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41篇“ 克洛德“的相关文章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若埃尔·马尼(Joel
人格结构理论下的克洛德形象
2024年
克洛德作为《巴黎圣母院》中的关键人物,展现出极端的情感波动和内心挣扎。他最初对爱斯梅拉达的迷恋,逐渐演变为暴力和威胁,这一转变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文章通过人格结构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克洛德的行为动机和心理变化,探讨了他在社会道德约束和个人欲望之间的矛盾冲突。此次分析不仅揭示了克洛德这一复杂角色的内心世界,也为当今人们处理各种人格调节失败的情况提供了有益启示。
闫宏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克洛德人格结构理论
《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的性格双重性
2024年
朱怡
克洛德·西蒙在中国的译介与形象生成被引量:1
2023年
文学翻译的生成性本质决定了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作家在异域语境中的形象同样处于不断的生成与建构之中。1985年法国作家克洛德·西蒙获诺贝尔文学奖并引起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其作品译介历程在我国初步展开,进入21世纪,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较大拓展,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随着译介与接受不断深入,西蒙在中国的形象也渐趋真实立体。本文从原作新生命的诞生、作家形象的初步形成、译介中形象的动态建构三个方面出发,探析西蒙在中国的译介历程及作家形象的生成。
赵倩刘云虹
关键词:克洛德·西蒙译介
住在爱丽舍宫的母亲 克洛德·蓬皮杜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讲述了法国前第一夫人克洛德蓬皮杜真实完整的一生(1912-2007),并重点记录了她在艺术时尚与慈善事业上的作为。在法国第一夫人光环笼罩的公众生活背后,克洛德蓬皮杜是位腼腆的女性,她虽然不喜欢政治,...
(法)阿兰·蓬皮杜作
关键词:传记
沙发(克洛德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沙发(克洛德)。;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家具。;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底面为使用时不容易看到或看不到的部位...
何翔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述评
2020年
《忧郁的热带》在语言功力、哲学思想上魅力经久不衰。就阅读体验而言,可从自传学术生涯的“逃避、痛斥、自我选择”、感慨城市压力的“压抑、悲叹、殖民入侵”、对热带田野的“错愕、理解、惋惜”、对人类学与人类意义的“无奈、虚无、释然”等四个忧郁维度加以解读,或可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列维既深沉又热烈的人格魅力、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及其著书生涯。
李秋华
克洛德·西蒙小说的“肉身化”书写
2020年
法国新小说家克洛德·西蒙作品的明显特征之一是过度的“身体描写”。这一是指小说的内容充斥着大量的身体意象,二是指身体描写其实已然僭越情节成为一种“前景式描写”,并呈现出了身体性的自反式特征。本文借助对梅洛-庞蒂后期“肉身”概念的可逆性理解,试图藉由这种“肉身化”书写产生一种观看西蒙小说世界的全新方式,并认为其小说世界中同时也暗含了重建残骸世界的希望。
张荆芳
关键词:克洛德·西蒙梅洛-庞蒂肉身
《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形象的矛盾性
2020年
《巴黎圣母院》的主人公、巴黎圣母院副教主克洛德的双重性人格的刻画是作品的亮点之一,读过后不禁让人对人性的弱点掩卷长叹。
宋长康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克洛德双重性
中国古诗翻译策略研究--法国诗人克洛德·罗阿的启示
2020年
作为当代法国著名诗人与文艺评论家、中国文化爱好者与中国古诗翻译者,克洛德·罗阿的中国古诗翻译实践对我们了解中国古诗在当代法国的传播与接受具有重要意义,他在翻译实践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值得关注。本文以罗阿三部著作《中国之钥》、《关于中国》和《盗诗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罗阿对汉语语言特性及其诗歌翻译的认识,总结罗阿的翻译策略,说明罗阿尝试通过翻译汲取中国古诗中的营养,丰富法语语言文学。
许玉婷
关键词:中国古诗翻译策略

相关作者

徐艺玮
作品数:12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安阳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克洛德 《广岛之恋》 伪善 科幻小说 伦理关怀
杨仲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温州中学
研究主题:教学设计 克洛德 从容 备课观 备考策略
王录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克洛德 雨果 意识流 表现手法 《乞力马扎罗的雪》
刘成富
作品数:69被引量:10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创作 文化身份 龚古尔奖 加缪 法国文学
王芳
作品数:76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
研究主题:意象 《罪与罚》 《德伯家的苔丝》 《简·爱》 《达洛维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