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8篇“ 儒道佛“的相关文章
- 认知神经科学如何言说儒道佛
- 2024年
- 2021年12月,由刘昌教授、罗劲教授和郭斯萍教授等人共同撰写的《儒道佛与认知神经科学》一书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猜想,刚拿到这本书时,很多读者会有和我类似的好奇与疑问:如何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来言说儒道佛呢?或者,儒道佛为何可能与认知神经科学发生勾连呢?毕竟,儒道佛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存在如此巨大的系统性话语反差。当我们试图用一种文化体系的话语范畴去言说另一种文化体系时,必然会遭遇文化的解释悖论。因为,人们无法给文化做出一个“属+种差”式的逻辑定义。然而,当我们用一种文化去言说另一种文化时,必然要对所言说的“他种文化”做出适当的逻辑定义,两种话语体系之间是否具有意义同一性以及可转译性等问题就成为了文化之间的言说障碍(管素叶等,2020)。
- 蒋柯邱惠林
-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儒道佛同一性言说
- 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道佛
- 本书融合了徐小跃近年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要义的最新思考,提出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十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并进一步突出儒、道、佛三家如何从价值观念、思想层面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础、核心的思想。本...
- 徐小跃
- 儒道佛三教融通中的日本神道葬礼源流探究
- 2023年
- 神葬祭是日本神道的葬礼仪式。受日本中世纪宗教思想的内在演变和两次日元战争的外来危机影响,产生了吉田神道主张日本是三国之首、神道是诸教之源的“三教枝叶花实说”。吉田神道以宗教融合为思想背景,通过吸收和借鉴儒家和道家关于“天人合一”“道”和“人神分殊”等概念,创造了日本神道的葬礼仪式,开启了江户时代神儒习合流神葬祭的先河。
- 肖月
- 关键词:吉田神道三教融合
- 蝉纹:儒道佛文化下“蜕变”意象的展开——以汉朝至北朝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蝉从蛰伏泥土至脱壳成虫,其历程被古人意象化为“蜕变”之象征。在巫术文化影响渐渐剥离、儒道佛系统化的汉朝至北朝阶段,蝉纹在多者间交融互渗,于不同的概念中在造物上装饰与耦合,完善了本身的意象特征表述。在蝉纹造型后,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从玉蝉至蝉冠菩萨佛,蝉纹不同应用的流行均受到了上层社会自上而下、社会现实由表及里的影响。在大潮流之下,这种影响体现上下层社会对蝉纹不同的精神需求,也显现了历史演变过程中蝉纹与不同文化交织形成的丰富内涵,隐藏着古人对于死后世界认识的系统演变。
- 吕猛
- 关键词:儒佛道
- 第三次分配:儒道佛思想渊源及融通被引量:9
- 2022年
- 第三次分配攸关共同富裕的新时代使命,决定着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现有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对此,文章基于性善论、忠恕思想和等差之爱构建了第三次分配的儒家思想理论架构;基于天道均平观、德性观、周穷救急观和善恶报应观构建了第三次分配的道家思想理论架构;基于缘起观、慈悲观和因果业报观构建了第三次分配的佛家思想理论架构。在此基础上,围绕异同之辩与是非高下之争,阐明了儒道佛在“劝善”“乐善”功效上的同归和“行善”方式上的殊途。研究揭示了第三次分配中可采取的最优战略:既能够秉承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普世主义的平等、包容,又具有当仁不让的主体意识和脚踏实地的现实路径。文章试图构建本土化的分配理论,提出等差之爱与平等之爱的对比矩阵,对儒道佛思想进行历史延续与时代更新。
- 王汉瑛邢红卫田虹鲁锦涛
- 关键词:儒道佛殊途同归融通
- 儒道佛与认知神经科学
- 本书对研究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的现代转换有较大价值。
- 刘昌
- 儒道佛生命教育思想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道佛三大家对生命有着不同维度、不同视角的解读,在生命本体思想上,儒家推崇以人为本、关怀自我生命本体,道家推崇万物平等共生,顺应自然生长规律,佛家推崇生由缘起、福祸相依;在生命价值思想上,儒家推崇重仁贵义、奉献生命价值,道家推崇自在无为、淡泊功利之心,佛家推崇摒弃虚妄之念,追求真我;在死亡教育思想上,儒家重生轻死,关注生命历程,道家推崇无生无死、与道合一,佛家推崇死为生之延续,因缘之果。挖掘儒道佛生命教育思想的共通之处纳入生命教育内容,利用其本质差异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生命教育内容体系,给生命教育注入传统文化力量,推动生命教育贴近生命成长历程,适应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解决生命旅途中的困惑。
- 刘美英徐园媛
- 关键词:儒道佛生命教育
- 陇南石窟与儒道佛三教合一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陇南石窟和中国古代历史三教合一包含三教形成、三教一致、三教鼎立、三教合一等阶段。陇南石窟包括五种情况:佛教;道教;佛教为主,佛道兼容;道教为主,道佛兼容;儒、道、佛兼容。陇南石窟三教合一有五重涵义:从三教各自角度观察之三教合一;从三教融合整体角度观察之三教合一;三教各自独立、和而不同;三教亦此亦彼;三教之中儒家一统。三教合一反映陇南宗教文化演变历程。陇南石窟为我们研究儒、道、佛三教和三教合一提供了实物资料。
- 王百岁
- 关键词:三教合一
- 儒道佛中和審美思想及其藝術轉化被引量:1
- 2021年
- 作爲中華審美文化的核心範疇,中和對塑造中華民族的審美性格産生了深遠影響。儒、道、佛作爲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都以中和爲審美理想。但因各家思想旨趣的差異,其中和審美亦呈現出同中有異的特質:儒家“執兩用中以致和”,道家“虚静守中以致和”,佛家“持守中道以致和”。與之相應,儒、道、佛三家審美觀念的藝術轉化亦各具特色:儒家更注重人爲調和兩端,追求平衡關係與適度美感,藴含着對對立關係和諧的訴求;道家趨向於自然生命本體,追求深情的自然與真實的生命,藴含着對天人關係和諧的訴求;佛家傾向於内在體悟修養,追求清浄的内心與深遠的情志,藴含着對心物關係和諧的訴求。三家中和審美觀念互爲補充,都對中國古代中和審美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 刁生虎白昊旭
- 《中国回族金石录》碑刻资料所见伊斯兰教对儒道佛的评骘
- 2021年
- 该文以《中国回族金石录》中的碑刻资料为中心,分析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对佛道儒的五种态度。比较来说,对佛教既有反对,也有认同;对道教着墨相对最少,仅仅一笔带过;对儒教着墨最多,认同儒教,并且用伊斯兰教教义比附儒家思想。以儒释伊、援儒释伊正是伊斯兰教在传播过程中模仿佛教所用的办法,不过托大其教而已。
- 张重艳
- 关键词:伊斯兰教佛教儒教
相关作者
- 张培锋

- 作品数:84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佛教 宋代 佛学 佛教文学 宗教
- 李大明

- 作品数:41被引量:35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 研究主题:税收筹划 税收政策 税收征管 税收制度 企业税收筹划
- 刘淼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 研究主题:传统文化 财政分权 演进特征 儒道佛 财税文化
- 邓晓芒

- 作品数:327被引量:2,299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形而上学 黑格尔 哲学 自由意志 中西
- 姚站军

- 作品数:35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伦理 伦理智慧 科学发展观 命运 可持续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