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73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相关文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被引量:1
1995年
张鉴节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药理
全文增补中
地诺孕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地诺孕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4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在经期第2日接受皮下注射Gn RH-a,每次3.75 mg,每28 d注射1次;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地诺孕,每次2 m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痛经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分、子宫体积改善情况、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血红蛋白(Hb)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BAC评分、痛经NRS评分和CA125水平均降低,子宫体积均减小,且联合组的PBAC评分[(58.72±12.45)分]、痛经NRS评分[(2.25±0.45)分]和CA125水平[(53.73±14.65)U/ml]均较对照组[(74.51±13.39)分、(3.47±0.61)分、(76.51±21.38)U/ml]低,子宫体积[(103.69±8.41)cm3]较对照组[(132.70±9.39)cm3]小(P<0.05);治疗后,两组的Hb水平均上升,且联合组的Hb水平[(113.06±21.75)g/L]较对照组[(92.47±15.31)g/L]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48%)较对照组(73.17%)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52%)较对照组(19.51%)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诺孕联合GnRH-a可调节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月经量、雌激素水平及痛经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陈雪霞陈燕玲农连珍王晨非
关键词:地诺孕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子宫腺肌病疗效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子宫腺肌病(AM)患者性激素水平、子宫体积、疼痛、月经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9例A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UAE治疗)、联合组45例(采用UAE联合GnRHa治疗),均于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术前、术后12个月性激素、子宫相关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12个月联合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LH)、卵泡生成(FSH)水平均降低,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性激素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UAE联合GnRHa治疗AM,能够缩小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体积,进月经恢复,缓解子宫损伤,明显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崔高祥张逸峰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性激素
激素反向添加疗法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雌激素反向添加疗法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于该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36例EM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术后,对照组给予GnRH-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雌激素反向添加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黄体生成(LH)]、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窦卵泡数目、卵子数目、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SH、E_(2)、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窦卵泡数、卵子数、AM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3/68),低于对照组的14.71%(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18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反向添加疗法联合GnRH-a治疗腹腔镜术后EMT患者可调节机体性激素指标水平,维护卵巢储备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GnRH-a治疗。
邢丽飞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雌激素反向添加疗法卵巢功能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反复种植失败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反复种植失败(RIF)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CE)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RIF合并CE患者138例, 按照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内膜准备方法分为两组:降调节人工周期组(n=59)和人工周期组(n=79),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应用多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IF合并CE患者获得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结果人工周期组年龄[M(Q_(1), Q_(3))]33(31, 37)岁;降调节人工周期组年龄33(30, 36)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 如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体质指数(BMI)、抗米勒管激素(AMH)及基础内分泌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RIF合并CE患者, 降调节人工周期组患者既往移植失败次数多于人工周期组[M(Q_(1), Q_(3)), 3(3, 4)次比4(3, 4)次], 临床妊娠率高于人工周期组[42.37%(25/59)比24.05%(19/79)](均P<0.05);使用GnRH-a预处理后的降调节人工周期法是RIF合并CE患者获得临床妊娠的影响因(OR=2.229, 95%CI:1.015~4.896, P<0.05)。结论 GnRH-a对于改善RIF合并CE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具有一定疗效。
王聪方颖沈帆杨晓葵
关键词:子宫内膜炎反复种植失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冻融胚胎移植回顾性队列研究
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观察
2024年
分析腹腔镜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即GnRH-a)同用在卵巢囊肿治疗中具备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于2020年1月至同年12月区间内于我院就诊的卵巢囊肿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经双盲法遴选符合纳入标准的80名患者并以患者治疗方案为依据将患者对应为对照组(n=40,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与试验组(在前组的前提下应用GnRH-a)。观察患者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准、患者治疗结局、患者症状改善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孕酮、雌二醇表达更低,黄体生成、血清卵泡刺激素表达更高,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具备的差距存在统计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具备的差距存在统计性(P<0.05);实验组患者症状慢性盆腔痛、贫血改善人数更多,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具备的差距存在统计性(P<0.05)。结论:腹腔镜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用药联合的治疗方案在卵巢囊肿患者治疗中具备协助患者获得更加理想治疗效能的能力。
何婷婷
关键词:卵巢囊肿性激素腹腔镜手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治疗中的应用
2024年
评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进行戈舍瑞林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戈舍瑞林治疗,对比组间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疾病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疾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进行戈舍瑞林治疗,能调节激素水平,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闫英
一种制备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缓释微球的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缓释微球的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和两亲性赋形冻干后形成冻干粉;其次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和有机溶进行二次混合,形成油相溶液,而...
马光辉 秦莹 许平 韦祎 巩方玲 周炜清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相关药物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药品综合性评价
2024年
目的对不同规格的戈舍瑞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使用戈舍瑞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南》,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问卷调查、专家论证等方法,围绕3.6 mg戈舍瑞林(A组)、10.8 mg戈舍瑞林(B组)、3.75 mg亮丙瑞林(C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等进行卫生技术评估。结果在有效性方面,A、B组雌二醇>5 pg·mL^(-1)的患者比例低于C组(P<0.05)。在安全性方面,胃肠道反应发生率,A、B组低于C组(P<0.05),B组轻、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P<0.01)。在经济性方面,B组从日均费用、年疗程费用、给药频次及成分效果比方面均优于A、C组。在创新性方面,专家认为B组更具有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临床需求及推荐度A组占优势。在适宜性方面,B组药品技术特点及使用适宜性综合评分更高。在可及性方面,三组可获得性均较好,均存在短缺现象,可负担性B组更好。结论10.8 mg戈舍瑞林在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但临床需求及推荐度不及3.6 mg戈舍瑞林。
郝慧慧刘文山丁传华闫绍妹李真真郭锡春
关键词:戈舍瑞林乳腺癌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2024年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2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加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FSH、CA125和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LH、E2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Kupperma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为21%,其低于对照组的5%(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其低于对照组的25%(P<0.05);试验组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其高于对照组的79%(P<0.05)。结论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加疗法不仅能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缩短其月经恢复时间,还能减轻其疼痛感及相关症状程度,避免了疾病反复发作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陈雪霞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反加疗法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关作者

周灿权
作品数:481被引量:2,575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胚胎移植 胚胎
赵军招
作品数:229被引量:976H指数:1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胚胎移植 促排卵
孙莹璞
作品数:473被引量:3,608H指数:2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 结局分析
庄广伦
作品数:343被引量:2,440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卵母细胞
高军
作品数:34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短效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 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