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篇“ 免疫损害宿主“的相关文章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大剂量氨溴索在免疫损害宿主重症肺炎临床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免疫损害宿主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免疫损害宿主重症肺炎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6例)实施常规治疗及氨溴索治疗,治疗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有效率均优于常规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免疫损害宿主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王海燕李达宇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大剂量氨溴索
免疫损害宿主肺炎病原学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近期我院免疫损害宿主肺炎的病原学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度住院的免疫损害宿主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对病原菌分布以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4例患者中病原学诊断明确的为187例,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68.42%,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占第1位,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仍以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第1位。结论我院免疫损害宿主肺炎患者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且分离细菌的耐药性较强;应加强对免疫损害宿主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覆盖耐药菌。
李洋石志红杨岚刘婷阳甜
关键词:病原学耐药性发病特点
免疫损害宿主合并重症肺炎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5年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治疗免疫损害宿主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46例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免疫损害宿主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d病死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d,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治疗免疫损害宿主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杜成鹃赵毅
关键词:免疫损害宿主重症肺炎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治疗免疫损害宿主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治疗免疫损害宿主(immunocompromised host,ICH)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non-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non-HIV)感染的ICH合并重症肺炎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静脉注射IgG治疗组(Ig治疗组,n=46)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Ig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IgG 0.4g/(kg.d)静脉注射,疗程为5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6天血液中的IgG、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人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浓度。结果:Ig治疗组患者入组第6天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血清中IgG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TNF-α和IL-6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治疗组病死率39.1%,对照组病死率为62.5%,2组比较P<0.05。结论:静脉注射IgG治疗可以提高ICH患者体内IgG浓度,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胡骏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免疫损害宿主重症肺部感染
降钙素原指导免疫损害宿主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一例
患者女,29岁,因"反复全身浮肿4年,发热伴咳嗽咳痰3 d"于2012-3-22入院。患者4年前在外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间断服用激素"强的松"治疗;此次起病前3月一直服用强的松30mg/d,2周前自行停...
叶子詹红郑梓煜熊艳李欣廖晓星徐嘉詹蔚
关键词:免疫损害宿主降钙素原社区获得性肺炎
呼吸道病毒与免疫损害宿主肺部感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毒与免疫损害宿主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31例免疫损害宿主因肺部感染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收集他们的临床资料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学检查结果。采用多重PCR的方法测定BALF中的呼吸道病毒。结果4例(13%)确定为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10%)确定为呼吸道病毒感染,分别为甲型流感病毒1例、乙型流感病毒1例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1例,其中1例因出现Ⅰ型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呼吸道病毒是免疫损害宿主肺部感染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对于高危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抗病毒治疗。
张鹏宇张国清谢国刚金先桥周新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呼吸道感染免疫损害宿主
免疫损害宿主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在免疫损害宿主中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2月呼吸科住院的免疫损害宿主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发热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入选。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为23%,平均术后开始发热时间(3.7±1.2)h,持续时间(9.1±5.2)h,所有患者均于24h内体温恢复正常。发热患者术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较术前有明显升高。部分患者发热血培养检查未发现任何病原体,术后复查胸片亦未发现新的病灶。单因素分析未能发现任何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子。结论在免疫损害宿主中,纤维支气管镜术后短期发热是常见的并发症,无需特殊处理。
张鹏宇张国清谢国刚金先桥周新
关键词:支气管镜发热免疫损害宿主
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免疫损害宿主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钠(百定)治疗免疫损害宿主(ICH)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疗效。方法42例ICH合并HAP分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组(治疗组)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组(对照组)。治疗组22例,应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10.0~16.0g/d,分2~3次静脉滴注,疗程10~14d。对照组20例,头孢哌酮舒巴坦4.0g/d,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10~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4%,细菌清除率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细菌清除率80%,2组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ICH合并HAP安全、低毒、高效、抗菌普广,患者耐受性好。
张骞云王慧玲吕静迟玉敏邸庆国张连勇
关键词:免疫损害宿主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免疫损害宿主肺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在免疫损害宿主肺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并发症。方法收集31例免疫损害宿主因肺部病变行纤支镜检查的临床资料以及BALF病原学检查结果。除常规的微生物检查外,采用分子检测方法检测巨细胞病毒以及呼吸道病毒。结果所有病例均进行了BAL,纤支镜总的诊断率为65%,且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率较非感染性疾病为高,分别为86%和25%。通过分子检测发现4例巨细胞病毒和3例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结论纤支镜及BAL对于明确免疫损害宿主肺部病变的病因是有效和安全的。分子检测可帮助提高诊断率。
张鹏宇张国清谢国刚金先桥周新
关键词: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免疫损害宿主
免疫损害宿主肺部感染的影像学征象分析
免疫损害宿主”指的是由于各种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系统异常,机体比较容易受到各种致命性的感染的一类病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免疫抑制剂在治疗肿瘤、胶原血管病以及器官移植病人的排异反应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使非爱滋病免疫损害宿主的...
张敏鸣
关键词:免疫损害宿主肺部感染影像学征象

相关作者

张骞云
作品数:51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大鼠 水蛭 PAI-1
陈友三
作品数:56被引量:26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CT表现 X线计算机 影像诊断 320排动态容积CT 体层摄影术
谢国刚
作品数:4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损害宿主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 病原体检测
王慧玲
作品数:71被引量:354H指数:10
供职机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护理专业 临床护理路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教育 高职护理专业
刘士远
作品数:654被引量:4,875H指数:3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CT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MRI