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1篇“ 佛教信仰“的相关文章
- 宋代妇女佛教信仰探析
- 2024年
- 作为宋代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之一,佛教的发展与妇女群体息息相关。在佛教的世俗化发展、动荡的底层社会环境、封建理学的压抑、健康及基本生存难以保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信仰佛教成为宋代众多妇女缓解痛苦压力、维持自身生存的寄托与手段。作为宋代佛教中的重要派别,禅宗因通俗的教义、简明的修行程序,在妇女信徒中具有重大的影响力。除女性僧人外,宋代妇女信徒包括宫廷妇女、知识分子周边妇女、平民妇女等,其中又以平民妇女为主体。关于信仰方式,非出家妇女有布施、诵经等;比丘尼的信仰方式则更加系统,包括受具足戒、出外云游以及开坛讲经等。在宋代,妇女信仰佛教这一现象造成的影响复杂多样:对佛教而言,大量妇女信仰佛教扩大了信徒基础,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对社会而言,妇女信仰佛教既有利于巩固国家统治秩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控制疾病传播,又会减少劳动力来源、导致社会不良风气的发生;对妇女群体而言,信仰佛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文化水平,对保证广大底层妇女的基本生存具有一定的帮助。
- 马列
- 关键词:妇女佛教信仰理学
- 论庾信的佛教信仰及其转变
- 2024年
- 庾信由南入北,经历“四朝十帝”,其与佛教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信仰”或者“不信仰”能够说明的。梳理《大藏经》等内外典籍可知,新野庾氏之兴与中古佛教政治关系密切。庾信早年随萧纲奉佛,侯景之乱后责备梁武帝兴佛,入北后以佛寺济世,明悟“空”与“佛性”的关系,经历了奉佛、斥佛、用佛、明佛的转变。作为中古士人接受外来文化的一个剪影,庾信的经历显然具有一种特殊的典范意义。
- 马麟
- 关键词:庾信佛教信仰侯景之乱
- 北宋宰相王曙家族佛教信仰考论
- 2024年
- 王曙(963-1034),字嗨叔,祖籍太原,宋淳化三年(992)科举人仕,咸平中(998-1003)举贤良方正,授著作郎,出知明州定海县,后累官至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太原郡开国公。《宋史》称:“曙方严简重,有大臣体,居官深自抑损。喜浮屠法,斋居蔬食,泊如也。”
- 赵泽州侯慧明
- 关键词:佛教信仰《宋史》著作郎
- 辽朝佛教信仰演变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 2024年
- 辽朝初年佛教就已传人契丹内地,并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辽朝佛教信仰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并非以一个面貌贯穿始终,而是历经演变。辽朝在客观上为佛经、佛教义学的传承及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造就了辽朝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本文所说世俗佛教是指信徒重视现世甚至来世利益,充满功利色彩的佛教信仰,而义学佛教是指在重世俗的同时,更重视对佛教典籍的研读和注疏,具体体现在对义学的重视上。
- 鞠贺
- 关键词:佛教信仰中国佛教史佛教典籍功利色彩辽朝
- 李朝女性佛教信仰与韩国汉文小说女信徒叙事
- 2024年
- 李氏朝鲜王朝采取崇儒抑佛的政策,在两次排佛高潮中,佛教命脉近乎断绝,女性佛教信仰更遭到致命打击。与李朝君臣断然排佛的态度相反,以厚德大妃、仁粹大妃、慈顺大妃等为代表的宫廷女性多崇佛,在她们的努力之下,佛教才有了一线生机。儒教社会以男性的利益为出发点,用法律限制女性行动自由,并要求女性保持贞节,这种意识形态调整、改变并扭曲了女性心理结构,建立了以夫为纲、在贞节受到威胁时应该自杀等群体心理机制。受压迫的女性只能将精神寄托于佛教,以期来世转身成男获得幸福。女性持续而坚韧的信奉,是佛教得以在儒教社会存活下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 李爽赵维国
- 回鹘契约文书反映的民间佛教信仰
- 2024年
- 回鹘契约文书在反映回鹘人经济生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其中两件放良书渗透着冥报、功德回转的佛教思想,一件结拜契体现了对往生净土的追求,一件借经契则反映了借经活动要遵循的程式。这些活动反映的多是民众从实用角度出发所关注的佛教思想内容。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世俗活动与宗教信仰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在高昌回鹘,佛教信仰并非仅仅停留在僧侣信仰的层面上,其已经深入民间,内化为民众的行为准则,对世俗生活具有规范作用。
- 宋博文张铁山
- 关键词:回鹘文契约文书佛教民间信仰
- 佛教信仰对唐代女性丧葬的影响研究
- 佛教在唐代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融合之后,发展盛行。其中的佛教教义融入唐代社会,对唐代民众的社会生活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中国自古是一个礼制国家,被称为五礼之一的凶礼,备受古人重视。古人对于他们的身后之事也有着明确的规定...
- 唐文娇
- 关键词:佛教唐代女性丧葬
- 李阿昌造像碑所见隋初泾川地区民间佛教信仰问题
- 2024年
- 隋开皇元年(581)李阿昌造像碑出土于甘肃省泾川县,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该碑体量庞大、内容复杂、构思精巧,不仅有开皇元年的明确纪年,同时也是泾川地区目前仅见的佛教结社造像碑。该碑是北周武帝灭佛与隋文帝兴佛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李阿昌造像碑除了体现当地民众自北朝以来一直持续到隋、以法华为代表的大乘佛教信仰外,其背后还蕴藏着深刻的护法、传法思想和政治意图。
- 高嫣
- 关键词:造像碑北周
- 元代北方多民族佛教信仰的互动与融合——以麦积山石窟第48窟四臂观音为中心
- 2024年
- 麦积山第48窟东龛内四臂观音造像属于藏传佛教体系,四臂观音造像样式独特,发式为三重螺髻,仰覆莲花宝座基座为十字折角须弥座,此尊四臂观音造像样式反映出藏传佛教在北方地区的盛行以及元代北方多民族佛教信仰的互动与融合。
- 朱淑娥郑炳林
- “一带一路”倡议下瑞丽地区缅籍人员南传佛教信仰实践与文化认同的田野调查研究
- 2024年
- 瑞丽是汉、缅、傣掸文化交往交流的重要场域。缅籍人员作为中缅边境重要流动群体,对南传佛教拥有悠久的信仰历史,文章将从这一身份群体的生机与信仰、信仰实践与文化认同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最终聚焦到以僧侣为例的在华缅籍人员对南传佛教信仰的实践状况。从缅籍人员的信仰实践中折射出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促进边境社会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深化理解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生动案例。
- 张峰
- 关键词:南传佛教文化认同
相关作者
- 李向平

- 作品数:217被引量:65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 研究主题:信仰 宗教 神圣 信仰方式 中国宗教
- 党燕妮

- 作品数:28被引量:149H指数:8
- 供职机构:敦煌研究院
- 研究主题:佛教信仰 数字化资源 书籍 图书馆信息化 图书馆事业
- 邵正坤

- 作品数:50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 研究主题:北朝 造像记 家庭 北朝时期 汉代
- 季羡林

- 作品数:124被引量:69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东方文化 文化交流 龟兹 西方文化 序言
- 焦杰

- 作品数:75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唐代 墓志 唐代妇女 唐代墓志 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