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1篇“ 儿化韵“的相关文章
俄罗斯留学生普通话儿化实验分析及教学设计
儿化是汉语普通话中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出现的频率并不低,并且带有着区别词义、词性以及附加感情色彩的作用。针对儿化本体的研究随着时间的变化也逐渐多了起来。然而,目前以实验语音学的方式去分析俄罗斯留学生儿...
时祎
关键词:俄罗斯留学生儿化韵教学设计
格鲁吉亚汉语学习者儿化习得研究
王佳珩
天津方言儿化的音理类型与演化机制
2023年
天津城乡方言儿化的使用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当地语言生活的发展演变。通过对天津城市和乡镇的方言进行儿化词汇的实地田野调查,监测“老中青”三代儿化的音理特征和演化趋势,预测该演化趋势与普通话基本一致。天津城市方言儿化的音理特征与普通话趋同。对比天津城市和乡镇方言儿化的发音异同,发现天津方言儿化的音理差异主要体现在:声母变读、元音舌位高化以及尾脱落三个方面。相对于天津城市方言卷舌型儿化,乡镇方言平舌型儿化的历史层次更为久远。
刘璐亚董子芊杨可昕
关键词:天津方言儿化韵
高级水平日本学习者汉语儿化的声学研究
儿化现象是汉语里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一直以来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重点,儿化则是汉语儿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关汉语儿化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留下了相当数量的成果,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关于汉语儿化的实证性研...
陈兴
关键词:日本学习者发音偏误教学策略
吴语儿化的演变与中古阳声尾的关系——以庆元、路桥、余姚方言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吴语一些方言中的儿化,或者兼具鼻尾和鼻化形式,或者兼具鼻尾、鼻化和开尾形式,即一个儿化后可以对应两到三个儿化。文章以浙江的庆元、路桥、余姚方言为例分析后认为,这是受中古阳声演变影响的结果。具体而言就是,这些方言里的“儿”缀在与词根音节合音形成鼻尾形式的儿化后会与基本中形式相同的阳声母合流,并在阳声母发生尾弱化时随之一起演变,从而形成了现今吴语一些方言中儿化形式呈鼻尾、鼻化和开尾共存的格局。
姜晓芳谢留文
河北曲阳方言儿化特征及其演变
曲阳方言属于冀鲁官话保唐片,有38个母,不同母的儿化进程并不相同,存在独立儿尾、长音节、儿化等不同演变阶段的儿化。其中[-i]尾、[-n]尾和开尾等24个母同“儿”连读时能生成儿化,[-?]尾、[-u]...
刘婷
关键词:儿化韵
越南学生汉语儿化实验语音学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越南人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学习汉语,“汉语热”在越南不断升温。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越南与中国毗邻,同属亚洲国家;从历史上来看,越南语曾大量借鉴汉语的音、形、...
张咪
关键词:儿化韵实验语音学汉语学习
在桂越南留学生儿化习得偏误与解决方法创新
2022年
本文以在桂越南留学生儿化习得水平的测试情况和专家评定为基础,通过对专家评语的分析归纳出越南留学生儿化习得的四个偏误类型并阐释其原因,最后从习得语境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法。
郭晨萌谭力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言文化儿化韵偏误分析
山东、河南方言的[ι Y]类儿化——兼补豫北方言儿化的层次被引量:3
2022年
本文以明代中后期至清代的“儿”音为切入点,讨论山东、河南方言中的前高元音型儿化,探讨此类儿化跟“儿”音的密切关系,大致还原了儿化合音的过程。文章指出,明中后期(如《金瓶梅》)与清初(如《聊斋俚曲集》)以至今山东西区方言的儿化一脉相承,很可能不是卷舌型而是平舌型即[ι Y]类儿化;进而对豫北方言四类儿化的层次关系进行补充探讨,结论是:[o u]类早于[ι Y]类,[ι Y]类早于[■]类,卷舌儿化是最新的层次。
赵日新
关键词:山东方言河南方言
新疆少数民族普通话儿化培养模式研究
2021年
儿化是新疆少数民族普通话正音的一大难点,本文在阐述学习儿化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发音机制入手,探究语音偏误的根源,试图根据学情的个性制定出有效的正音方案。
李珍洁
关键词:儿化韵新疆少数民族语音偏误

相关作者

张晓静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方言 儿化韵 连词 定冠词 指代
张慧丽
作品数:8被引量:32H指数:5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变韵 Z 儿化韵 小称 汉语方言
李元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普通话 普通话水平测试 儿化韵 觉醒 民间童话
刘静敏
作品数:18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儿化韵 语法 超常搭配 《随想录》 形容词
曹文
作品数:57被引量:273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
研究主题:普通话 上声 声调 对外汉语教学 双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