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5篇“ 储蓄行为“的相关文章
- 普惠金融发展与居民储蓄行为——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被引量:2
- 2024年
- 在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叠加社会储蓄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双重背景下,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了普惠金融对居民储蓄的边际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数字经济在普惠金融与居民储蓄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居民储蓄总额的增加和储蓄率的提升,特别是与2017年相比,普惠金融发展在2019年带来的储蓄效应进一步扩大。具体作用路径有两条:一是“普惠金融发展—金融排斥缓解—储蓄增加”;二是“普惠金融发展—居民金融素养提高—储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在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居民储蓄行为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普惠金融与数字经济的结合可以产生更大的储蓄扩张效应;同时,考虑政策时滞后发现,普惠金融发展在短期内更有可能促进居民的活期储蓄行为,而在长期则更有可能促进居民的定期储蓄行为。最后,由普惠金融发展引起的储蓄增加有效转化成了社会生产投资,有助于从生产端驱动经济增长;但由新增的储蓄转化成社会生产投资的幅度较低,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 朱卿元张永峰宋从雅魏维嘉
- 关键词:金融排斥居民储蓄
- 文化失衡背景下第一代农民工养老储蓄行为差异研究——基于生命历程研究视角
- 2024年
-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运用生命历程视角探索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储蓄行为。研究发现“孝慈”文化在跨代际传播中存在二元失衡现象,第一代农民工作为“慈文化”传承者,依然承担着代际责任伦理,而在孝文化的传承中,他们则日渐失去子代赡养的文化基础与现实可行性,其晚年生存面临现实困境。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第一代农民工年龄层差异、社会支持与未来生活希望三个变量考察分析,得出第一代农民工养老储蓄存在显著年龄层差异的结论。即51—59年龄段相较于50岁以下农民工养老储蓄行为显著增高,且其养老储蓄行为及态度与其周边社会支持和对未来生活期待成正比。故而,本研究认为促进第一代农民工自我养老意识与养老储蓄能力,有效提升其应对当下代际慈孝文化失衡与社会结构滞后能力,推动农民工社会养老政策顶层设计是破解当下农民工养老困境的有效途径。
- 仇凤仙刘婧
- 关键词:生命历程文化滞后养老储蓄第一代农民工
- 女性议价能力与家庭储蓄行为——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研究
- 2024年
- 高储蓄率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2010-2020年中国国民储蓄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同期女性议价能力则出现上升趋势。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女性议价能力与家庭储蓄行为的理论模型,从家庭内部权力分布的视角分析中国国民储蓄率下降的原因。本文使用2011-2019年五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女性议价能力的提升显著降低了家庭储蓄规模。女性议价能力作用于家庭储蓄行为的机制包括教育支出、社会网络以及移动支付。本文结论丰富了女性议价能力影响家庭储蓄决策的理论框架,提供了探讨国民储蓄率变化和制定关注家庭内部不平等、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公共政策的微观机制和证据支持。
- 邹薇尹文玺
- 养老保险制度、居民储蓄行为与家庭养老——基于子代质量偏好的视角
- 2023年
- 本文通过构建子代质量偏好视角下双向利他动机的三期代际交叠模型(OLG),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CHFS)2013~2019年四次调查所形成的面板数据,研究在三种不同养老保险制度背景下单位缴费比例变动对居民储蓄行为与家庭养老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平衡增长均衡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基本结论如下:(1)在部分积累制和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下,单位缴费比例与家庭储蓄率呈正相关关系,与代际净转移率呈负相关关系,但两种制度背景下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2)在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下,单位缴费比例与家庭储蓄率呈负相关关系,与代际净转移率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本文在政策建议方面进行了探讨,我国在实行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下,可以通过进一步降低单位缴费比例,降低居民储蓄,缓解家庭养老压力,释放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 李志鸿孙涛
-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居民储蓄率家庭养老
- 外资管制放松对企业储蓄行为影响研究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明确指出“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已步入深水区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正在成为外商投资的新高地,深化...
- 张腾元
- 关键词:企业储蓄融资约束
- 外资管制放松对中国企业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随着中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新发展阶段中大放异彩。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储蓄率正在节节攀升并保持高位,这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如何有效利用外资稳步推进建设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02年中国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调整外资管制力度这一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外资管制放松对企业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资管制放松对企业储蓄率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有效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有效。(2)外资管制放松对企业储蓄行为产生的影响因企业所处城市规模和企业所处行业差异而不同。本文从外资管制放松这一新视角去探讨企业储蓄的变动,为中国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体提供微观实证依据。
- 汤渌洋张腾元陶龙煜
- 关键词:企业储蓄
- “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家庭储蓄行为研究
-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分析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居民家庭储蓄特征和储蓄动机及其变化的基础上,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储蓄和劳动供给联立起来考察,构建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家庭消费储蓄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采用山西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
- 崔菲菲
- “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高储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为银行提供了大量的资本,但是在上世纪末逐渐演变成“高储蓄、低消费”的不良状况,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内需增长...
- 张超越
- 关键词:家庭收入
- 外生冲击、社会保障与居民储蓄行为--基于SARS事件的视角
-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骤然爆发加剧了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不仅给民众带来心理上的恐慌,也会导致居民个体的经济决策行为发生一定的改变。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会增强居民的预防性动机,除了依靠由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外,...
- 刘家卉
- 关键词:城乡居民储蓄行为外生冲击社会保障
-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基于CFPS的实证分析
- 数字普惠金融是金融发展的时代体现,能够有效降低传统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跨越时空的限制,拓展传统金融服务的业务范围,惠及以前很难享受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至今,已经告别了之前行业的无序发...
- 韩蕾
- 关键词:数字金融居民储蓄家庭储蓄储蓄率
相关作者
- 史清华

- 作品数:259被引量:6,338H指数:4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户 农民工 实证分析 农户家庭 劳动力转移
- 熊德平

- 作品数:136被引量:2,712H指数:20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金融 金融发展 农村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 王建琼

- 作品数:126被引量:989H指数:15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企业社会责任 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 实证分析 公司治理
- 刘钦国

-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城镇居民储蓄 居民储蓄行为 储蓄理论 行为实证研究 名义利率
- 郑丽珍

- 作品数:5被引量:17H指数:1
- 供职机构:台湾大学
- 研究主题:储蓄行为 低收入家庭 资产建设 理财教育 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