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3篇“ 储层保护技术“的相关文章
- 致密/页岩油气储层保护技术研究进展与方向
- 2025年
- 致密/页岩油气藏地质条件复杂,入井工作液种类繁多,会造成多尺度储层损害,导致油气井减产严重,开发效益不理想。文中梳理了致密/页岩油气藏多尺度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特殊的储层损害机理,总结了现有储层损害控制技术,并展望了储层保护技术发展方向。致密/页岩油气藏储层损害呈现多尺度特征,具有流体敏感性、氧敏性、应力敏感性、出砂/岩粉、盐析等特征,井间压窜是主要的储层损害方式之一,会诱发多种损害叠加;钻井过程储层损害控制技术有孔缝暂堵技术与界面修饰技术,压裂过程有泡沫压裂液、控液提砂的高强度体积压裂等技术,文中还提出了漏失控制-储层保护-增产改造一体化的预撑裂缝暂堵技术;未来需要研发储层损害预测-诊断专家系统、原地自降解暂堵材料、自支撑裂缝减量增渗保缝技术、适度压裂促缝保缝技术及高效环保型储层损害解除技术,强化储层损害机理与储层保护机理,研发致密/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储层保护-增产改造-提采一体化技术,保有产、护高产,保增产、护稳产。
- 游利军龚伟康毅力王艺钧
- 关键词:页岩油气储层损害提高采收率
- 垦利中深层井下作业储层保护技术研究与实践
- 2024年
- 随着渤海油田开发开采,中深储层产能贡献占比逐渐增多,渤海油田中深层目前主力油田主要涉及垦利A油田和渤中油田,以垦利A油田这一典型中深层油田为例,主力层位为沙河街组,储层埋深较深,物性以中~低渗为主,原油性质为中~轻质油,含蜡量较高,粘土矿物含量高,储层温度高,生产及作业过程储层伤害风险大。自投产以来,中深层油井作业后产油恢复率和产油恢复井次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超86%的油井动管柱作业后含水升高,含水平均升高幅度超20%,油井作业后总产液能恢复,但产油恢复率低,含水升高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油田稳产开发。为解决中深层油田油井作业后产能大幅降低的问题,亟需针对该油田不同生产阶段的储层伤害机理及储层保护工艺对策开展攻关研究,指导升级修井液体系及物理防漏失工艺的应用,提升产能恢复和油田开发效果。
- 宋玉良石张泽陈华兴
- 关键词:储层保护储层伤害修井液井下作业
- 渤中构造储层保护技术体系及应用
- 2024年
- 渤海中部海域某区块表现为被走滑断层及次生断层复杂化的断块背斜构造,呈“洼中隆”的构造格局,成藏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但潜山裂缝性储层易漏失会导致储层损害,本文通过分析潜山碳酸盐岩储层伤害机理,结合现场作业实际作业情况探讨“洼中隆”的构造格局潜山裂缝性储层保护措施,集成精细控压近平衡钻井技术、潜山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固相过筛等多项技术,建立渤海中部海域储层保护技术体系,坚持预防为主,为稳定该区块油气井产能提供借鉴作用。
- 蔡润峰陈卓张磊赵佳彬
- 关键词:裂缝性储层储层保护近平衡钻井钻井液
- 深层断溶体油气藏钻完井储层保护技术挑战与对策被引量:2
- 2024年
- 深层断溶体油气藏储层裂缝发育,易导致大量工作液漏失,造成严重储层损害。以顺北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例,考虑储层超深、超高压、超高温与断裂带特点,综合工区钻井液漏失情况、储层物性特征、矿物组成和裂缝发育情况,结合流体敏感性、应力敏感性与储层润湿性评价,揭示了深层断溶体油气藏储层损害机理。钻井液漏失是深层断溶体油气藏最重要的储层损害方式,岩体结构破碎、储层非均质性强、走滑断层裂缝缝面光滑及高温长井段循环进一步加大了储层保护的难度;通过采用控压钻井技术,结合抗高温高酸溶屏蔽暂堵技术与抗高温强滞留堵漏技术,可以达到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根据深层断溶体碳酸盐岩油气藏裂缝发育特征,钻进全程加入高强度架桥材料,利用鳞片状岩屑作为填充材料,达到钻井过程防漏与开发过程预防裂缝应力敏感性的效果,实现漏失控制—储层保护—增产增渗的一体化目标。
- 方俊伟贾晓斌游利军周贺翔康毅力许成元
- 关键词:储层损害漏失
- “碳中和”背景下油气储层保护技术教学探究
- 2024年
- “油气储层保护技术”课程是西安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之一。在油气储层保护技术教学中,引入“碳中和”的概念,CCUS兼顾能源与环境两大主题,是实现碳减排的最优选择,CCUS也是解决我国发展中减碳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油气储层保护技术”教学中,为实现减碳降碳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碳中和”理念,通过学科交叉渗透,突破传统专业界限,并吸收当代学术新思想,丰富本课程教学内容,拓展油气储层保护技术专业课程的领域。
- 陈世军薛丹陈刚吴亚吴亚
- 关键词:储层保护教学改革
- 井下作业中的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针对井下作业中的储层保护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重点探讨了储层损害的原因与类型、储层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优化与应用策略。井下作业过程中,钻井液、压裂液等作业流体可能引发储层物理或化学损害,影响油气产能。为减少这些损害,本研究提出了多种储层保护技术的优化措施,旨在提升储层的渗透性和生产效率,从而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 樊豫川
- 关键词:储层保护井下作业
- 低渗油田注水过程中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 2024年
-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各领域都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变革机遇。石油工业尤其如此,更加符合这一趋势,在储层处理上引入更多的新兴技术。油气储层保护是一门非常系统的工程技术,对作业全过程起到促进作用。在油田的发展历程中,采用水力驱油技术,在不同的生产阶段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文章针对低渗油藏,开展注水开采油藏保护研究,并进行相关技术分析,为提高我国低渗油田的储层保护技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 曹浩南贾树煜冯晓伟
- 关键词:低渗油田注水过程储层保护
- 水基钻井液储层保护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4年
- 钻井液储层保护性能对后续油气资源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储层伤害的主要类型以及储层保护钻井液的关键功能,钻井液对储层的主要伤害分为固相污染、聚合物的吸附堵塞、储层黏土易发生水化膨胀,并可能因钻井液中的成分而分散或运移,以及钻井液滤液与地层水配伍性伤害。储层保护钻井液大致分为强封堵低滤失钻井液、强抑制低伤害水基钻井液、低固相/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以及在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上发展的可生物降解的无固相钻井液,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为现场储层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 方圆周书胜鄢佳蓉
- 关键词:水基钻井液无固相可降解
- 巴彦油田疏松砂岩储层保护技术被引量:1
- 2023年
- 巴彦油田储层属于中孔、中低渗为主的深部弱胶结砂岩储层,储层水敏性强,在用钻井液为淡水体系,抑制能力差,易引起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导致储层污染。中国具有同样埋藏深度同时又具有类似储层物性特点的油田很少,需要针对疏松砂岩储层特点研发一种新型微米储层保护剂。在分析巴彦油田储层伤害因素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一种兼具成膜与防膨效果的微米乳液储层保护剂,通过激光粒度分析、砂床封堵、PPA封堵滤失、扫描电镜等评价方法,验证了微米暂堵剂的广谱封堵和协同增效效果。该产品粒径D50≤2.17μm,D90≤7.05μm,线性膨胀降低率达到51.35%,与钻井液体系配伍性良好,与可酸溶材料配伍形成了一体化广谱封堵技术。室内实验表明,该广谱封堵技术针对弱胶结砂岩储层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可保持在90%以上。现场试验中,通过表皮系数测试和试油投产数据等综合对比表明,该广谱封堵技术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
- 程智罗玉财刘荣庆欧阳威彭松谭天宇汪涛于海涛
- 关键词:储层保护
- 文23储气库储层段钻井液及储层保护技术被引量:4
- 2023年
- 针对中原油田文23储气库储层段施工过程中地层压力系数低、分布紊乱,水敏性强,储层保护要求高等特点,研发出抗温120℃、密度0.85~1.00 g/cm^(3)的可调防漏型微泡钻井液,以及屏蔽暂堵和非渗透弹韧性水泥浆等关键技术,从而减少钻井液漏失,提高固井质量,保护油气层;同时,通过加强预封堵、强化微泡钻井液密度控制、做好固井前地层承压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现场施工工艺。相关技术在文23储气库储层段应用66口井,漏失发生率仅为13.6%,储层段固井质量优良率达98.5%;后期注气作业中,单井平均注气速率达50×10^(4) m^(3)/d,超预测值15×10^(4)~20×10^(4) m^(3)/d的1.5~2.0倍,且储层保护效果明显。
- 张强
- 关键词:微泡钻井液储层保护
相关作者
- 蒋官澄

- 作品数:510被引量:1,535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钻井液 水基钻井液 油基钻井液 降滤失剂 抗高温
- 张麒麟

- 作品数:23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钻井液 中原油田 硅酸盐 钻井液体系 储层保护
- 张希红

- 作品数:8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钻井液 表面活性剂 储层保护技术 钻井液性能 封堵剂
- 王学英

- 作品数:8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防止地层损害 储层保护技术 钻井液 封堵剂 临时性封堵
- 孟英峰

- 作品数:589被引量:2,831H指数:28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气体钻井 欠平衡钻井 井壁稳定 钻井 泥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