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8篇“ 供应链重构“的相关文章
- 我国制造业出海与供应链重构
- 2025年
- 随着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制造企业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出海发展成为众多企业的新选择,而如何构建与之匹配的全新供应链体系也成为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制造产业格局发生变化,我国制造企业走向海外的趋势愈加明显,由此带来我国制造产业供应链体系重构建设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新的物流运营模式和物流技术受到企业重视并被大量应用,制造业正处在探索与构建全新供应链的关键阶段。
- 喜崇彬
- 关键词:供应链体系全球制造业物流技术供应链重构产业供应链
- 从商贸流通视角分析全球供应链重构对跨国经营的影响
- 2025年
-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加剧,全球供应链重构成为跨国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商贸流通视角,探讨全球供应链重构对跨国企业的影响:分析了地缘政治、技术进步及全球疫情等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结合相关理论,阐述了跨国企业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及成本控制方面的战略调整;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在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和效率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区块链、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出了跨国企业应加强供应链本地化、推动数字化管理、提升供应链韧性等策略,以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
- 李振婷唐洁
- 关键词:商贸流通
- 全球供应链重构视阈下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路径探索
- 2025年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全球供应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构机遇与挑战,从传统的线性供应链模式向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这一过程中,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物流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物流行业的主力军,其就业路径与职业发展如何适应这一变革,成为当前教育与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全球供应链重构对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旨在探索其在新形势下的就业路径,以期为物流教育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 胡叶帅
- 关键词:全球供应链物流专业就业路径
- 全球供应链重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2025年
- 一、引言国际范围内的供应链重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其背后的动力包括贸易政策改变、技术进步、环境可持续性考量、地缘政治变化和疫情冲击等。这种重组的方式和倾向表现为:多元化和去中心化、沿海外包和回流、恢复力和韧性以及数字化。对于地区经济来说,国际范围内的产业链重组在为经济增长、技术转移和地区整合提供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空心化、经济依存关系加剧、社会不公等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通过供应链多元化、产业升级、区域合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政策的重新整合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邹孛
- 关键词:产业空心化供应链重构环境可持续性去中心化
-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重构:理论逻辑、现实障碍与政策路径被引量:1
- 2024年
-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意味着其内部的重大变化,更会直接影响其与外部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乃至重构供应链。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在供应链上实现示范扩散,提升供应链分工深度和参与广度,增强供应链韧性与稳定性以及促进供应链的创新,从而有效重构供应链。然而,企业数字化转型重构供应链还存在企业、地区、产业和供应链层面的现实障碍,制约这一重构效应的发挥。要实施多措并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产业发展水平和畅通供应链数据流等四种路径,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的积极重构效应。
- 巫强姚雨秀
- 关键词:供应链创新
- 汽车供应链重构
- 2024年
- 7月至10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占比连续四个月超过50%。凭借智能电动车产品,中国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连攀新高,10月甚至跨过70%大关。大多数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还没有走出燃油车时代,过去中国本土品牌也不是其主要客户。智电汽车发展越快,这类供应商的日子就越难过。
- 安丽敏
- 关键词:供应链重构中国本土品牌市场份额燃油车汽车
- 外部环境压力下Y公司供应链重构项目范围管理研究
- 随着逆全球化思潮的新起,欧美国家开始重构基础产业,全球一体化逐渐演变为区域一体化。部分供应链成员的退出给国际合作带来了障碍,中断了产业链的连续性。这种现象加剧了供应链的不稳定性,进而引发了供应冲击,影响了各参与国的生产能...
- 朱理益
- 关键词:项目范围管理供应链管理
- 突发事件风险下的供应链重构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突发事件的出现会对供应链的运作和企业的经营产生严重影响。本文研究了突发事件风险下的供应链重构策略,构建了突发事件下存在供应和需求两方中断的供应链决策模型。模型考虑一个制造商需向一个主供应商采购一种核心零部件以满足线下市场需求;突发事件发生后,为应对主供应商的供应中断和线下市场的销售停滞问题,制造商可以重构自身的供应链——启动后备采购(即向一个未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后备供应商紧急采购零部件)并开拓线上销售业务,其中后备供应商的单位生产成本比主供应商更高,且制造商需在突发事件风险实现前向后备供应商预留产能才能保证后备采购的可获得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突发事件风险下,存在一个阈值使线上市场潜能低于该阈值时,制造商不会重构自身的供应链,否则,制造商会进行供应链重构——向后备供应商预留后备采购的产能并开辟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其中该阈值是一个关于突发事件风险、后备生产成本、单位产能预订价格的函数。而且,制造商实施供应链重构的区间随突发事件风险的增加而放大,随后备采购成本、产能预留价格的增加而缩小。从事前来看,制造商向后备供应商预订产能时,超订总是会发生。当制造商实施供应链重构时,若突发事件发生的风险较小,则产能预订成本高于后备采购的期望成本,即后备供应商通过制造商的产能超订获得了额外收益;否则,产能预订成本低于后备采购的期望成本,即制造商不会因为产能超订而蒙受损失。
- 余乐安余乐安曾能民
- 关键词:供应链重构突发事件
- 地缘政治经济视角下的全球供应链重构被引量:3
- 2024年
- 受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新冠疫情肆虐、俄乌冲突和中美大国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地缘政治经济走上历史舞台。这一新型地缘关系是传统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发展和交织,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因全球供应链快速扩张而深度融合背景下,大国竞争更为复杂、多维和复合的典型特征。这种背景下,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自主性为目标,采取产业政策、投资审查机制、出口管制以及进口限制等政策措施,试图以此设计并重建所谓弹性、安全的全球供应链。全球供应链未来会向何处发展,主要取决于大国地缘政治经济与全球自由市场力量的博弈,以及各国政府干预与企业应对的动态变化。我国需要在保持战略定力,扎实推进双循环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开放进程,深化和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理性面对和化解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地缘政治经济挑战,以此保证我国参与其中的全球供应链稳定发展与有序调整。
- 刘洪钟
- 关键词:地缘政治经济
- 从主流媒体“供应链重构”看系统性变革
- 2024年
- 媒体融合发展十余年来,报纸的传统供应链已不能适应网络时代双向、多向度的传播逻辑。供应链重构应成为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之一。面对挑战,主流媒体应顺应网络时代媒介逻辑,为创新营造良好氛围,完善从“党报”到“党端”新机制,建立顺畅的团队协作机制,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
- 张建雄
- 关键词:媒体融合全媒体时代供应链重构
相关作者
- 何明珂

- 作品数:119被引量:70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
- 研究主题:供应链 物流 配送中心 物流系统 电子商务
- 余乐安

- 作品数:99被引量:1,161H指数:20
-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系统动力学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突发事件 CGE模型 碳减排
- 邹卫华

-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 研究主题:产业转移 国际分工 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链重构 作业成本法
- 杨长春

- 作品数:22被引量:495H指数:7
-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 研究主题:国际贸易 高端 供应链重构 西部大开发 国际物流
- 周建频

- 作品数:20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航海学院
- 研究主题:供应链 分形 AGENT 分形供应链 供应链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