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31篇“ 信号转导途径“的相关文章
Eph受体家族信号转导途径及其在机体固有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2024年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yte-kinase, Eph)受体家族作为已知最大的酪氨酸激酶受体(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家族之一,在机体生理功能调控和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固有免疫作为机体免疫系统抵抗外来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多种方式发挥抵抗病原体的作用。目前已知Eph受体家族中的多种成员参与固有免疫进程,通过不同信号通路途径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进一步深入研究Eph受体家族信号转导途径在机体固有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为相关疾病的发生与进展提供理论依据。
董春旭(综述)朱国强黄立
关键词:固有免疫信号转导通路
Wnt信号转导途径在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干细胞作为再生的种子细胞涉及再生医学的几乎所有领域。近年来,随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干细胞技术也被应用到如异种器官移植、组织再生、细胞重编程等诸多领域。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机制类似于普通体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和细胞生长因子调节干细胞的生长周期。这些信号的选择性抑制或活化将加深研究人员对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机制的认识。文章主要综述了Wnt信号转导途径在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行干细胞发育、分化和增殖调控等研究提供参考。
王佟杨国武马超凡郑青波马晓明郭宪梁春年梁春年潘和平
关键词:干细胞WNT信号通路增殖分化
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在赤霉素合成调控中的应用
本发明对丝状真菌中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在赤霉素合成调控中的应用。该应用方法具体包括两种操作方向,即(1)敲除感受器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编码基因GPR1,以降低丝状真菌中赤霉素的产量;...
柳志强岑宇科李江涛李明涵王远山郑裕国
β-氨基丁酸诱导马铃薯Y病毒抗性及信号转导途径研究
2024年
马铃薯Y病毒(PVY)是目前马铃薯、烟草等作物生产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病毒病之一,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为探究β-氨基丁酸(BABA)对植物PVY抗性的诱导作用,以烟草品种Samsun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叶面喷施BABA,探究BABA对烟草PVY抗性的诱导作用及信号转导途径。结果表明,叶面喷施BABA可有效诱导烟草对PVY的抗性,其中5 mmol/L BABA对烟草PVY抗性诱导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对感染PVY的植株喷施5 mmol/L BABA可以使叶片明脉推迟3~4 d出现,同时抑制由PVY引起的茎部坏死程度,经qRT-PCR测定发现,在接种病毒第5、7、10、14天的植株中,BABA处理组对PVY表达量的抑制率相较于对照组分别达到98.70%、96.62%、98.40%、66.89%,病理症状观察结果与分子检测结果相符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对样品提取液进行分析发现,5 mmol/L BABA处理可诱导烟草内源水杨酸(SA)含量的峰值出现时间早于PVY病毒表达量峰值的出现时间,并有效调节烟草植株内活性氧动态平衡。通过qRT-PCR和H_(2)O_(2)原位表征测定得出,BABA处理在激活防御体系时,通过抑制相关抗氧化酶CAT的基因表达量,使H_(2)O_(2)在植株内适量积累,可在诱导抗性的同时降低H_(2)O_(2)对植株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BABA对PVY的抗性诱导与SA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诱导植株防卫基因表达过程存在紧密相关性。
高琪昕何长征胡新喜胡新喜
关键词:Β-氨基丁酸马铃薯Y病毒抗性诱导信号转导途径
Eph/Ephrin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肝细胞(Eph)受体是已知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RTKs)家族中最大的一类受体,在个体发育过程和多种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Eph受体与其膜结合配体(Ephrin)的相互作用介导了胚胎发育到成人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另一方面,Eph受体在与病原相关模式分子结合后,可参与机体感染与免疫,促进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笔者就近年来Eph/Ephrin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Eph受体和Ephrin配体在神经系统、血管生成、肿瘤生成以及机体感染与免疫中的作用。
常红敏朱国强李传宝
关键词:信号转导途径生物学功能
植物高温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2024年
温度是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的关键因素.植物整个生命周期都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随着工业化革命进程加快,全球变暖日益严重,近几年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团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着力于植物高温胁迫的信号传导机制研究,针对植物耐热机制进行长期深入的探究.系统地解析了植物感知高温胁迫的钙离子-钙调素(Ca^(2+)-CaM)热激信号转导途径,揭示了高温引起的植物细胞钙离子原初反应的机制.近年来团队深入拓展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植物耐热机制的研究,发现了多个调控植物耐热性的关键基因和分子开关.团队的系列工作加深了对植物适应高温胁迫环境的分子机制理解,为培育耐热作物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任卉敏白蛟腾刘玉良郭琳刘西岗郑术芝孙大业
关键词:热激钙离子钙调素表观遗传修饰
基于嘌呤能信号转导途径探讨电针治疗抑郁大鼠的中枢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嘌呤能信号转导途径理论,观察电针治疗抑郁大鼠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150只,雌雄各半,查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氟西汀组和针刺组,每组3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针刺组、丙戊酸钠组和氟西汀组在造模的同时进行治疗,实验全程共28 d。针刺组选取四神聪、内关、三阴交穴;丙戊酸钠组灌胃给予丙戊酸钠(300 mg·kg-1)药液,1次/d;氟西汀组灌胃给予氟西汀(1.8 mg·kg-1)药液,1次/d。采用糖水消耗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之后选取10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海马脑区P2X7、A1、A2A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另外10只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三磷酸二磷酸水解酶(E-NTPD/CD39)、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NPPs)、5'-核苷酸酶(e5NT/CD73)、腺苷脱氨酶(ADA)和黄嘌呤氧化酶(XO)蛋白表达水平;其余10只采用脑部微透析技术收集脑组织液样品,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脑组织样品中腺苷、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单磷酸腺苷(AMP)以及尿酸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糖水消耗、旷场实验的移动距离与平均速度明显减少,静止时间明显增加,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的攀爬时间和游泳时间明显减少(P<0.05);而电针组、氟西汀组、丙戊酸钠组均有所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P2X7、CD73、CD39、A2A受体细胞层数变多且较厚,排列紧密,结构清晰;ADA、腺苷激酶(ADK)、A1细胞较少,层数变薄,神经元排列紊乱、疏松,甚至有神经元缺失(P<0.05);电针组、氟西汀组与丙戊酸钠组细胞变化程度相对较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2X7明显升高,ATP相对减少(P<0.05);而电�
柴泽锟冯丹阿如娜鲁杰铭刘海静
关键词:电针抑郁症
植物ABA信号转导途径中选择性剪接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选择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是真核细胞中一种重要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前体mRNA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产生多样的成熟转录本,翻译成蛋白质,进而调节多种生命活动。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主要参与调控种子休眠、根系发育、叶片衰老、器官脱落及对环境胁迫的反应等。之前的研究表明,选择性剪接在ABA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综述阐明了已鉴定的ABA信号通路中AS相关的剪接因子和ABA反应中经历AS的相关基因及其机制的最新进展,展示了它们如何与ABA敏感性、种子休眠等过程产生联系,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一定预测,以期为植物生产实践中培育抗逆优良性状的作物品种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周哲陈柳彤谢玉婷杜昶
关键词:选择性剪接剪接因子
六味地黄丸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行为及TLR4/NF-κB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六味地黄丸对β-淀粉样蛋白前体/早老素蛋白1(amyloid β-precursor protein/presenilin-1,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及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oll-like receptor 4/nuclear factor kappa-B, TLR4/NF-κB)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雌性APP/PS1小鼠40只,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0.59 g/kg, 2次/d, 灌胃)、中剂量组(1.18 g/kg, 2次/d, 灌胃)、高剂量组(2.36 g/kg, 2次/d, 灌胃)和布洛芬组(0.04 g/kg, 2次/d, 灌胃), 每组8只;8只体质量相匹配的3月龄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2次/d);所有小鼠连续干预3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水平, 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及NF-κB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ene 88, MyD88)及磷酸化NF-κB(phosphorylated NF-κB, p-NF-κB)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 多组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6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比较, 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交互=117.219, P<0.001)。各组小鼠第5天逃避潜伏期均低于第1天(均P<0.05);第1~5天布洛芬组和六味地黄丸中、高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在第3~5天, 六味地黄丸中、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低于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均P<0.05)。6组小鼠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51, 4.824, 均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和布洛芬组小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50.77±5.49) %, (54.39�
崔勇王冰朱仲康许原管亚男司蕊豪赵丹玉王旭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六味地黄丸炎症核因子ΚBTOLL样受体4小鼠
长期低剂量离子辐射诱导小鼠皮层小胶质细胞中IL-1β表达异常升高的信号转导途径研究
2024年
低剂量离子辐射(low-doseionizingradiation,LDIR)的环境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公共卫生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但相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缓慢.为探讨LDIR对脑功能的潜在危害效应及相关分子机制,采用8周龄雄性小鼠构建长期间歇性低剂量γ射线(Co60)暴露的实验动物模型,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Blot、荧光定量PCR(qPCR)等技术,对辐射暴露后小鼠脑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和信号转导途径中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及活化水平进行分析.采用同剂量射线照射小胶质细胞N9并分析相应指标,用以模拟小胶质细胞的体内辐射反应状态.结果显示,LDIR暴露可诱导小鼠大脑皮层中小胶质细胞显著活化,并向M1型极化.以IL-1β为代表的神经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9细胞经低剂量γ射线暴露后IL-1β表达水平上调,其潜在调节因子c-Jun和ERKs的活化水平升高.敲低c-Jun的表达水平或抑制ERKs激酶活性后,IL-1β的诱导表达反应被显著抑制.实验结果表明,LDIR暴露可激活小胶质细胞并促进ERKs活化,进而激活转录因子c-Jun并介导IL-1β表达上调反应,这可能在LDIR诱发小鼠神经炎症反应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后少俊宋伦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IL-1Β

相关作者

李林
作品数:139被引量:31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超导薄膜 YBA YBCO 高TC 超导体
鲁黎明
作品数:1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植物分子生物学 模式植物 信号转导途径 转录因子基因 热激
丁在松
作品数:97被引量:79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植物分子生物学 稗草 模式植物
张少斌
作品数:97被引量:407H指数:11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螺旋藻 藻胆蛋白 植物分子生物学 模式植物 生物化学
王西瑶
作品数:1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植物分子生物学 模式植物 信号转导途径 转录因子基因 热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