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09篇“ 光学性质“的相关文章
- W/Cu/S簇基超分子大环及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2025年
- 以前驱簇[Et_(4)N][Tp*WS_(3)(CuCl)_(3)]与三氟甲烷磺酸银(AgOTf)及3个有机桥联配体2,5‑二(吡啶‑4‑基)噻吩(L1)、5,5'‑双(4‑吡啶基)‑2,2'‑双噻吩(L_(2))和2,7‑双(4‑吡啶基)芘(L_(3))分别反应,得到了3个阳离子型W/Cu/S簇基超分子大环化合物[(Tp*WS_(3)Cu_(3))_(2)(μ‑Cl)_(2)(μ_(4)‑Cl)(L_(1))]_(2)(OTf)_(2)(1)、[(Tp*WS_(3)Cu_(3))_(2)(μ‑Cl)_(2)(μ_(4)‑Cl)(L_(2))]_(2)(OTf)_(2)·2CHCl_(3)(2·2CHCl_(3))和[(Tp*WS_(3)Cu_(3))_(2)(μ‑Cl)_(2)(μ_(4)‑Cl)(L_(3))]_(2)(OTf)_(2)·2DMF(3·2DMF),其中Tp*=hydridotris(3,5‑dimethylpyrazol‑1‑yl)borate。对3个化合物分别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核磁、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等结构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3个大环的主体均是由2个L1、L_(2)和L_(3)配体和3个氯桥连接的[(Tp*WS_(3)Cu_(3))_(2)(μ‑Cl)_(2)(μ_(4)‑Cl)]^(2+)阳离子簇核组成。3个大环通过不同方式堆叠形成三维结构。核磁氢谱(^(1)H NMR)和电喷雾飞行质谱(ESI‑TOF MS)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溶液中有较好的稳定性。Z扫描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的溶液有一定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 黄志文刘琦郎建平
- 含氟芳香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2025年
- 合成4种查尔酮衍生物:1-(2,3-二氟苯基)-3-(3-氯噻吩-2-基)-2-丙烯-1-酮(0208#)、1-(2,4-二氟苯基)-3-(5-苯基噻吩-2-基)-2-丙烯-1-酮(0809#)、1-(2,3-二氟苯基)-3-(5-苯基噻吩-2-基)-2-丙烯-1-酮(0808#)和1-(2,6-二氟苯基)-3-(5-苯基噻吩-2-基)-2-丙烯-1-酮(0812#)。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质谱(LC-M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发射(EM)光谱和Z-扫描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获得了该4种化合物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与最低空分子轨道能量和极化率,从轨道电子云图发现存在显著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大π共轭和电荷转移的结构效应使这4种芳香基查尔酮衍生物表现出良好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它们可作为非线性吸收(NLA)和激光防护候选材料,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 王桂林郝建峰石玉芳王迎进赵明根
- 关键词:查尔酮衍生物光学性质
- 六方Al_(4)SiC_(4)弹性性质、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2025年
-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Al_(4)SiC_(4)的晶体结构、弹性常数、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并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得到的晶格常数和弹性常数均与实验值及其它计算值相符,并说明了六方Al_(4)SiC_(4)的晶体结构是稳定的;计算得到了六方Al_(4)SiC_(4)的体积、剪切、杨氏模量及泊松比与文献值一致,Al_(4)SiC_(4)的禁带宽度为1.076 eV.计算得到了六方Al_(4)SiC_(4)在(100)和(001)方向上的光学响应函数随光子能量的变化关系,包括复介电函数、复折射率、吸收光谱及反射光谱.在(100)和(001)方向上,计算得到其静态介电常数分别为7.74和8.96,折射率分别为2.78和2.99.计算结果可以为相关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刘运芳张飞跃冯嘉怡李文广刘正堂
- 关键词:光学性质第一性原理
- 一种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质的二维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质的二维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水面上铺展单层表面活性剂;向水相中加入配体1溶液,使配体1在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下,有序排列在水的表面;将配体2注入水相中,配体2扩散到有序排列...
- 董人豪赵凤香李洪光
- 4d过渡金属掺杂单层WS_(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 2025年
- WS_(2)凭借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电子和光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本文旨在研究单个4d过渡金属原子X(X=Nb、Mo、Tc、Ru、Rh、Pd)替代掺杂单层WS_(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过渡金属原子掺杂后的WS_(2)体系均是放热且稳定的,禁带宽度减小导致电导率增强,电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中Nb掺杂WS_(2)表现为金属性,Ru掺杂WS_(2)表现为半金属性,Tc、Rh和Pd掺杂WS_(2)诱导了磁性。Nb、Ru、Rh和Pd掺杂WS_(2)体系的介电常数和光折射率增加,掺杂前、后WS_(2)体系均具有良好的透明特性,吸收光谱发生红移,Nb、Ru、Rh掺杂WS_(2)在红外光区的吸收增强,Nb、Rh和Pd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增强,特别是Pd掺杂WS_(2)在可见光区吸收效果最佳,在光电探测器方面具有一定应用潜能。
- 张宁宁鱼海涛刘艳艳薛丹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掺杂电子结构光学性质
- 一种计算低维碳结构同素异形体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凝聚态物理和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计算低维碳结构同素异形体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方法,包括:构建低维碳结构同素异形体的基态电子结构,基于基态电子结构,得到介电屏蔽效应的原始表达式;将介电屏蔽效应的原始表达...
- 尉一悦钱天翔周琚丁云蔡田怡雎胜
- 锑化铟半导体掺杂硫元素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光学性质研究
- 2025年
- 使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Materials Studio软件分别计算InSb、InSb_(0.75)S_(0.25)、InSb_(0.5)S_(0.5)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计算结果显示:S原子的掺入使InSb导带顶附近产生杂质能级,导带上移,禁带宽度增加,电子从价带跃迁进入导带的几率降低;随着掺杂S浓度的增加,静态介电常数减小,吸收强度降低,能量损失峰值降低。
- 韩玉娇沈艳红虞游邓江盛佳南
- 关键词:锑化铟第一性原理电子性质光学性质
- 通过硫代调控Ga、In、Tl磷酸盐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2025年
-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对磷酸盐与硫代磷酸盐家族中的GaPO_(4)、InPO_(4)、TlPO_(4)、GaPS_(4)、InPS_(4)和Tl_(3)PS_(4)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探究[PO_(4)]^(3-)基团和[PS_(4)]^(3-)基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带计算结果表明,TlPO_(4)带隙最小(Eg=0.788 eV),InPO_(4)、GaPS_(4)、InPS_(4)和Tl_(3)PS_(4)带隙较大,分别为2.604、2.352、2.360和2.393 eV,而GaPO_(4)带隙最大(Eg=4.487 eV),发现[PS4]3-基团化合物能带结构更加容易预测与调控。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GaPO_(4)、InPO_(4)与TlPO_(4)价带顶均由O-2p轨道贡献,导带底均由阳离子的s轨道及O-2p轨道共同贡献,GaPS_(4)、InPS_(4)与Tl_(3)PS_(4)在价带顶处均由S原子的p轨道贡献,而在导带部分[PS4]3-基团化合物的P原子的p轨道表现更加活跃。通过分析介电函数发现,[PO_(4)]3-基团化合物和[PS4]3-基团化合物的峰值均随阳离子尺寸增大发生红移,且含[PS4]3-基团的化合物具有比含[PO_(4)]3-基团化合物更高的静态介电常数。双折射计算结果表明,GaPO_(4)、InPO_(4)、TlPO_(4)、GaPS_(4)、InPS_(4)和Tl_(3)PS_(4)在波长1064 nm处的双折射率分别为0.017、0.049、0.057、0.247、0.022和0.038,其中GaPS_(4)双折射率最大(0.247),这是由于其内部P—S键与Ga原子对能量较敏感。差分电荷密度与布居分析结果表明,六种化合物的光学效应与能带结构主要受到[PO_(4)]3-与[PS4]3-基团影响。弹性模量分析表明磷酸盐化合物的弹性性质要高于硫代磷酸盐,并且发现In的化合物具有更高的力学稳定性和刚性。
- 丁家福和志豪王云杰苏欣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光学性质力学性质
- Sc-N共掺杂β-Ga_(2)O_(3)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2025年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Sc单掺杂、N单掺杂和Sc–N共掺杂β-Ga_(2)O_(3)的晶格常数、电子结构以及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本征β-Ga_(2)O_(3)的带隙为1.99 eV,掺杂后所有掺杂体系的带隙变小,且均为直接带隙半导体,电子更加容易跃迁至导带,增强材料的对可见光的吸收性能;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所有掺杂体系的静态介电常数变大,增强电荷束缚能力和极化能力,Sc–N共掺杂后改善β-Ga_(2)O_(3)的可见光区域和紫外光区域的吸收系数,表明Sc–N共掺杂β-Ga_(2)O_(3)的材料有望于应用紫外探测领域。
- 区力函李海侠陈春宇陈尚举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光学性质
- 噻吩酰亚胺衍生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研究
- 2025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CAM-B3LYP方法,计算研究了12个设计的噻吩酰亚胺衍生物的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有较大的第一超极化率β_(tot)值和β_(vec)值,且β_(tot)值和β_(vec)值随引入氰基数目的增加而显著增大.给/吸电子基团引起的电荷转移变化对体系β_(tot)值和β_(vec)值的影响大于分子六元杂环中N杂原子位置变化对其影响.
- 蔺彬彬闫慧君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电子光谱
相关作者
- 谢泉

- 作品数:256被引量:471H指数:14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 研究主题: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磁控溅射 第一性原理计算
- 吴杰颖

- 作品数:286被引量:313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
- 研究主题:双光子 光学性质 晶体结构 配合物 咔唑
- 张丽丽

- 作品数:78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 研究主题:第一性原理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研究 电子结构 态密度
- 陈良尧

- 作品数:270被引量:316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光学性质 光学常数 椭圆偏振 椭圆偏振光谱 磁光克尔效应
- 田玉鹏

- 作品数:332被引量:40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
- 研究主题:双光子 晶体结构 配合物 双光子吸收 光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