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75 篇“ 克雷伯菌属 “的相关文章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耐药性变迁 2024年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耐药监测网52所医院的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分布及对各类抗菌 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按照CHINET技术方案对菌 株进行抗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2021年CLSI M100折点标准。结果2015—2021年共分离到非重复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241549株,其中肺炎克雷伯 菌 88.0%、产气克雷伯 菌 5.8%、产酸克雷伯 菌 5.7%、其他克雷伯 菌 属 0.6%。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48.49±5.32)%;分离率前三的科室分别是内科(22.79±3.28)%、外科(17.98±3.10)%和ICU(14.03±1.39)%。肺炎克雷伯 菌 对大部分抗菌 药物耐药率高于同属 其他菌 种,但替加环素及多黏菌 素B仍在克雷伯 菌 属 中显示较低的耐药性。肺炎克雷伯 菌 和产酸克雷伯 菌 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 株对抗菌 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其阴性菌 株。ICU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 菌 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 菌 (CRKP)对绝大部分抗菌 药物耐药率高于非ICU患者,成年患者的CRKP对大部分抗菌 药物耐药率高于儿童患者。结论2015—2021年临床分离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较大幅度增长,对替加环素、多黏菌 素B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仍需加强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耐药性监测。 卓楚越 郭颖异 卓超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徐英春 张小江 张峰波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付盼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关键词:克雷伯菌属 细菌耐药监测 耐药性变迁 12株桑源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分析 2024年 目的为了解不同来源的人类条件病原体的特征和耐药机制,预防环境病原体和医院病原体交叉感染,对桑树中分离的克雷伯 菌 进行耐药性、毒力基因、分子分型特点的探究。方法从广东和广西两地采集桑树和桑树根际土壤样本,其中共分离得到12株克雷伯 菌 ,对其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菌 株耐药性表征;采用PCR技术对6类9个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进行遗传分析。结果12株桑源克雷伯 菌 检测到bla_(SHV)、tet(D)、tet(A)和aadA14种耐药基因,其中携带氨基糖苷类相关基因aadA1的有5株(41.67%);12株桑源克雷伯 菌 均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红霉素和链霉素表现出耐药,对6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 株有6株(50%),对7种抗生素耐药的菌 株有2株(16.67%);8株(66.67%)携带脂多糖相关的wabG毒力基因;MLST分析显示12株桑源克雷伯 菌 划分为3大类,包括产酸克雷伯 菌 复合体(Klebsiella oxytoca species complex,KoSC)、肺炎克雷伯 菌 复合体(K.pneumoniae species complex,KpSC)以及产气克雷伯 菌 (K.aerogenes);可分成7个序列型(sequence typing,ST),ST260为优势序列型,有5株(41.67%)。结论12株桑源克雷伯 菌 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情况严峻,氨基糖苷类aadA1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ST260是主要的序列型,菌 株之间存在遗传多样性,为环境中桑树来源的克雷伯 菌 病原体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张雪吟 罗龙辉 刘吉平关键词:克雷伯菌属 条件致病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湖南省细菌 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的耐药性变迁 2024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和儿童患者分离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的耐药性变化,为该地区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 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湖南省细菌 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的相关数据,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100第32版标准对结果进行判断,应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 耐药监测网共分离361539株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其中肺炎克雷伯 菌 占86.7%,菌 株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66.5%)。2015—2021年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10%左右;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下降,2012—2013年的耐药率为7.1%,2018—2021年均<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2012—2021年上升明显,2020—2021年为13.3%。儿童患者分离的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2015—2021年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3.5%~8.6%,2012—2021年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3.8%。2020—2021年新生儿、儿童、成人和老年人患者耐碳青霉烯类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的检出率分别为4.7%、3.9%、9.5%、10.2%。结论2012—2021年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较低,但出现了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 株,需引起重视,应合理使用抗菌 药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豆清娅 陈丽华 陈丽华 付陈超 李艳明 刘君 李艳明 石国民 宁兴旺 石国民 袁红霞 郑铭 袁红霞 吴安华 任南 任碧琼关键词: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耐药性 临床克雷伯 菌 属 碳青霉烯酶三种检测方法的实验比较研究 2022年 目的对聚合式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mCIM)+EDTA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EDTA-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eCIM)和GeneXpert三种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5月临床分离的43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及37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克雷伯 菌 属 菌 株,用PCR法和GeneXpert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mCIM+eCIM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以PCR法为金标准,对三种试验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3株耐碳青霉烯克雷伯 菌 属 经PCR扩增检测有40株携带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KPC 30株,blaNDM 8株,blaIMP 2株;37株碳青霉烯类敏感克雷伯 菌 属 经PCR扩增均未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与PCR法结果相比,mCIM+eCIM试验检测丝氨酸酶及金属 酶表型结果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Kappa值为1;GeneXpert技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9%,97.6%,Kappa值为0.925。结论mCIM+eCIM试验和GeneXpert与PCR结果一致程度强,但鉴于临床诊断的时效性,GeneXpert技术操作简单,耗时短,结果准确可信且易于判读,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可以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开展。 白倩 赵雅 赵雅关键词:碳青霉烯酶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致克雷伯 菌 属 眼内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2021年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致克雷伯 菌 属 眼内炎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功能的眼科急症,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能有效控制炎症,而全方位、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对有效治疗和提高疗效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糖尿病合并肝脓肿致克雷伯 菌 属 眼内炎护理经验,旨在为该类疾病的护理提供参考。 刘志爽 林春晓关键词:肝脓肿 糖尿病 克雷伯菌属 眼内炎 护理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克雷伯 菌 属 定植与肺炎克雷伯 菌 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肠道克雷伯 菌 属 定植与肺炎克雷伯 菌 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12月收入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VLBWI为研究对象,收集生后第1、7、14、28、180天的粪便样本,采用Illumina MiSeq平台双端测序模式对粪便样本细菌 DNA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同时记录临床信息,根据患儿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炎克雷伯 菌 感染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肠道菌 群多样性及克雷伯 菌 属 相对丰度。结果共纳入53例VLBWI,其中感染组13例(肺炎克雷伯 菌 败血症8例、肺炎5例),对照组40例,感染发生时间为生后(19.8±1.6)d,95%CI 16.5~23.0。两组VLBWI生后第7、14、28天肠道克雷伯 菌 属 丰度均高于第1、180天(P<0.05)。生后第14天时感染组肠道克雷伯 菌 属 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0.66±0.38比0.37±0.40,P=0.040),其余时间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比例高于对照组(84.6%比37.5%,P<0.05),其他临床资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多样性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克雷伯 菌 临床感染发生前VLBWI肠道克雷伯 菌 属 丰度已明显增加,减少克雷伯 菌 属 在肠道的定植可能有助于降低肺炎克雷伯 菌 临床感染。 马丽亚 王小琴 刘卓娅 赵晓丽 周平 刘方关键词:克雷伯菌属 肠道菌群 奇异变形杆菌 、大肠埃希菌 和克雷伯 菌 属 AmpC酶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检测奇异变形杆菌 、大肠埃希菌 和克雷伯 菌 属 的AmpC酶,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AmpC酶耐药表型检测采用三维试验,细菌 鉴定采用VITEK-2 Compact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纸片扩散法),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产酶组与不产酶组耐药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奇异变形杆菌 、大肠埃希菌 和克雷伯 菌 属 的AmpC酶检出率分别为1.1%、4.0%和20.6%。产AmpC酶菌 株对17种抗菌 药物耐药率显著高于不产AmpC酶菌 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AmpC酶菌 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 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次之。结论临床在做常规药敏试验的同时应加强AmpC酶耐药表型的检测,科学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表型在院内的传播,减少多重耐药菌 株的出现。 周聪 徐茂锁 刘亚隽 张慧 胡娟 沈芳关键词:奇异变形杆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AMPC酶 耐药率 VITEK2 Compact系统中国定制药敏卡片检测大肠埃希菌 和克雷伯 菌 属 结果准确性探讨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评估VITEK2Compact系统中国定制卡片AST-N334和AST-N335测定肠杆菌 科细菌 体外药敏试验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分离的肠杆菌 科细菌 8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 30株,克雷伯 菌 属 50株,采用琼脂稀释法/肉汤稀释法作为参考方法,评估AST-N334和AST-N335药敏卡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检测结果的分类标准符合率、非常重大错误、重大错误和一般错误。结果 AST-N334药敏卡检测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 菌 属 的分类标准符合率分别为94.5%、96.3%,AST-N335药敏卡检测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 菌 属 的分类标准符合率分别为95.1%、98.2%。两种卡片中大多数药物检测结果与稀释法的分类标准符合率均在90.0%以上,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等均为100.0%,但其他药物出现不同类型的错误。结论 中国定制卡片AST-N334和AST-N335检测大肠埃希菌 和克雷伯 菌 属 的药敏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稀释法有较好的一致性,能满足临床要求。 陶佳 韩鹏鹏 王文 李刚 赵梅 马红 李莎莎 贾伟非克雷伯 菌 属 肠杆菌 科细菌 耐药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非克雷伯 菌 属 肠杆菌 科细菌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产生的机制。方法:运用VITEK细菌 鉴定及药敏系统对分离菌 株进行菌 种鉴定及药敏分析;对于仪器法检测出来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菌 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复核厄他培南和美罗培南... 傅鹰 谢鑫友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类 耐药机制 2014-2016年广西地区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2014-2016年广西地区主要医院临床分离的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的耐药监测结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广西细菌 耐药性监测网中43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40所、二级医院3所)临床分离的所有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40 508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40 508株包括肺炎克雷伯 菌 37 419株、产酸克雷伯 菌 1 724株、鼻硬结克雷伯 菌 1 059株、肺炎克雷伯 菌 臭鼻亚种277株、其他29株。2014-2016年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的检出率分别为15.97%(11 794/73 868)、16.35%(13 982/85 503)和14.34%(14 732/102 752)。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2014-2016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肺炎克雷伯 菌 和产酸克雷伯 菌 的检出率分别为35.40%(2 912/8 226)、38.50%(3 136/8 145)、35.10%(3 337/9 507)。监测期间,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除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耐药率无明显波动外,对绝大多数抗菌 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产ESBLs菌 株对替加环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三年间的总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48%、3.58%和3.10%。碳青霉烯类敏感的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对哌拉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高。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 株对多数抗菌 药物耐药率>3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分别为88.37%、83.46%。结论本地区临床分离的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对绝大多数抗菌 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产ESBLs株对替加环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较敏感,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克雷伯 菌 属 细菌 对多数抗菌 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谨慎选择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适应证,延缓细菌 耐药性产生。 梁亮 农生洲 刘晓春 何毅 唐娟 周向阳关键词:克雷伯菌属 细菌耐药性
相关作者
倪语星 作品数:483 被引量:13,998 H指数:6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 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革兰阴性杆菌 徐元宏 作品数:470 被引量:7,669 H指数:40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性 耐药性监测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耐药性分析 孙自镛 作品数:412 被引量:10,404 H指数:5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耐药性分析 胡付品 作品数:153 被引量:6,727 H指数:4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研究主题: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监测 药敏试验 抗菌药物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卓超 作品数:301 被引量:7,888 H指数:51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耐药性监测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