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0篇“ 促增殖“的相关文章
蛋白质组学分析蛋白溶酶体酸性葡糖神经酰胺酶在肝细胞癌中的增殖作用
2025年
目的通过整合分析大规模肝细胞癌临床样本蛋白质组学数据集,挖掘关键癌分子,并分析其在肝癌细胞中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已报道的两个大规模肝细胞癌研究样本蛋白质组学数据集,筛选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溶酶体酸性葡糖神经酰胺酶(GBA),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GBA高表达(n=118)与低表达(n=118)的生存差异。收集2021年3月至2021年5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41~66岁,中位年龄56岁。人肝癌细胞系HCC-LM3分为转染GBA的小干扰RNA的siGBA-1、siGBA-2组和转染阴性对照的siNC组。Western印迹检测肝癌组织和细胞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肝癌细胞差异表达蛋白,使用Cytoscape(3.9.1)软件对下调差异蛋白进行相互作用网络构建。细胞增殖实验及克隆形成分析GBA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影响。结果在两个临床样本蛋白质组学数据集中筛选出GBA在肝癌组织中显著上调,TCGA分析GBA高表达与肝细胞癌预后不良相关。Western印迹检测临床肝细胞癌组织中GBA蛋白相对表达为(0.60±0.35),高于癌旁组织(0.26±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0.025)。对敲低GBA与阴性对照组细胞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以及相互作用分析,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潜在的GBA下游调控分子。Western印迹检测证实敲低GBA后EGFR蛋白表达显著下降,EGFR蛋白相对表达siNC组为(0.92±0.08)、siGBA-1组为(0.64±0.07)、siGBA-2组为(0.51±0.07)。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实验中,敲低GBA后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下降,细胞增殖第4天细胞吸光度值:siNC组为(1.91±0.17)、siGBA-1组为(1.24±0.11)、siGBA-2组为(1.21±0.04);细胞克隆数:siNC组为(674.3±6.5)、siGBA-1组为(388.3±7.5)、siGBA-2组为(360.0±29.0),敲低组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
肖彤王浩李红乐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
microRNA在模拟空间辐射环境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旁效应中的作用研究
2025年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细胞类型,也是辐射敏感的细胞类型之一。辐射不仅会影响星形胶质细胞自身的生长,还会通过细胞旁效应影响周围的神经细胞,进而诱导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本研究利用^(60)Co产生的γ射线和_(12)C^(6+)产生的重离子射线,分别以耐受剂量(2 Gy的γ射线和0.2 Gy的重离子射线)和半致死剂量(10 Gy的γ射线和2 Gy的重离子射线)辐照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细胞),比较两种射线对细胞存活率和旁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和重离子射线在两种剂量下对细胞存活率和旁细胞增殖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γ射线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旁效应,而重离子射线诱导抑制增殖的旁效应。进一步使用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辐照前后细胞外培养基中外泌体内microRNA的表达差异情况,发现3种与细胞增殖相关的microRNA,分别是miR-24-1-5p、miR-100-5p和miR-7704,它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共同调节旁细胞的增殖。此外,还检测了γ射线和重离子射线对这3种microRNA在细胞内外分布的影响,发现γ射线和重离子射线在不同剂量下对3种microRNA的表达影响不同。本研究发现的这3种microRNA可能是辐射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旁效应的一个重要靶点,能够为揭示辐射诱导的神经致炎性细胞损伤旁效应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
秦昱汉张子寅严立本郜雅楠王爱璐尔天漪刘梦瑾李诺敏王巧娟隋丽马宏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MICRORNA
蛋清多肽-铁螯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对Caco-2细胞的增殖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为开发人体易吸收的铁补充剂,提高咸蛋清的附加值,该研究以铁螯合能力和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为指标,优化酶解条件,通过超滤和Sephadex G-15凝胶柱分离纯化铁螯合能力高的蛋清多肽。采用扫描电镜、能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蛋清多肽-铁螯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探究其对Caco-2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4%、酶添加量10%、pH 8、温度50℃时酶解8 h,所得产物的铁螯合能力为95.27%。蛋清粗肽经超滤和Sephadex G-15分离纯化得到铁螯合能力最高的组分F4-4。扫描电镜、能谱、红外光谱和XRD结果表明蛋清多肽和Fe2+形成多肽-铁螯合物。细胞实验中,与蛋清多肽和硫酸亚铁相比,蛋清多肽-铁螯合物的安全性高,且有一定的增殖作用。
王晴晴蔡为荣汪玉玲卓允允黄伟曹宇凡
关键词:分离纯化细胞增殖
右归饮及其入血成分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
2024年
目的明确右归饮的主要入血成分;阐明右归饮及其主要入血成分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建立右归饮、各单味药及Sprague-Dawley大鼠灌服右归饮后含药血清的分析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噻唑蓝(MTT)法评价右归饮、含药血清及其主要入血成分对成骨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大鼠灌服右归饮后在含药血清中检测到10种入血成分,分别为君药附子中的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君药肉桂中的肉桂酸,臣药山茱萸中的莫诺苷、马钱苷和佐药杜仲中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右归饮药液及两味君药附子、肉桂中7种入血成分浓度分别为1μg·mL^(-1)、10 ng·mL^(-1)、10 ng·mL^(-1)、1 ng·mL^(-1)、100μg·mL^(-1)、100 pg·mL^(-1)、1μg·mL^(-1)和1 ng·mL^(-1)时,对成骨细胞有一定的增殖作用且起效较为迅速,右归饮含药血清的起效时间缓慢。结论右归饮可原型入血的10种化学成分得以揭示,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右归饮药液、右归饮含药血清及右归饮主要入血成分对成骨细胞具有增殖作用。
朱瑶瑶朱希章建华尹华
关键词:右归饮入血成分成骨细胞增殖作用
猪脑增殖肽-脑中磷脂联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及药品配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猪脑增殖肽‑脑中磷脂联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取猪脑和生理盐水,将选取的猪脑和生理盐水按比例混合后匀浆;(b)在匀浆后的混合物中加入胰蛋白酶进行搅拌酶解;(c)将酶...
谌迪肖朝耿卢文静叶沁张岑张治国
具有增殖和血管生成功能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细分亚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具有增殖和血管生成功能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细分亚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收集P5‑P7代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上清,通过切向流系统+尺寸排阻色谱柱+亲和层析分离外泌体亚群,根据粒子径将外...
李晶吴庭鹤刘伟王新雨陈雅婷
通过调控VEGF信号通路探讨补肾通络方对子宫内膜损伤后HUVECs增殖、血管生成和迁移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析补肾通络方对子宫内膜损伤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血管生成和迁移作用,及对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购自武汉大学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12份HUVECs,给予50 ng/mL VEGF处理后,分别实施20%、10%、5%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和无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干预处理。比较补肾通络方对子宫内膜损伤后,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对HUVECs增殖、迁移、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比较20%、10%、5%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和无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干预后24 h的HUVECs活性和24 h细胞生长检测所得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组48 h、72 h的HUVECs活性、细胞生长检测所得OD值及VEGF表达量、HUVECs细胞迁移数均高于10%、5%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组和无补肾通络方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干预组的血管网状结构完整度优于10%、5%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和无补肾通络方血清,无补肾通络方血清干预组的血管网状结构完整度最差,补肾通络方可逆转VEGF抑制细胞活性的趋势,进HUVECs的血管形成。结论将补肾通络方应用到子宫内膜损伤中,可逆转VEGF抑制细胞活性的趋势,增强HUVECs的细胞活性,进细胞增殖、迁移,进血管新生,进内皮细胞网络结构的重建,利于进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利于子宫内膜功能的恢复,且与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浓度呈一定量效关系。
秦屹樊利杰任淼李萍吕改琴郭亚楠
关键词:子宫内膜损伤补肾通络方血管生成
靶向VGLL4/TEAD4相互作用订书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生物学性质及增殖活性研究
陈帅
一种从鱼下脚料中制备的具有增殖功能的多肽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鱼下脚料中制备的具有增殖功能的多肽,是将鱼下脚料进行蒸煮后,匀浆液用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液离心后,上清先用分子量不超过10kDa的膜进行过滤,过滤液再利用分子量不大于360Da的膜过滤,...
王淑娴叶海斌樊英刁菁盖春蕾许拉王友红王晓璐于晓清魏鉴腾
低能量激光对牙髓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及机制初探
目的:  探讨体外低能量激光疗法(Low level laser therapy,LLLT)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的增殖作用及相关机制初探。  方法:  本研究分为三部...
闫诗雯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低能量激光促增殖作用

相关作者

沈新春
作品数:71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小肽 大豆蛋白 生物技术领域 小麦胚芽 功能食品
高淼
作品数:22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 白血病 FKBP 重组腺病毒
黄峥兰
作品数:48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 K562细胞 ABL 白血病
冯文莉
作品数:214被引量:734H指数:1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 K562细胞 BCR-ABL BCR/ABL
肖朝耿
作品数:168被引量:296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肉糜 咸蛋 腌制剂 硫胺素 骨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