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4篇“ 偏失“的相关文章
- 平行班级教学实践的偏失及优化
- 2024年
-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率先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班级授课”,此后在全世界逐渐被引用并不断被完善。在教学实践中,众多教师承担着两个或多个平行班级的教学任务,大多数教师认为其只是针对同一份教学设计进行机械重复的教学。如此教学割裂了理论知识与班级学情之间的关联,逐渐固化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维,抑制了教学多样性的生成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不利于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对此,校方须重新审视和定位平行班级教学,教师须积极反思教学、持续学习,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确保富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 华英菊王峰
-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 0-4岁婴幼儿IToM测量范式的偏失与匡正
- 2024年
- 不同于先准确清晰界定概念、结构而后开发测验的逻辑,IToM是根据一系列间接读心测量任务而提出,这种测量先行的逻辑自提出以来便遭受合理性质疑。IToM测量可以分成VoE、AL和IB三类范式。它们存在合理性有待辩护、效度有待检验、量化差异鉴别能力有待开发、生态效度有待增强、实验结果解释有待排除竞争假设五种困境。困境的改善可依赖于以下对策:开发IToM等距量表并以此为基确证IToM测量范式的效度;增强IToM测量范式的真实性;通过完善IToM测量范式排除竞争假设,并以此辩护IToM的合理性。
- 李中良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偏失与匡正
- 2024年
- 创业教育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举措,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诸多偏失:以就业为导向的短期功利目标;以高校为全体的单一实施主体;以分离为特征的专创独立体系;以组合为原则的“拼凑型”教师队伍;以便利为出发点的竞赛评价。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需要:高站位谋划,厚文化推进;多主体共议,多价值共汇;注重专创融合,突出理实一体;严标准准入,强职后培训;重素质考查,创评价方式。
- 于彦民于彦民
- 关键词:创业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
- 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治理中的正义偏失与矫正路径被引量:1
- 2024年
-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治理中的正义偏失与矫正路径。研究认为,空间正义视域下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治理可以从分配正义、价值正义、生产正义、制度正义四方面进行。针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分配的失“衡”、弱势群体公共体育空间权利的失“权”、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开发过程的失“序”、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制度建设的失“位”等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治理中的正义偏失问题,提出以下矫正路径:创新区域协调多元策略,加速资源分配均等化;探索定制式供给模式,维护弱势群体空间权益;转变政府空间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全过程监督机制;全方位纵深推进制度改革,破除空间治理制度壁垒等。
- 黄建姚小林
- 关键词:全民健身
- 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意蕴、偏失及匡正
- 2024年
- 实践取向为促使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实践取向是指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背景下,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院校与协同培养者坚持依托校园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从发现与解决保教实践问题出发,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循环过程促使学前教育师范生体验生命与实践意义、养成保教实践意识与规范意识以及形成保教能力与智慧的行为倾向。实践取向并非对理论取向、能力取向的简单抛弃,而是强调知识能力、行为规范与意义体验的有机融合。然而,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实践取向在落实中却存在着技艺性偏重、规范性缺位与意义性虚无的问题,严重影响幼儿园师资培养质量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文章提出从转向实践取向本身、回溯师范本源与秉持交往理性角度寻找落实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合理路径。
- 张晋
- 关键词:职前教师教育
- 中小学教师信息教学技术应用的偏失及其调和:理性主义的省思
- 2024年
- 信息教学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影响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对信息教学技术“技术性”特点的放大和对其本质理解的欠缺,使得实际教学过程更加强调信息教学技术的工具性,而弱化了契合于教学目标的人的价值和情感需求的价值性特征。信息教学技术应用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偏失,表现为技术价值僭越、人的价值缺位、教学价值观模糊以及教学情感缺失等。基于信息教学技术的本质属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本质关系及信息教学技术的应用特点,信息教学技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存在本质性的统一关系。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教学技术应用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调和,提出回归以人为本的教学目的、遵循理性导向的教学原则、追求情理交融的教学氛围等思路。
- 庞小丽周福盛
- 关键词:理性主义以人为本中小学教师
- 农村多主体职业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实践与功能偏失成因分析
- 2023年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多主体职业教育在多村发展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尽管在这—领域已有不少研究,但大多数集中在其结构、功能和培训方法上,对于师德师风建设及其与功能偏失之间的关系的深入探索相对较少。本论文旨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为农村多主体职业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文章首先阐述了农村多主体职业教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强调多主体结构中的各类教育主体如公立学校、私立培训机构和社区中心等应形成互补和示范作用,以满足真实的社会需求,培育全方位的道德观念,并维护各主体间的和谐合作关系。其次,通过深入分析多主体结构中的功能偏失与师德师风建设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如何各主体利益诉求与冲突、缺乏统一的道德教育标准、多样化的教育环境及责任归属不明确等因素导致的功能偏失问题。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文章为考虑功能偏失的农村多主体职业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一套实践路径。
- 张龙贾晨曦
-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
- 理性主义教育偏失的现实审思
- 2023年
- 理性是指导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理性的工具化、认知化等偏失也使得教育面临种种挑战与危机,表现为手段对目的的压制,以及理性对非理性的奴役,导致教育呈现出效率至上、认知为王的倾向,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也是单向度的、原子化的个人。在此情境下,呼唤价值理性、关系理性的回归,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进行纠偏,实践理性对认知理性纠偏,或许可以裨补教育中的理性失衡,重塑教育的理性精神。
- 吴康越
- 流量文化环境下青年主体性的偏失与匡正被引量:3
- 2023年
- 流量文化具有内容生产的图像叙事、关系构建的趣缘连接以及景观呈现的情感转向等特征。随着流量文化的兴起,青年群体面临着认知、关系以及行动三个层面的主体性偏失,表现为以流量围观为特征的浅表化参与、以“圈地自萌”为特点的部落化交往和以快适伦理为主导的情感式消费。重建青年的主体性,应从培养复杂性思维、培育公共精神、增强反思意识三个方面着力,促进青年群体的深度认知、公共交往与合理行动。
- 魏燕玲
- 关键词:青年群体主体性
- 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的偏失及应对
- 2023年
-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主要问题,而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主要引领人物,才能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在对辅导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所应采取的策略。
- 董春燕
-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关作者
- 贺林珂

- 作品数:29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互联网 学前教育 机会公平 创造教育 APP
- 梁发祥

- 作品数:41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反哺 后喻文化 文化反哺 大众传媒 偏失
- 胡永新

- 作品数:15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学校管理 教师激励 偏失 教师 教师管理
- 陈秉公

- 作品数:97被引量:1,085H指数:1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思潮 核心价值体系 论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张锐

- 作品数:1,624被引量:86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市场学会
- 研究主题: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金融危机 新兴市场国家 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