。女生的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始于8~9岁,10~11岁达最大增长值,之后逐渐下降。矮小的总检出率为3.48%,男女生各年龄组矮小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身材矮小检出病例集中在6~8岁低年级组。超重的平均检出率为14.22%,各年龄段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的总检出率为8.25%,男生的肥胖平均检出率高于女生(χ^(2)=19.370,P<0.001)。男生的肥胖检出率在11岁~组最高,7岁~组最低;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在7岁~组最高,12岁~组最低。结论佛山市黄岐片区小学生身高、体重平均水平均高于全国标准,但矮小检出率及肥胖检出率较高,需引起家长、社会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制订相关有效措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谭秀贞刘宇轩邓紫嫦郑增鑫谭素勤孟丽思
关键词:小学生身高体重生长发育
甘肃省临夏州农村10~12岁学龄儿童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学龄儿童营养及体格发育状况,为改善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9年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抽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10~12岁学龄儿童进行研究,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和儿童营养不良、生长迟缓、超重与肥胖检出率,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结果临夏州农村10岁男女童平均体重分别为33.3、31.7kg,平均身高分别为139.8、138.7cm;11岁男女童平均体重分别为33.8、33.2kg,平均身高分别为141.1、141.7cm;12岁男女童平均体重分别为34.6、35.2kg,平均身高分别为143.2、143.8cm。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5.1%(男36.9%,女33.0%),其中中重度消瘦检出率为23.4%,轻度消瘦检出率为11.7%;儿童超重检出率为4.7%,肥胖检出率为4.6%;儿童营养状况性别间(Z=368213.0)和年龄间(H=0.1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总生长迟缓检出率为5.8%,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童为4.2%,女童为7.4%,儿童生长迟缓检出率性别间(χ^(2)=99.000)和年龄间(χ^(2)=198.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儿童身高发育水平性别间(Z=346398.0)和年龄间(H=15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肃省临夏州农村学龄儿童体格发育水平滞后,营养不良状况突出,应加强对当地儿童生长发育的关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尹莉梅王燕玲朱小南郑菁曹永琴孙玮费秀兰陈国华
关键词:学龄儿童营养不良超重
榆林市高新区学龄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榆林市高新区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为促进榆林市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高新区4所小学在校学生,共3180人。检测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腰围、视力等身体发育指标,由医务人员一对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测量。结果榆林市高新区6~12岁儿童的身体发育各项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各个年龄段男童、女童的身高和体重,均高于2005年制定的全国同龄儿童标准(均为P<0.05);6~12岁男童身高平均值范围为125~156 cm,女童身高平均值范围为123~156 cm,10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各个年龄段男童坐高个体差异较大,女童分布比较集中,在10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身高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6~12岁男童体重平均值范围为26.53~50.30 kg,女童体重平均值范围为24.65~48.02 kg,12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高于女童(均为P<0.05),男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为19.53%,高于女生的15.40%,表现在9~、10~岁;各个年龄段男童胸围分布比较分散,女童较男童集中,在12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各个年龄段男童的腰围分布较分散,女童分布较集中,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结论榆林市高新区儿童的各种生长发育指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符合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但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尚建梅李梦西常向东冯建雄高建忠何宇周小燕李蓉
关键词:学龄儿童体格发育
西安市≤6月龄婴儿体格发育状况及营养状态调查
2022年
目的调查西安市≤6月龄婴儿体格发育状况及营养状态,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西安市10个社区或村(5个属于城镇街道办事处,5个属于村镇政府),在每个社区或村随机选择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2021年6—8月在选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6月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婴儿进行体格检查(身长及体重)及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并对婴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婴儿营养不良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婴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1714名婴儿参与本研究,男婴5951人,占50.80%,女婴5763人,占49.20%。≤3月龄占45.65%,4~6月龄占54.35%。共有1972例≤6月龄婴儿检出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6.83%。其中生长迟缓的发生率为1.15%,体重不足的发生率为0.96%,消瘦的发生率为1.47%,贫血发生率为14.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喂养情况(部分母乳喂养OR=1.440,人工喂养OR=1.523)、户籍所在地(OR=2.396)、添加辅食类别数量>2种(OR=1.690)、摄入蛋黄(OR=1.657)、摄入水果(OR=1.355)为≤6月龄婴儿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西安市6月龄及以下婴儿营养不良发生风险较高,贫血为主要的营养不良原因。户籍所在地、喂养方式、添加辅食类别数量、摄入蛋黄及水果是6月龄及以下婴儿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可给予针对性的干预。
缑百妮李阳李亚红
关键词:体格发育营养状态婴儿生长发育
兰州市城关区3~7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评价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关区3~7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今后本地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5—7月,选取兰州市城关区10所幼儿园的1383名儿童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采用WHO推荐的Z评分法进行生长发育状况的评价。结果:除4~5岁年龄段外,其他各年龄组男童的身高、体重均高于同年龄段女童,不同年龄段儿童身高和体重的平均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和女童的身高别体重(WHZ)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FWHZ=7.524,女童FWHZ=3.149,P<0.05),男童组的年龄别身高(HAZ)和年龄别体重(WAZ)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FHAZ=0.003,FWAZ=0.034,P<0.05)。结论:兰州市城关区学龄前儿童总体发育情况较好,但营养不良情况仍然存在。
周霜艳朱婷张莉姜田园唐莉莉阮烨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Z评分营养状况
10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3岁时体格发育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早产儿随访至3岁时的体格发育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分娩,出生体质量<1500 g的VLBW早产儿,分析其校正12月龄、24月龄及出生年龄3岁时的体格生长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共分娩141例VLBW早产儿,死亡26例,存活率81.6%。存活的VLBW早产儿中,101例完成随访(87.8%)。校正12月龄、校正24月龄和3岁龄的按年龄头围Z值(HcAZ)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校正24月龄相比,3岁的HcAZ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12月龄、校正24月龄和3岁时的去脂重(LBM)以及LBM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BM呈逐步增长趋势,不同年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24月龄及3岁时LBM百分比高于校正12月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有无并发症,将VLBW早产儿分为有并发症组36例,无并发症组65例;两组间按年龄体质量Z值(WAZ)、按年龄身长Z值(LAZ)、HcAZ及按年龄体质量指数Z值(BAZ)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龄增长,VLBW早产儿的各项体格发育指标均逐渐追赶,有无并发症的VLBW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无明显区别。
陶芳芳胡雪峰肖玲莉戴芸佳刘江勤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访研究
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体格发育状况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的体格发育状况,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初次就诊的129例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病因分为Alagille综合征(AGS)组,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组,先天性胆汁酸合成缺陷(CBAS)组,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组,不明病因(UE)组;收集所有患儿的身高、体重,定义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Z评分低于2个标准差为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结果 129例患儿中生长迟缓37例(28.7%),低体重37例(28.7%),消瘦84例(65.1%)。UE组生长迟缓者发生率与PFIC组、PN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GS组和PFIC组低体重发生率分别与NICCD组、U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NAC组消瘦发生率分别与NICCD组、U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中常伴有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三者所占百分比与病因有显著相关性。
蔡莎龚敬宇王建设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儿童体格发育

相关作者

范志红
作品数:2,356被引量:93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健康 食物 营养 食品 营养学
陈洁
作品数:342被引量:2,156H指数:2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幽门螺杆菌 炎症性肠病 儿童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
蒋蔚海
作品数:22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体格发育 儿童 儿童体格发育 儿童体格 不同喂养方式
罗优优
作品数:78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克罗恩病 儿童 炎症性肠病 儿童克罗恩病 回顾性分析
范雪瑾
作品数:28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与全科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缺铁性贫血 营养状况 体重 身高 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