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5篇“ 供血者“的相关文章
-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技术中供血者意外抗体筛查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技术中供血者意外抗体筛查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行治疗性输血和手术备血的患者596例,应用微柱凝胶法对受血者予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测定。结果596例受血人员共测定出抗体阳性240例(40.27%)。选取血型系统Rh-hr、MNSs、Kidd、Duffy、Kell、Lewis。240例阳性标本不规则抗体中,164例(68.33%)女性、76例(31.67%)男性,其中190例(79.17%)输血史/妊娠史、50例(20.83%)无输血史/妊娠史。240例抗体筛选阳性标本不规则抗体记录结果显示:测定出特异性抗体共106例(44.17%),未测定出抗体共134例(55.83%)。Rh-hr血型系统中,8例(3.33%)抗-D抗体、34例(14.17%)抗-E抗体、2例(0.83%)抗-C抗体、4例(1.67%)抗-C抗体、2例(0.83%)抗-Ec抗体。MNSs血型系统中,34例(14.17%)抗-M抗体、4例(1.67%)抗-s抗体。Kidd血型系统中,2例(0.83%)抗-JK抗体。Duffy血型系统中,2例(0.83%)抗-Fy抗体。Kell血型系统中,2例(0.83%)抗-K抗体。Lewis血型系统中,6例(2.50%)抗-K抗体、2例(0.83%)抗-Le^(b)抗体、4例(1.67%)自身抗体。结论在输血前测定不规则抗体是确保输血安全的主要方式,微柱凝胶法应用简便,且灵敏度较高,结果更具有稳定性,适用于输血前不规则抗体血清学测定。
- 张璐璐
-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供血者意外抗体
- 为受血者匹配供血者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为受血者匹配供血者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受血者的第一抗原信息,判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条件的供血者,该第一条件为:该供血者的第一抗原信息所包含的各抗原均包含于该受血者的第一抗原信息,第一抗原信息...
- 李小飞
- 为受血者匹配供血者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受血者匹配供血者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受血者的与血小板血型抗原相关联的第一表位信息或第一基因信息,判断是否存在满足第三条件的供血者;在存在的情况下,将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供血者确定为所述受血者的匹...
- 李小飞
- 文献传递
- 为受血者匹配供血者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为受血者匹配供血者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受血者的第一抗原信息,判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条件的供血者,该第一条件为:该供血者的第一抗原信息所包含的各抗原均包含于该受血者的第一抗原信息,第一抗原信息...
- 李小飞
- 为受血者匹配血小板供血者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受血者匹配供血者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受血者的与血小板血型抗原相关联的第一表位信息或第一基因信息,判断是否存在满足第三条件的供血者;在存在的情况下,将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供血者确定为所述受血者的匹...
- 李小飞
- 受血者与供血者Rh(D、C、c、E、e)抗原相容情况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9
- 2021年
- 目的了解我院受血者及其供血者Rh(D、C、c、E、e)抗原和表型分布,分析受、供者Rh抗原相容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交叉配血相合的受血者血样418例和供血者血样710例,进行Rh(D、C、c、E、e)抗原检测,比较分析受、供者抗原和表型分布差异及抗原相容性。结果受、供者Rh(D、C、c、E、e)抗原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受、供者CcDEe、CCDee表型分布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供者Rh(D、C、c、E、e)抗原不相容性输血中以c、E抗原同时不相容占比最高(50.00%);ccDEE、ccDEe和CcDEE表型的受血者发生Rh抗原不相容性输血的概率较高;受血者输注多个供血者血液时,发生Rh抗原不相容性输血的概率最高(P<0.05)。结论临床输血中存在一定比例的Rh抗原不相容性输血,交叉配血前对受、供者进行Rh(D、C、c、E、e)抗原的检测并采取相容性输血,可有效提升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 王磊吴学忠
- 关键词:受血者供血者RH血型
- RhD抗原初检阴性供血者及患者Del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接收的RhD血型初检阴性标本112例,采用微柱凝胶卡及盐水法初筛RhD阴性者的血标本,经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排除弱D后用吸收放散试验做Del检测,再进行C、c、E、e抗原表型检测。结果显示,112例血标本中,吸收放散试验确认为Del型35例(31.3%),其中RhCE表型Ccee19例、CCee 11例、CcEe 2例、CCEe1例、ccEe2例。因此认为初检RhD阴性人中Del型比例较高,应对初检RhD阴性者进行Del型检测,避免RhD阴性患者输注Del血液而产生抗D抗体;仅凭RhCE表型不能排除Del型,临床上应采用分子生物学与血清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
- 宋倩郝一文
- 关键词:RHD血型
- 滨州地区供血者ABO血型系统亚型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分析滨州地区供血者ABO亚型的分子机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试管法对微板法筛查出的正反定型不符血样做进一步血型血清学分析,并进行亚型确认。对亚型标本进行血清学分析和DNA测序,测序结果用软件比对分析后,确定其基因型。结果从2014~2015年滨州地区无偿献血者84 394份血样中检出ABO亚型12例(检出率为1.4/万),其中A亚型3例(A^(el)1例、A_31例、A^(el)B1例)占25%,B亚型8例(B^(el)1例、Bx1例、B_32例、AB_34例)占66.7%,B(A)表型1例占8.3%。对12例亚型标本进行DNA测序结果显示,Ael05基因2例、B301基因1例、B303基因4例、B(A)04基因1例,但有A亚型1例、B亚型3例,6、7外显子测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ABO亚型分布存在不均衡性和地域性差异,滨州地区最常见的ABO亚型为AB3或B3,最常见突变基因为突变发生在第3内含子的B303基因。
- 张韦冯智慧张秀铮
- 关键词:ABO血型
- 电子交叉配血技术中供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供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电子交叉配血技术安全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遂宁市中心血站提供的14746袋红细胞成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者作抗体特异性鉴定,阴性者按电子交叉配血规则与受血者进行电子交叉配血,同时采用凝聚胺法对供受血者进行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平行试验,分析供血者不规则抗体漏检情况。结果 14746份血液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2例,阳性率0.08%;电子交叉配血均未发现不相容情况;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平行试验未发现次侧不相容者。13215袋供血者红细胞成分发出,无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未发现供血者不规则抗体漏检。结论虽然供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低,但临床常用抗体筛查试剂红细胞涵盖抗原谱不广泛,可能造成某些低频率抗体漏检,及时制定不规则抗体筛查试剂红细胞标准方可确保电子交叉配血技术的安全应用。
- 刘家瑞王远杰陈亮李红梅冯俊程
-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供血者相容性
- 浅论供血者血袋小辫血样的反向血型及其对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供血者血袋小辫血样的反向血型以及其对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漳州市中心血站提供的2040份供血者血袋小辫血样的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试管法鉴定这2040份供血者血袋小辫血样的反向血型,并使用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对这2040份供血者血袋小辫血样的反向血型进行异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当供血者血袋小辫血样的血型抗体减弱甚至无法测到时,会对交叉配血的结果产生影响。结论 :鉴定供血者血袋小辫血样的反向血型对提高交叉配血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血站在制备红细胞悬液时应尽量保留含有完整血浆成分的血袋小辫血样。
- 黄燕雪甘玮玮原敏
- 关键词:交叉配血
相关作者
- 刘玉振

- 作品数:165被引量:57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
- 研究主题:无偿献血者 ALT 献血者 微板 供血者
- 李喆

- 作品数:68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石市输血研究所
- 研究主题:供血者 输血 红细胞 血液 供者
- 赵君

- 作品数:31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
- 研究主题:供血者 Γ射线 献血者 Γ射线辐照 无偿献血者
- 陈素良

- 作品数:78被引量:33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病毒 HIV-1 艾滋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病学
- 王军

- 作品数:38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黄石市输血研究所
- 研究主题:输血 供血者 献血 安全性 西尼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