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 篇“ 修辞意义 “的相关文章
视觉文化视域下新闻摄影的修辞意义 建构 ——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分析(1991-2023) 进入到读图时代以来,新闻图像作为一种直观简明又通俗易懂的报道形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新闻报道之中,读者更喜欢形象鲜明、一目了然的视觉元素,对新闻摄影作品的接受度极高,这一现象得到许多视觉传播学者的关注。新闻摄影作品由文字部... 屈梦茹关键词:视觉文化 新闻摄影 中国新闻奖 视觉修辞 合信译述《全体新论》中解剖插图的视觉修辞意义 被引量:2 2023年 本文从视觉修辞 的视角分析了19世纪来华传教士合信译述《全体新论》中的解剖插图,认为插图的意义 并不仅仅只是“图文并茂”地传播了西方解剖学知识,开启了国人的医学启蒙,书中“真”“准”“精”的解剖图示是一场修辞 的实践,它专门针对中医的知识体系而作,不但参与建构了西医的科学性、精确性和优越性,重构了国人对身体的认知和疾病的管理观念,还引发了近代国人对“身体”的思考和焦虑。 陈水平关键词:视觉修辞 插图 构建表达共同体:《中国日报国际周刊》封面插画的修辞意义 建构与传播实践 2023年 以《中国日报国际周刊》(China Daily Global Weekly)头版插画为研究对象,从其头版插画的符号生产、修辞意义 建构和生产实践启示三个层面,以主题呈现、视觉再现和修辞 处理为框架,结合符号学理论对其六年来的70个样本展开文本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中国声音对外传播权威载体的《中国日报国际周刊》,自改版以来通过插画拓宽跨文化交流中的共通空间,不断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将头版插画作为符号体系的组合和选择展开,回答了这些插画说了什么、如何说、为什么这样说等问题,进而分析其比喻修辞 技巧以及其作为三种解释项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龚玉文 蔡馥谣关键词:视觉修辞 符号学 图像时代的修辞 之道:理解人在修辞意义 上的存在方式 被引量:6 2022年 图像之所以能够创造一定的"现实",本质上是修辞 作用的结果,其中的视觉编码"语言"主要体现为视觉修辞 "语言"。修辞 学的研究重点则是要正视人的存在本身,尤其是要在修辞 学意义 上理解人的主体性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相应地,视觉修辞 研究需要超越图像本身的表征世界,聚焦于图像再现的观看结构和修辞 实践,一方面关注观看结构本身的生产方式及其权力运作逻辑,另一方面探讨主体实践深层的视觉修辞 语言,尤其是人在修辞意义 上的存在方式。概括而言,视觉修辞 研究的未来使命,就是要勇敢地面对视觉文化,回应视觉性问题,破译并打开视觉文化逻辑的修辞 密码,进而为视觉文化研究提供一种修辞 认识论。 刘涛关键词:视觉修辞 修辞性 视觉性 从修辞意义 的建构中探讨主体精神的自我实现 2021年 在康德哲学中,诗歌和修辞 学中都伴随着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游戏,康德的自由是审美的自由,主体的自由。文章探讨陶渊明诗歌中“托”、“庐”在特定语境中的修辞意义 ,并对这种修辞 现象从修辞 信息的构成、文化知识的介入和合作原则三个角度作出有阐释力的解说,以期探讨在诗歌审美意义 的建构中人类主体精神的自我实现。 邓素兰关键词:审美信息 主体性 民间信仰中“诚”的修辞意义 建构——以广昌“三元将军”信仰为例 2021年 "心诚则灵"是民间信仰中宗教心态的一个重要体现。一般地,"诚"表现为内心信念的始终如一,内心想法与外在表现的一致。以"三元将军"(蒙恬、王翦和白起)信仰为中心,广昌孟戏业余剧团通过话语、行动、物品等符号化的修辞 方式,在修辞 场中,首先把"诚"的信念物质化,固定到"三元将军"面具上,并围绕面具,将诚之信念延伸到其他物质化意义 表征,同时又将这种诚的信念人格化、神圣化。由此,乡村社区的信众进入一种虔诚的俗信心理状态,把"三元将军"推向地方至高的崇拜对象,建立稳定有序的信仰圈,重新组合了人与人、人与神、人与鬼之间关系的社会秩序、心灵秩序。 陈忠猛关键词:修辞 民间信仰 新闻摄影中的修辞意义 构建与社会对话实现 ——以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新闻周刊》摄影作品为例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世界,在以隔离、封闭为主题的世界中,人们对于外界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媒介文本的提供。在视觉文化时代,作为视觉实践的产物,新闻摄影以图像化的方式传达信息、传递价值、构建意义 ,塑造对话。本文以国内代表性的... 王荆卉关键词:视觉语法 社会对话 中国新闻周刊 汉语动词“吃”和韩语动词“(?)”相关俗语的修辞意义 对比研究 本论文以汉语动词“吃”和韩语动词“(?)”相关俗语为研究对象,从两者修辞意义 的三方面,即:表情色彩、联想色彩和文体色彩,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吃”和“(?)”的相关俗语在表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但主要以中... 杨超群关键词:俗语 修辞意义 割裂造词的韵律要求及其修辞意义 被引量:1 2018年 割裂造词是一种古汉语的造词方式,往往被认为是非理性、非解释性、非理据性的。从割裂造词的韵律要求出发,探求其成因及其理据,并从丰富词汇和隐含意义 两个方面对割裂辞格的修辞意义 进行分析。 陶罗琪关键词:韵律 隐含意义 修辞 “之乎者也”的修辞意义 2017年 “之““乎”“者”“也”是古汉语中最为常见的四个虚词,它们都各自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和意义 。然而,把这四个字连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新词一“之乎者也”。此时,其意义 并非这四个字意义 的简单叠加,而是发生了根本转变,赋予了新的含义,不仅如此,这些含义还都具有一定的修辞 作用。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之乎者也”最常见的修辞意义 。 孙怀伦关键词:修辞意义 语法功能 修辞作用 古汉语 虚词
相关作者
江南 作品数:30 被引量:146 H指数:6 供职机构: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比喻 莫言小说 文学语言 语言 修辞效果 汪如东 作品数:30 被引量:77 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研究主题:方言 修辞 修辞意义 汉语重叠 语法化 姚晓鸣 作品数:36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角色研究 平民化 女人 特质 神人 张雁 作品数:16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枣庄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修辞效果 修辞方式 《正名》 修辞意义 荀子 王德春 作品数:42 被引量:501 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心理语言学 语言体系 言语活动 博士生 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