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3篇“ 保肝活性“的相关文章
天山雪莲提取物的活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索天山雪莲提取物对脏的护作用。方法:制备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药物性细胞损伤模型、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氧化性细胞损伤模型、油酸钠(NaOL)诱导的人细胞脂质沉积模型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大鼠星状细胞活化模型,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和抑制率,评价天山雪莲提取物在体外对细胞损伤、脂沉积及纤维化的作用。制备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免疫性损伤小鼠模型和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氧化性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检测脏器指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评价天山雪莲提取物对体内脏损伤的防治作用。结果:天山雪莲提取物对体外细胞表现出显著的护作用,能够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脂质沉积、抑制TGF-β诱导的星状细胞活化。在体内研究中,天山雪莲提取物对免疫性损伤小鼠和氧化性损伤小鼠均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天山雪莲提取物(1000 mg·kg^(–1))能够降低急性免疫性损伤小鼠血清中AST水平(P<0.05),降低组织内MDA水平(P<0.05);天山雪莲提取物(500 mg·kg^(–1))能够显著降低氧化性损伤小鼠血清中ALT水平(P<0.05),显著降低组织MDA水平(P<0.05)、升高GSH水平(P<0.05)。结论:天山雪莲提取物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损伤均表现出活性,且具有降低细胞脂质沉积和抑制星状细胞活化的活性,在脏疾病治疗方面具有一定潜能,抗氧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张灵芝杨建波高琛郭馨怡李作鹏郭晓晗荆文光程显隆程显隆魏锋孙华
关键词:天山雪莲肝保护脂肪肝肝纤维化
一类具有抗炎活性呋喃类化合物、其制备及用途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呋喃类新化合物1和2的制备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细胞水平实验证明化合物1和2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有望成为与损伤相关的疾病的治疗药物。<Ima...
雷小强孙华石建功 郭馨怡郭庆兰
秦艽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干燥根部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学方法对秦艽正丁醇和水层萃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为指标,评价各化合物的抗炎活性;采用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APAP)诱导人细胞(LO2)为模型,研究对APAP诱导LO2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以评价各化合物的活性。结果从秦艽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秦艽酸甲(1a)、(−)-秦艽酸甲(1b)、gentiananoside A(2)、3′-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3)、chinshanol A(4)、8-羟基-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吡喃糖苷(5)、berchemol(6)、6-去甲氧基茵陈色原酮(7)、1-(β-D-ribofuranosyl)-1H-1,2,4-triazone(8)、尿嘧啶苷(9)、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酯(10)和2-苯乙基-βD-吡喃葡萄糖(11)。活性研究显示,化合物1b对IL-6的分泌抑制效果明显;化合物1、1a、1b、2、8可降低APAP诱导的LO2细胞损伤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结论化合物1a和1b为1对新的苯并二氢吡喃光学异构体,化合物2~3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化合物4~6为木脂素类化合物,还含有黄酮、苯环衍生物等,化合物4~5、8、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部分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抗炎作用前景。
龚丽龚冰璐周啟秀金琼杨竹雅刘录
关键词:秦艽抗炎活性保肝活性
基于活性的大黄硝石汤组分配伍优化及药效评价
2024年
目的基于活性优化大黄硝石汤组分配比,并进行药效评价。方法采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阳性组)及大黄硝石汤组分正交配伍组,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损伤动物模型,以功能生化为指标,并结合多元统计方法,优化大黄硝石汤组分配比。另取Wistar大鼠,在损伤动物模型基础上,以生物体征、功能生化为指标,优化大黄硝石汤组分中芒硝剂量(0、1、2、4 g)。在此基础上,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栀柏黄组分小、中、大剂量组,通过生物体征、功能生化、脂质过氧化物,脏病理及胆汁转运相关指标等考察,评价栀柏黄组分药效。结果经正交、多元统计优化的大黄硝石汤组分能够改善损伤动物生物学体征及功能生化异常,含不同剂量芒硝的大黄硝石汤优化组分均能减缓损伤动物体质量减轻(P<0.01或P<0.05),降低血清功酶活性(P<0.01或P<0.05),且除碱性磷酸酶外,大黄硝石汤组分不同剂量芒硝组对功酶活性回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考虑,将其组方优化为不加芒硝的栀柏黄组分。优化后的栀柏黄组分能改善损伤动物异常生物学体征,降低血清功酶活性(P<0.01或P<0.05)及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水平(P<0.05),回调脏脂质过氧化物水平(P<0.01或P<0.05),修复脏病理,回调胆盐输出泵(BSEP)等胆汁转运蛋白表达(P<0.05),从而发挥较好活性。结论经正交、多元优化及单因素考察得到的大黄硝石汤栀柏黄组分具有改善动物异常生物体征、降酶、抗脂质过氧化、回调异常代谢、修复脏病理等药效,这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了参考。
孔祥鹏药雅俊任海琴裴妙荣李慧峰
关键词:组分配伍保肝活性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药桑叶生物碱及其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本研究以药桑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药桑叶生物碱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并采用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损伤模型评价了药桑叶提取物(MNLE)的活性。结果表明药桑叶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4 g/mL,乙醇浓度79%,微波功率300~0 W(0~7 min),超声功率493 W,提取时间29 min,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生物碱提取率可达11.325 mg/g。药效学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MNLE能明显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及组织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P<0.05或P<0.01),升高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水平(P<0.05或P<0.01),组织病理学变化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结果表明MNLE具有较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抗氧化活性相关。
牛瑞敏陈燕哈木拉提·哈斯木徐芳赵军
关键词:生物碱四氯化碳肝损伤
人源益生乳酸菌筛选及其发酵枸杞原浆活性评价
王燕燕
铁皮石斛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4年
铁皮石斛Dendrobii Officinalis Caulis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其活性成分能够缓解、治疗及调节多种疾病,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铁皮石斛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和氨基酸类等,目前铁皮石斛的相关研究已明确了其活性化合物的结构及传统记载功效。通过对铁皮石斛中不同活性成分种类对脏的护与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初步分析了铁皮石斛多糖和其他活性成分功能的构效关系。为铁皮石斛在植物医学和现代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为铁皮石斛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左佳昕戴鑫何伟郑舒怡高淑娟卢旭
关键词:铁皮石斛肝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糖丁香酸阿魏酸
干燥对掌叶大黄活性物质组分变化及其活性的影响
大黄以干燥根和根茎入药,采收后干燥加工对大黄的质量和品质影响至关重要。掌叶大黄为甘肃道地药材,目前熏干法是当地掌叶大黄的常用干燥方法,仍未找到环境友好,操作简便、干燥速率快,有效成分积累量高的现代干燥方法,严重影响我国大...
沈娜
关键词:掌叶大黄指标性成分理化性质代谢组学保肝活性
血人参中化学成分鉴定及其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快速鉴定血人参中的化学成分,并考察其活性。方法该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5℃;ESI离子源;负离子扫描。通过自建数据库、UNIFY自带数据库检索化合物,复核其相对留时间、精确质荷比、特征碎片等信息,并结合相关文献及裂解规律进行鉴定。采用过氧化氢(H2O2)及油酸诱导人细胞(HepG2细胞)损伤模型,通过四氮唑盐还原法(MTT法)、油红O染色法检测化合物对损伤细胞的护作用。结果共鉴定出27个化合物,包含18个原花青素类、4个黄酮苷类、5个有机酸类,其中9个[afzelechin-catechin(3个同分异构体)、epiafzelechin-(4β→8,2β→O→7)-epicatechin-(4α→8)-epicatechin(2个同分异构体)、原花青素A_(6)、柚皮素-5-O-葡萄糖苷或其异构体、柚皮素-4′-O-葡萄糖苷或其异构体、根皮苷]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发现,2个(原花青素B_(2)、根皮苷)对损伤细胞具有显著护作用。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血人参功效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李开敏刘育辰刘刚张永萍王波
关键词:化学成分保肝活性
一种具有活性的微囊粉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囊粉,包括芯材和壁材,其中芯材为鱼籽油和橄榄油,壁材为低聚异麦芽糖、枸杞多糖和酪蛋白酸钠。本发明通过优化乳化剂添加量、芯材和壁材的比例、乳化温度,确定最佳的微囊粉制备工艺,同时引入枸杞多糖作为壁材的组成部...
王宁丽裴栋

相关作者

孙丽萍
作品数:218被引量:71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研究主题:蜂花粉 油菜蜂花粉 蜂胶 蜂蜜 蜂王浆
徐响
作品数:108被引量:45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研究主题:蜂花粉 蜂胶 油菜蜂花粉 蜂王浆 抗氧化活性
叶敏
作品数:118被引量:779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甘草 菟丝子 糖基转移酶 中药 生物转化
乔雪
作品数:55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甘草 糖基转移酶 异戊烯 新型冠状病毒 保肝活性
朱建勤
作品数:3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保肝活性 熊果酸 偶联物 半乳糖苷 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